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散

目录

1 拼音

xiāng rú sǎn

2 英文参考

xiangru powd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lsholtziae seu Moslae Powd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香薷散同名方剂约有6首,常用者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其组成为香薷18g、白扁豆9g、厚朴9g,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功效,主治表寒里湿证。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夏季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小儿夏季热等属于外感风寒,内伤于湿的病证。[1]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香薷散

香薷散具有强大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菌谱广,且具有抗病毒作用;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抗炎、抗溃疡作用,又能解热、镇咳、祛痰、镇痛、发汗,故对夏季感冒及急性胃肠炎有效。中医学在本方剂运用注意事项中明确标明表虚有汗或中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不可使用,这是十分科学的。多汗、口渴者从现代医学角度认为多因体液丢失过多所致,特别多见于高渗性脱水,而该方剂中的君药香薷具有发汗和利尿作用,从而使体液丢失更加加重,无异于雪上加霜,由此可见中医方剂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方中臣药厚朴的用量不可过大,因其所含厚朴酚具有明显而持久的中枢性抑制作用,使各种反射消失;此外厚朴提取物尚能明显影响中枢多巴胺系统的作用,连续应用可增强兴奋作用,有研究提示厚朴水溶物成分可能参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的运动系统作用;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还具有持久的中枢性肌肉松弛活性,因而认为它属于非箭毒样的肌松剂,且作用比美乃新为强,故用药时应注意用量适当。[2]

4.1 处方

白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3]

白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

香薷18g、白扁豆9g、厚朴9g[3]

香薷9g、白扁豆(微炒)、厚朴(姜制)各6g[4]

4.2 炮制

上为粗末[4]

4.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香薷散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功效。主治表寒里湿阴暑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胸闷脘痞,四肢酸重,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胸闷脘痞,四肢酸重,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4]

香薷散治脏腑泠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路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于,肠胃虚弱,因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发者,有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烦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转筋拘急疼痛,或但呕而无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此药悉能主之。

4.4 用法用量

每三钱,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不拘时候[4]

每三钱,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立有神效,随病不拘时。

加少量酒,水煎服。[5]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

4.5 方解

香薷散所治病证是因暑令乘凉饮冷,以致寒邪束于肌表,湿浊伤于脾胃。治当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方中香薷芳香质轻,辛温发散,是夏季解表祛暑的主要药物,故重用为君。厚朴苦辛性温,行气散满,燥湿化滞,为臣药。白扁豆甘平,健脾和中,渗湿消暑,为佐药。加入少量酒同煎,可温通经脉,使药力通达全身。诸药合用,既能散外邪以解表,又能化湿滞以和脾胃。[5]

夏月感寒,邪滞肌表,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重,脉浮等风寒表实证。夏月渴喜冷饮,湿伤脾胃,气机不畅,则胸闷泛恶,腹痛吐泻。舌苔白腻,乃寒湿之候。治宜外散肌表之寒邪,内化脾胃之湿滞。[5]

4.6 运用

香薷散是治疗暑季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病证的常用方剂。以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为证治要点。凡暑季乘凉卧露,饮食生冷感冒风寒后,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而无汗,胸闷,舌苔白腻等,即可使用本方治疗。[5]

4.6.1 加减法

若表寒重,鼻塞流清涕者,可与葱豉汤同用;胸闷脘痞腹胀痛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枳壳、木香等化湿行气;若暑热内甚,身热烦躁,舌红苔黄腻者,可加黄连、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暑。[5]

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再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5]

4.6.2 使用禁忌

由于香薷散中的君药香薷是解表祛暑行水之药,故本方只适用于暑季感冒风寒又内伤湿滞的病证,其他季节的感冒风寒不适用;中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也不适用。[5]

4.7 现代适应证

[6]

香薷散现代常用于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暑湿外感风寒证者。

4.7.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感冒)是指喉结以上,包括咽、喉、扁桃体、鼻腔、中耳等皮肤黏膜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发生的局部炎症。70%~80%由病毒引起,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柯病毒、腺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依次以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为多。发病时,鼻腔、咽、扁桃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临床表现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7]

夏季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存在时,可使呼吸道及全身防御功能降低,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鼻腔、咽等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细菌感染后,局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出现脓性分泌物,当感染延及腹腔淋巴结时可引起肠管痉挛或蠕动异常而出现吐泻、腹痛等症状,细菌、病毒感染后其毒素或代谢产物作为致热原可引起发热,头痛、身重等症状。

4.7.2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大多由于饮食不洁造成急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大肠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某些药物或乙醇等也可以破坏胃肠黏膜,应激因素也可因胃肠黏膜微循环障碍造成黏膜损伤,这些因素均可使胃肠黏膜充血、坏死,黏膜屏障破坏,从而诱发胃肠蠕动功能障碍,黏膜分泌功能异常,食物分解消化异常,使肠道渗透压异常,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吐泻使体液大量丢失从而无汗,头身重痛;细菌或毒素代谢产物作为致热原可引起发热等症状。

