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

目录

1 拼音

xià wǎn

2 英文参考

pylorus Xiawan poin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wer Epigastrium

Xiawa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Xiàwǎn CV10[中国针灸学词典]

xiàwǎ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10[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10[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下脘:1.人体部位名;2.经穴名。

4 人体部位名·下脘

下脘指胃腔下口幽门部[1]。《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下焦不行,下脘不通。”

5 经穴名·下脘

穴位下脘
汉语拼音Xiawan
罗马拼音Hsiawan
美国英译名Lower Epigastrium
各国代号中国CV10
日本10
法国莫兰特氏VC10
富耶氏
德国KG10
英国Cv10
美国Co10

下脘为经穴名(Xiàwǎn CV10)[2]。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下管。别名幽门[2]。属任脉[2]。下脘是足太阴脾经、任脉的交会穴[2][2]。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2]。下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腹中痞块,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胃脘疼痛,呃逆,不欲食,小儿疳疾,虚肿,小便黄赤,反胃,肠鸣,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腹坚硬胀,痞块连脐上,呕逆,日渐消瘦,胃溃疡等。

5.1 下脘穴的别名

下管(《脉经》)。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针灸甲乙经》:下脘,在建里下一寸。

5.3 穴名解

下即下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下部,故名下脘[2]

下,相对于上、中而言。脘,胃也。《说文》:“脘,胃府也。”脘,同管,音义并同,古人多互用,今皆作“脘”。受水谷曰脘,指胃府。《正字通》:“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为下脘。”《黄帝内经灵枢·上膈》:“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本穴位当胃腑的下底大弯处,《类经图翼》:“当胃下口,小肠上口”,因名下脘。[3]

5.4 特异性

下脘是足太阴脾经、任脉的交会穴[3][3]

5.5 所属部位

上腹[4]

5.6 下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下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5]

下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5]

下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5]

下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下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5.7 下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2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下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5]

仰卧位,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下1/4与上3/4的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在上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上3横指处即是下脘穴[7]

5.8 下脘穴穴位解剖

下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7]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8]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8]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8]

5.9 下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下脘穴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的作用[8]

下脘穴为任脉与足太阴之会,穴处又乃胃脘与肠腑相连之部位,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肠主传导糟粕、泌别清浊,故凡肠胃之证,均是下脘治疗的范围[9]

下脘穴具有健胃、消食、止痛之功效,多用于治疗胃肠疾病[9]

下脘穴系任脉和脾经之会穴,有和中理气、降逆止呕之功。主治腹胀脘痛,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9]

下脘穴为本经与足太阴经之会穴。因足太阴经属脾络胃,由内循行之线与任脉连通也。凡胃病阴沉、下垂下陷之症,均宜取此。[9]

5.10 下脘穴主治病证

下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腹中痞块,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胃脘疼痛,呃逆,不欲食,小儿疳疾,虚肿,小便黄赤,反胃,肠鸣,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腹坚硬胀,痞块连脐上,呕逆,日渐消瘦,胃溃疡等。

下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腹中痞块等[9]

下脘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9]

下脘穴主治  腹胀,胃脘疼痛,呃逆,食谷不化,不欲食,呕吐,泄泻,小儿疳疾;虚肿,痞块,小便黄赤[9]

下脘穴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泄泻,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9]

治腹坚硬胀,食谷不化,痞块连脐上;呕逆,泄泻;虚肿,日渐消瘦。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5~1寸[9][9],局部酸胀[9]

直刺1~1.5寸[9]

直刺1~2寸[9]

注意:孕妇慎用[9]

5.11.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9]

《外台秘要》:下脘孕妇不可灸。

5.12 下脘穴的配伍

下脘穴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治胃炎,消化不良[9]

下脘穴配梁门治消化道溃疡[9]

下脘穴配关元治大便带血[9]

下脘配陷谷,有行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肠鸣,食谷不化。

下脘配中脘,有和中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腹坚硬胀,痞块。

下脘配足三里,有行气降气,宽中醒脾的作用。主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

下脘配天枢、足三里,治腹泻[9]

②灸下脘,配内关、足三里,治呕吐、腹痛。

下脘配足三里、肾俞、膈俞、中脘、脾俞,治反胃[9]

下脘配天枢、上巨虚,治便秘[9]

下脘配补足三里,点刺四缝,治小儿疳证[9]

5.13 特效按摩

按摩时以手掌按揉下脘穴50~100次,对缓解腹痛,治疗消化不良、呕吐十分有效[9]

5.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太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食饮不化,入腹还出,下脘主之。

《外台秘要》: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六腑之谷气不转。

《外台秘要》:引孕妇不可灸。

《针灸聚英》:穴当胃下口,小肠上口,水谷于是入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腹痛,六腑之气寒,谷气不转,不嗜食,小便赤,腹坚硬,痞块,脐上厥气动,日渐羸瘦。

《针灸大成》:主脐下厥气动,腹坚硬,胃胀,羸瘦,腹痛,六腑气寒,谷不转化,不嗜食,小便赤,痞块连脐上厥气动,日渐瘦,脉厥动,反胃。反胃,先取下脘,后取足三里(泻),胃俞,膈俞(百壮),中脘,脾俞。

《胜玉歌》:胃冷下脘却为良。

《百症赋》: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

5.15 下脘穴研究进展

5.15.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针刺下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促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胃液分泌虽多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于正常化。对肠功能障碍者针刺下脘,可使其功能正常化。[9]

5.15.2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刺下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痢疾杆菌携带者灸下脘、神阙等穴,结果发现,粪便细菌培养转阴所需天数比药物组明显缩短;免疫指标测定显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显著升高(P<>针灸治疗痢疾杆菌携带者具有稳定的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的作用。[9]

针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据报道,以下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为主穴,针灸治疗猴细菌性痢疾,可使白细胞总数和血浆中游离组胺含量均趋正常化;抗体可比对照组提早4天左右产生,抗体效价比对照组高出2倍以上,白细胞吞噬指数显著增加,细菌毒性、毒力显著降低乃至消失;针治48小时后,2/3实验动物粪便细菌培养即可转阴,第4天可全部转阴,而对照组在感染后的第12天仍为阻性。[9]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6-377.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6-37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