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经外奇穴名·下极俞
下极俞为经外奇穴名(EX-B5)[1],又名十五椎。出《千金翼方》。《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名下极之俞、《中医药学名词(2004)》名下志室。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1][2]。有强腰健肾的作用。主治腹痛,腰痛,泄泻,膀胱炎,肠炎,下肢酸痛,小便不利,遗尿,膀胱寒,腹泻等。
4.1 拼音
xià jí shù
4.2 代号
EX-B5
4.3 下极俞的别名
十五椎(《千金翼方》)
下极之俞(《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下志室(《中医药学名词(2004)》)
4.4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第十五椎下名下极俞。
4.5 下极俞穴的定位
下志室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3]。
在腰区,第3腰椎棘突下[4]。
经外奇穴——下极俞的位置
经外奇穴——下极俞的位置
4.6 下极俞取穴方法
快速取穴: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与脊柱交点向上推1个椎体,下缘凹陷处即是下极俞穴[5]。
4.7 下极俞穴穴位解剖
下极俞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和椎管。分布有第二、三、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4.8 下极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下极俞建议强腰健肾的功效。
4.9 下极俞穴主治病证
下极俞主治腹痛,腰痛,泄泻,膀胱炎,肠炎,下肢酸痛,小便不利,遗尿,膀胱寒,腹泻等。
下极俞主治腹痛、腰痛、泄泻;以及膀胱炎、肠炎等[1][2]。
下极俞穴主治 腰痛,下肢酸痛;小便不利,遗尿,膀胱寒;腹泻,腹中痛[4]。
4.10 下极俞穴的配伍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5~1寸[4][1][2],局部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4],向下肢放散[4]。
4.11.2 灸法
可灸[4]。
4.12 特效按摩
每天用按摩槌敲打下极俞穴,可防治腰背酸痛、腰肌劳损、阳痿等症[5]。
4.13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腹疾,腰痛,膀胱寒,澼饮注下,灸下极俞,随年壮。
《千金翼方》:第十五椎下名下极俞。主腹中疾,腰痛、膀胱寒,澼饮注下,随年壮灸之。
5 下极之俞·下极俞
下极俞指下极之俞[1]。即会阴部,或指长强[1]。《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
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5-396.
- ^ [5]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古籍中的下极俞
- 《针灸集成》:[卷四]背部
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灸百壮无不瘥者此华佗法下极俞在第十五椎名下极俞主治腹中疾腰痛胱胱寒饮注下灸...
- 《刺灸心法要诀》:[卷四膀胱经文]膀胱经分寸歌
昆仑外跟陷中央,仆参亦在踝骨下,申脉踝下五分张,金门申脉下一寸,京骨外侧大骨当,束骨本节后陷中,通谷...
- 《经穴汇解》:[卷之七奇穴部第十一]背腰部第二
也。(寿世保元)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明堂)按与长强同名。骨上。盖言穷骨上。身八邪穴外科全书云。身八...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骨度尺寸]膀胱经分寸歌
昆仑外跟陷中央,仆参亦在踝骨下,申脉踝下五分张,金门申脉下一寸,京骨外侧大骨当,束骨本节后陷中,通谷...
- 《类经图翼》:[卷十经络(八)]奇俞类集
小便通即瘥,当尿孔上是穴。又灸阴茎头三壮。羊矢在会阴旁三寸,股内横文中,按皮肉间有核如羊矢。可刺三分...
- 更多古籍中的下极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