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五痫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
3 《杨氏家藏方》卷二方之五痫丸
3.1 五痫丸的别名
五痫神应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3.2 处方
天南星(炮)、乌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白矾各一两,朱砂(另研)一分,全蝎(去毒)二钱,半夏(汤浸七次)二两,雄黄(研)一钱半,蜈蚣(去头足,炙)半条,白僵蚕(炒去丝咀)一两半,白附子(炮)半两,麝香(另研)二字,皂角四两(槌碎,用水半斤挼汁去滓,与白矾一处熬干为度,研)[1]。
天南星30克(炮)乌蛇30克(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称)朱砂7.5克(别研)全蝎6克 (去毒)半夏60克(汤浸七次)雄黄4.5克(研)蜈蚣半条(去头,足,炙)白僵蚕45克(炒,去丝、嘴)白附子15克(炮)麝香1克(别研)白矾30克 皂角120克(捶碎,用水250毫升,挼汁去滓,与白矾一处熬干为度,研)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二方之五痫丸主治功能祛风化痰,定痫止搐。治诸痫时发,二目上窜,口吐涎沫,抽搐昏迷。[1]
3.5 五痫丸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二
4 《扶寿精方》之五痫丸
4.1 组成
朱砂(水飞,用猪心1个割入朱末5钱,湿纸包,慢火炙熟,去砂,空心食心,砂入后药)2两,南星(沸汤浸3次,锉,姜制)2两,草龙胆2两,巴豆仁5钱(石灰半碗,炒红入仁在内,灰冷去仁,又炒,又以仁入内,次将仁草纸捶油净),全蝎(去首足尾,炙)2钱。
4.2 主治
4.3 五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淡姜汤送下。
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内外验方秘传》卷下方之五痫丸
5.1 组成
牡蛎粉2两,天竺黄1两,琥珀屑1两5钱,皂角1两,明矾4两,煅磁石2两,全蝎2两,煅龙齿1两半,钩藤2两,煅礞石1两,朴消2两,橘红1两5钱,煅皂矾1两5钱,胆星1两,没药1两,郁金2两,蛤粉2两,天麻1两,芦荟1两,胡黄连1两,雄黄1两,龙胆草2两,石菖蒲根1两5钱。
5.2 主治
《内外验方秘传》卷下方之五痫丸主治小儿五痫,并大小痴痫。
5.3 五痫丸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晒干为末,水泛为丸,朱砂2钱为衣。
6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引《世医得效方》之五痫丸
6.1 组成
露蜂房(焙)1两,石绿1两,桂心5钱,远志肉5钱,人参5钱,朱砂1钱。
6.2 主治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引《世医得效方》之五痫丸主治五痫。
6.3 五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白汤送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外科传薪集》方之五痫丸
7.1 组成
鱼线胶1两,飞朱砂3钱,明矾1两,铅粉1两,明雄黄3钱,煅皂矾5钱。
7.2 主治
《外科传薪集》方之五痫丸主治五痫。
7.3 五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
7.4 制备方法
用皂角水泛为丸。
7.5 用药禁忌
8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五痫丸
- 《婴童百问》:[卷之二]惊痫第十九问
南星调雄猪肝汁少许,名星苏散,啖之辄效。若钱氏五痫丸,并南星散,以菖蒲煎汤调下;甘遂猪心汤,以和苏...
- 《简明医彀》:[卷之六]痫证
。治宜顺气豁痰及平和气血之药,调下苏合丸或预服五痫丸。以造命丹为主。主方人参石菖蒲白藓皮茯神(各五...
- 《幼科发挥》:[卷之二]心经兼证
五痫。以牛马狗猪羊名之者。未见其方。拘也。钱氏五痫丸。祖训未用。予亦不敢轻用也。儿有者。当先观其状...
- 《幼科类萃》:[卷之十四·风痫门]风痫诸方
半)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煎竹叶薄荷汤调下五痫丸朱砂(半两)水银(一分)铅(三两)雄黄(一两)...
- 《医学从众录》:[卷四]痉、厥、癫、狂、痫、瘫痪
加竹沥、姜汁之类而不效。治痫用龙荟丸、丹矾丸、五痫丸及紫河车丸之类而不效。治瘫痪用二妙散及舒筋保肝...
- 更多古籍中的五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