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泄

目录

1 拼音

wǔ xiè

2 英文参考

five kinds of diarrhe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五泄为五种泄泻的总称。有两种说法:

4 出自《难经·五十七难》·五泄

《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4.1 胃泄

胃泄为病证名[1]。又称胃泻[1]。出《难经·五十七难》。《儒门事亲》:“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宣明论方·濡泄证》:“胃泄如随气而下利,豆蔻散主之。”如因肠胃积滞未去,可用通下[1]。《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治胃泄用承气汤[1]

4.2 脾泄

脾泄为病证名[2]。又称脾泻[2]。因寒湿损脾或饮食伤脾,脾气虚弱所致[2]。《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寿世保元·泄泻》:“气弱易饱,常便稀溏者,此脾泄也。”用白术芍药汤、扶脾散[2]。脾泄日久者,宜兼固涩[2]

4.3 大肠泄

大肠泄为病证名[3]。《难经·五十七难》:“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后世多认为属寒[3]。治宜温中散寒,可用干姜附子汤等方[3]

4.4 小肠泄

小肠泄为病证名[4]。《难经·五十七难》:“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用承气汤、加减平胃散、七宣丸、香连丸、芍药蘖皮丸等方[4]

4.5 大瘕泄

大瘕泄为古病名[5]。《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本病后人有数解:

4.5.1 痢疾

大瘕泄即痢疾。《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

4.5.2 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

大瘕泄为一种阴虚似痢症,由肾虚所致[5]。《医贯·痢疾论》:“又有一等阴虚似痢者,即五泄中大瘕泄者是也。……阴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其证红白相杂,里急后重,悉似痢疾,必小便短涩而痛,或不通而痛,或欲小便而大便先脱,或欲大便而小便自遗。”治宜补肾,用附桂八味丸加补骨脂、肉豆蔻、阿胶等[5]

4.5.3 肾泄

大瘕泄即肾泄[5]。《罗氏会约医镜·杂证》:“又言大瘕泄者,即肾泄也。每在五更天明之时。”

4.5.4 热泄之一

大瘕泄指热泄之一[5]。《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曰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宜用八正散加木香、槟榔,再用天水散[5]

4.5.5 泄而腹有瘕聚

大瘕泄指泄而腹有瘕聚[5]。清·怀抱奇《古今医彻·杂症》:“大瘕泻,则腹中有瘕,时作时止也。”

5 出自《宣明论方》卷十·五泄

《宣明论方》卷十:“五泄有溏泄、鹜泄、飧泄、濡泄、滑泄。”

5.1 溏泄

溏泄为病证名[6]。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大便稀薄[6]。《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

5.2 鹜泄

鹜泄为(wù误)病名[7]。见《宣明论方》卷十。又称鹜溏、鸭溏、鹜泻[7]。《医宗必读·泄泻》:“鹜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澄沏清冷,小便青白,附子理中汤。”

5.3 飧泄

飧泄为(飧音sūn孙)病证名[8]。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又名飧泻、水谷痢[8]。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8]。《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脾胃气虚阳弱,或内伤七情,或风、湿、寒、热诸邪客犯肠胃皆可导致飧泄[8]

5.4 濡泄

濡泄为病证名[9]。指湿盛伤脾的泄泻[9]。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濡泻、湿泻、洞泄、脾虚泄[9]。《卫生宝鉴·泄痢门》:“《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对金饮子主之。”《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故脉迟而缓,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肠鸣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苓汤加二术、胃苓汤加草蔻。”

5.5 滑泄

滑泄为病证名[10]。见《华氏中藏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又称滑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泄久不止,大孔如竹筒,日夜无度。”常兼见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热等症[10]。多因泄久气陷下脱所致[10]。治宜固涩止脱,扶正祛邪[10]。又分寒滑、热滑。寒滑者,脾肾虚寒,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六君子汤加肉豆蔻、补骨脂、炮姜、肉桂之类,重者宜八柱散、扶脾丸、诃子丸等方[10]。热滑者,中气下脱而热邪稽留,宜用固肠丸、诃子散等方[10]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74.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4.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7.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2.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