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Xiaobanxia Heji
2.2 标准编号
WS3-B-0899-91
2.3 处方
2.4 制法
以上二味,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页)用70%乙醇 作溶剂,浸渍 24 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约1000ml,滤过,加入炼蜜 100g,再浓缩至约1000ml,加入苯甲酸 3g,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微黄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辛、辣、微甜。
2.6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 1.015(附录34页)。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5页)。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15ml,一日 3次。
2.9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古籍中的小半夏合剂
- 《类证治裁》:[卷之二]汗症论治
参用胜湿汤、调卫汤。水结胸无大热,亦汗出头额,小半夏加茯苓汤。阳明胃实,亦汗出头额,调胃承气汤。胃...
-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三]噎膈反胃门
子桃仁荜茇高坤土阳微湿胜,腹中不和。用平胃、理中合剂。平胃散合理中汤。加延胡者,因有瘀凝也。某叠进温...
- 《张氏医通》:[卷二诸伤门]暑(参绪论暑证)
误与下药者。大剂桂苓丸可疗之。惟误用附子者。虽有合剂。不能起矣。至于触热劳形。卒然倒仆。方书用道途中...
- 更多古籍中的小半夏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