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目录

1 拼音

wǔ xíng

2 英文参考

concept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me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used in ancient Chinese cosmology and later in herb medicine[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five elemen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ive evolutive phas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ive phase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1] 。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的抽象推演,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构成与起源、运动与变化[2],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2]。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类事物来说明自然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哲学思想早见于《左传》、《国语》和《尚书·洪范》等书中[3]。祖国医学运用五行学说根据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按事物的不同性质、形态与作用,分属于五行之中,借以阐述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以及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关系[3]

4 五行的相生相胜原理

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3]。相生意味着相互滋生或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又称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或抑制,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等[3]。相生和相克的协调,所谓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大自然才会运行不息,相反相成[3]。这些观点,具有自发的辩证法因素,它的合理成分一直被保存下来,在实际应用中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起了一定作用,例如在医学应用上成为中医的五行学说[3]

5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有二:

一是在以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医疗实践证明,怒可以伤肝,肝病患者有易怒、头晕、目眩、抽搐以及筋和眼的一些症候,采用治肝的方药或针灸肝经的穴位,能收到效果。

二是用五行的生、克和相乘、相侮等理论以阐述五脏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与阴阳学说贯通一起,可以认识到一些防治疾病的道理。《类经》:“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五行的归类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金匮真言论》篇中有详细记载,参见下表[3]

五行

小肠

长夏

大肠

皮毛

膀胱

[3]

五行之间依次为相生,相生关系又叫“母子关系”,如木生火、水生木。隔一为相克(乘),反克为侮,如金克木,木侮金(木火刑金)。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就是用五行分类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解释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如肝喜条达、主疏泄,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能温煦周身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主生化,土有化生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主水、藏精,水有润下特性,故以肾属“水”。在相互联系方面,肾水养肝木,肝血济心,心火温脾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同时肺气清肃下降抑制肝阳上亢(金克木);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的壅郁(木克土);脾主运化制止肾水泛溢(土克水);肾水滋润以降心火(水克火);心火阳热制肺金清肃太过(火克金)。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病理方面也可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说明脏腑间的相互影响,如肝病传脾为木乘土;脾病及肝为土侮木;肝病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诊病时,通过望五色、闻五音、辨五味、诊寸口,结合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治疗时,除治本脏腑病变外,还应考虑调整其他有关脏腑,防止传变。后世医家运用五行规律,制订了许多具体治疗方法,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益火消阴等。[3]

五行学说,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内容有所丰富。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以五行通套一切,也不免有某些牵强附会,脱离实际的内容。应予批判地继承。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