4.8 药理作用

[7]

4.8.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香薷散中的君药香薷挥发油、香薷水煎剂均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流感病毒、孤儿病毒、脑膜炎双球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卡他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臣药厚朴煎剂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革兰氏阳性菌、耐酸性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及施氏痢疾杆菌、变异链球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对常见的许兰黄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10余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和多数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厚朴酚及厚朴中的木兰醇对肝炎病毒、EB病毒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厚朴煎剂还对蛔虫有杀灭作用。佐药白扁豆水提取物对哥伦比亚SK病毒有抗病毒作用,白扁豆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香薷散对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感染性胃肠炎有治疗作用。

4.8.2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君药香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所含的香薷挥发油对小鼠、大鼠及豚鼠离体回肠的自发性收缩具有抑制作用;能对抗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豚鼠回肠肌的收缩反应,对蛋清所致过敏性收缩及氯化钡引起的收缩亦有抑制作用,并能刺激消化液分泌。臣药厚朴煎剂浓度较高时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厚朴碱静注可使麻醉猫在体小肠张力下降,同时,厚朴酚对组胺所致的十二指肠痉挛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作用均能改善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及收缩功能异常,因而可治疗腹痛、腹泻和呕吐;厚朴煎剂能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良好的抗溃疡作用,厚朴挥发油还能温和地刺激胃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厚朴酚能明显抑制盐酸-乙醇性大鼠胃损伤,对大鼠的应激性溃疡及应激性出血均有明显的抑制和预防作用;由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能抑制血栓素的生成及抑制细胞内钙转运,因而可抗血小板聚集,加之对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故有改善胃肠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使胃肠道炎症、溃疡等好转;厚朴还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因而可保证足量的胆汁分泌,以利消化;厚朴乙醇提取物可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水肿。佐药白扁豆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等,这些物质对胃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并促进受损伤的黏膜修复。

4.8.3 解热、镇痛、镇咳、祛痰作用

香薷挥发油对小鼠有镇咳、祛痰作用,并有镇痛作用和镇静作用,香薷散连续给药则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具有明显而持久的中枢抑制作用,较大剂量时使动物的任何反射消失,因而推测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而起到镇咳作用,因而对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效。厚朴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4.8.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香薷对机体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香薷挥发油能显著增加血清溶菌酶含量并能激活补体第二途径;明显促进抗体形成细胞分泌溶血素,升高血清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效价,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并使脾脏重量增加。臣药厚朴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并对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 (IL-2)产生积极的影响。佐药白扁豆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4.9 歌诀

香薷散用朴扁豆,祛暑和中湿邪消。[7]

4.10 附注

《类证活人书》方不用白扁豆,加黄连四两碎,以生姜汁同研匀,炒令黄色,名曰黄连香薷散。

4.11 出处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方之香薷散

5.1 别名

黄连香薷饮(《丹溪心法》卷一)。

5.2 处方

厚朴(去皮)60克 香薷(穗)45克 黄连60克(后二味,入生姜120克同杵,炒令紫色)

5.3 制法

上捣为粗末。

5.4 功能主治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方之香薷散治治夏月外感风寒,饮食不节,脾胃升降失常,致成霍乱吐利,腹痛转筋者。

5.5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慢火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用新汲井水浸极冷,顿服之。药冷则速效也。

5.6 注意

煎服时不得犯铁器。

5.7 出处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6 《家庭治病新书》方之香薷散

6.1 方名

香薷散

6.2 组成

香薷1钱,陈皮1钱,白扁豆3钱,茯苓3钱,厚朴1钱5分,黄连8分,甘草5分。

6.3 主治

《家庭治病新书》方之香薷散治霍乱吐泻,身热腹痛者。

6.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方之香薷散

7.1 方名

香薷散

7.2 组成

香薷2两。

7.3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方之香薷散治中暑烦躁。

7.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取7分,不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8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香薷散

8.1 方名

香薷散

8.2 组成

香薷3分,前胡(去芦头)3分,麦门冬(去心)3分,人参(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

8.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香薷散治产后霍乱,吐利烦渴,心胸满闷。

8.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9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香薷散

9.1 方名

香薷散

9.2 组成

香薷2钱,白扁豆1钱,厚朴(姜制)1钱,茯苓1钱。

9.3 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香薷散治寒温不适,饮食失调,或外因风寒暑邪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发热头痛或疼痛呕哕,四肢逆冷。

9.4 用法用量

上水煎,冷服,连进2-3剂。

9.5 附注

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

10 参考资料

  1. ^ [1]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 ^ [2]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0.
  5. ^ [5]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0-11.
  7. ^ [7]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