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医大辞典》·乌药叶
3.1 乌药叶的别名
蒡箕茶[1]。
3.2 来源及产地
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叶[1]。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1]。
3.3 功能主治
1.治腹中寒痛,食积,小便滑数[1]。煎服:4.5~9g[1]。
4 《*辞典》·乌药叶
4.1 出处
《本草拾遗》
4.2 拼音名
Wū Yào Yè
4.3 乌药叶的别名
蒡箕茶(《医林纂要》)。
4.4 来源
樟科植物乌药的叶。
4.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乌药"条。
4.6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炙研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
③《医林纂要》:"温中燥脾,消食杀蛔。治腹中寒痛。"
4.7 乌药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4.8 附方
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乌药鲜叶捣烂酒炒敷患处。(《广西中药志》)
5 新资源食品
2012年11月12日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9号批准乌药叶为新资源食品。
5.1 中文名称
乌药叶
5.2 拉丁名称
Linderae aggregate leaf
5.3 来源
樟科植物乌药( Linderae aggregate )
5.4 食用部位
嫩叶
5.5 食用量
≤5克/天
5.6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婴幼儿、儿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2.卫生安全指标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3.
用到中药乌药叶的方剂
- 补阴丸
阴丸:别名:大补阴丸处方:侧柏2两,黄柏2两,乌药叶2两,龟版(酒炙)5两,苦参3两,黄连半两。制...
- 补肾丸
医学纲目》卷二十八引丹溪方:方名:补肾丸组成:乌药叶、侧柏叶。主治:肾虚腰痛。制备方法:上酒蒸,晒...
- 乌药汤
之乌药汤:方名:乌药汤组成:乌药(锉)1两,藿香叶1两,檀香(锉)1两,丁香皮1两,木香半两,荜澄...
- 乌药顺气散
身体疼痛,温酒调下;遍身瘙痒,抓之成疮,加薄荷三叶煎服。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
- 石英汤
桂1.5克,吴茱萸2.4克,川椒2.4克,乌药3克,橘叶4.5克,橘核12克,白芍6克。功能主治:...
- 更多用到中药乌药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乌药叶的中成药
- 补肾丸
医学纲目》卷二十八引丹溪方:方名:补肾丸组成:乌药叶、侧柏叶。主治:肾虚腰痛。制备方法:上酒蒸,晒...
- 安阳固本膏
6g附子36g锁阳36g红花36g巴戟天36g艾叶72g香附72g肉桂72g益母草72g金樱子18...
- 中华跌打酒
8处方:金不换假{菊}叶地耳草牛尾蕨鹅不食草牛膝乌药红杜仲鬼画符山桔叶大力王刘寄奴过江龙毛老虎穿破石...
- 醋制香附丸
醋制)10g乌药10g红花9g干漆(炭)10g三棱(醋制)10g莪术(醋制)10g艾叶(炭)10g...
- 调胃消滞丸
苍术(泡)60g、广藿香6g、乌药(醋蒸)60g、甘草30g、紫苏叶60g、陈皮(蒸)60g制法:...
- 更多用到中药乌药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乌药叶
- 《丹溪心法》:[卷三]补损五十一
,沸汤调服。若加酥油些少,尤妙。补阴丸侧柏黄柏乌药叶(各二两)龟板(酒炙,五两)苦参(三两)黄连(...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一草部中品之中]草之木
【苗】(图经曰)苗茎成蔓长二三尺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大如樱桃许其根作块赤...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菝
有之。苗茎成蔓,长二、三尺,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而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如樱桃大。其根作块,人...
-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乌药
乌药,下通少阴肾经,上理脾胃元气。故丹溪朱氏加乌药叶也。子【主治】阴毒伤寒,腹痛欲死。取一合炒起黑...
- 《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人之一]人胞
药佐之。气虚加补气药,血虚加补血药。以侧柏叶、乌药叶俱酒洒,九蒸九曝,同之为丸,大能补益,名补肾丸...
- 更多古籍中的乌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