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尖型牙弓和尖颏的牵引成骨扩弓术

目录

1 拼音

xià hé gǔ jiān xíng yá gōng hé jiān kē de qiān yǐn chéng gǔ kuò gōng shù

2 英文参考

expansion of V-sheped arch and chin with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3 手术名称

下颌骨尖型牙弓和尖颏的牵引成骨扩弓术

4 别名

expansion of V-sheped arch and chin with DO;下颌骨尖型牙弓和尖颏的DO扩弓术;下颌骨尖型牙弓和尖颏的牵张成骨扩弓术

5 分类

口腔科/正颌外科手术/颅颌面骨牵引延长术/牵引成骨扩弓术

6 ICD编码

93.4301

7 概述

下颌骨尖型牙弓和尖颏的牵引成骨扩弓术用于颅颌面骨牵引延长。 下颌骨的解剖(图10.8.3.1.1-1~10.8.3.1.1-3)。

8 适应症

全身情况同正颌外科和种植外科手术要求。目前可用DO治疗的疾病主要有:

1.(上、下)牙弓狭窄-牙列拥挤(不拔牙的正畸前治疗)。

2.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第2鳃弓综合征、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或半侧颜面萎缩。

4.偏颌畸形。

5.上颌后缩畸形、腭裂引起的面中部发育不足。

6.颌间距离过低。

7.牙槽嵴过低或缺损。

8.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

9.骨不连。

10.颌骨缺损。

11.先天性颅面畸形,如Crouzen、Robin、Treacher-Collins等综合征。

12.颅骨缺损。

病人手术年龄一般认为4岁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DO手术。除了考虑病人骨与软组织的再生能力,还需兼顾他们的配合能力。

9 禁忌症

基本上同正颌外科的手术禁忌证,还有:

1.颌骨骨髓炎。

2.严重颌骨骨质疏松症。

3.血液系统疾病。

10 术前准备

手术医生要有正颌外科、整形外科、颌骨坚强内固定以及正畸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照相  标准正侧位、牙列及咬关系。

2.X线片  治疗计划必须采用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如标准正侧位头影测量片、全口曲面断层片,颏顶位片,必要时加照设计截骨线区的牙片,以取得精确的牵引器放置方向。

3.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分析。

4.根据剪纸外科和模型外科设计截骨线、牵引方向,模拟牵引器安置手术。

5.牙齿洁治。

6.适当的术前去补偿正畸治疗。

7.牵引术中辅助性正畸治疗计划,提出解决开和调整咬的方案等。

8.颞下颌关节评价。

9.口腔清洁、口周备皮。颅面外科需做头皮准备。

11 麻醉和体位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全麻或局部麻醉。

颅面外科、上下颌骨手术可采用仰卧体位,牙槽突手术可采用斜坡卧位。

12 手术步骤

12.1 1.切口

下颌前庭沟尖牙间水平切口,切开黏膜、黏膜下组织直达骨膜上,只切开和剥离颏联合中线处的骨膜,不必暴露颏神经血管束。

12.2 2.部分骨切开

在颏联合正中用来复锯自下而上截透唇舌侧骨质,直到下颌中切牙根尖之间(图10.8.3.1.1-4)。

12.3 3.安置牵引器

在唇侧下前牙根尖下、截骨线两侧安置牵引器,应使牵引器的两个固定翼紧贴骨面,牵引器的滑动杆和加力端不要紧贴下前牙及其托槽,用螺钉固定牵引器(图10.8.3.1.1-5)。

12.4 4.完成骨切开

用加力器将牵引器旋开2mm,然后用薄骨刀从下颌中切牙根尖之间顺截骨线向上凿断牙槽突,不要损伤固有牙龈和龈乳头(图10.8.3.1.1-6)。由于在截骨线上预先加载了张应力,骨质劈裂线很容易到达牙槽嵴顶而不穿破牙龈组织,此时再将牵引器反向旋进2mm,使截骨线靠拢,如此将有利于骨痂形成。

12.5 5.缝合伤口

间断缝合伤口,严密包绕牵引器固定翼。

12.6 6.加力

术后间歇期一般为7d,待截骨间隙形成纤维骨痂,开始加力。以每次0.25mm、4/d的速度和节律加力,直到达到设计的扩弓量(排齐牙列并恢复正常邻接关系所需要增加的骨量)。

12.7 7.维持

维持期的时间一般按每牵开10mm固定60d计算。维持期内须保证牵开的骨间隙相对稳定,除利用牵引器本身的固定作用外,还可利用牙弓夹板或托槽弓丝保持间隙;在下颌中切牙之间的间隙内镶一个临时义齿以支撑此间隙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12.8 8.拆除牵引器

维持期后须照X线片,以确定牵引间隙内骨密度接近周围骨质的密度方可拆除牵引器。

12.9 9.继续正畸治疗

排齐下颌牙列,调整咬关系。

13 术中注意要点

1.为保护两个下颌中切牙牙根,牙槽嵴部分的骨切开是用薄骨刀劈开的。

2.舌侧黏骨膜不做剥离。

3.用骨支抗的牵引器达到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牙列方向的辅助固定以保证维持期内骨间隙的稳定。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