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散

目录

1 拼音

wǔ wèi zǐ sǎn

2 概述

五味子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

3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五味子散

3.1 处方

五味子、白石英、钟乳粉、桂心、桑白皮、苏子(微炒)、麦门冬各一两,紫菀三分,陈皮一两半,炒杏仁三十枚[1]

五味子半两,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款冬花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

五味子30克 白石英30克(细研)钟乳粉30克 桂心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紫菀22克(去苗土)紫苏子30克(微炒)麦门冬30克(去心)陈橘皮45克(汤浸,去白,焙)杏仁3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3.2 制法

上药为末[1]

3.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五味子散主治肺气不足,心胸烦满,喘促咳嗽[1]

肺伤风冷,背寒,语声嘶不出,咳嗽气急。

3.4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加生姜半分,大枣三枚,糯米五十粒,水煎服[1]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每服12克,加生姜4克,大枣3枚,糯米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3.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

4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方之五味子散

4.1 组成

五味子、桂心各一两,炙甘草、紫菀、麻黄、细辛各三分,炮姜二分,陈皮半两[1]

五味子1两,桂心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细辛3分,干姜2分(炮裂,锉),紫菀3分(去苗土),麻黄3分(去根节),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4.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1]

4.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方之五味子散主治气嗽,胸满短气,不欲饮食[1]

4.4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加大枣一枚,水煎去渣服,日三次[1]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1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次。

5 《普济本事方》卷四方之五味子散

5.1 别名

溏泄散

5.2 组成

五味子二两,吴茱萸五钱[1]

五味子2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

5.3 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四方之五味子散主治五更泄泻[1]

主治肾泄。五更泄泻,腹痛,脉弱者。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陈米饮送下[1]

5.5 制备方法

同炒香为末[1]

药同炒香熟为度,研细末。

5.6 临床应用

肾泄:顷年有一亲识,每五更初欲晓时,必溏痢一次,如是数月。有人云:此名肾泄,肾感阴气而然,得此方服之而愈。

5.7 各家论述

1.《济阳纲目》:五味子以强肾水,补养五脏;吴茱萸除脾中之湿,湿少则脾健,脾健则制水不走。

2.《医略六书》:肾虚木旺,腹痛泄泻每于五更寅卯之时,可知寅卯属木,而木应乎肝,以肝主疏泄,肾气不能收摄焉。五味子敛肺,专收肾气之虚乏,吴茱萸温中,能平肝木之独旺,为散,米饮调,使肝木和平,则脾胃健旺而敷化有权,津液四布,安有五更泄泻、腹痛之患乎?

3.《本事方释义》:五味子气味酸咸微温,入足少阴,然研碎用则五味皆全,兼能入五脏也;吴茱萸气味辛温,入足阳明、厥阴。此方治肾泄不止,而送药以米饮者,中宫有谷气可恃,使药性直入少阴,则所感之阴气得辛温之益,而肾中之阳自振矣。

5.8 附注

溏泄散(《仙拈集》卷一)。

6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五味子散

6.1 组成

五味子1两,白术1两,紫苏子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桔梗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

6.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五味子散主治肺虚劳损,肠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6.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仓米半匙,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6.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7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方之五味子散

7.1 组成

五味子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紫菀1两(洗去苗土),贝母3分(煨微黄),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1两(去根节),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挫),赤茯苓3分,柴胡3分(去苗)。

7.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方之五味子散主治上气喘促,不得睡卧。

7.3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7.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8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之五味子散

8.1 组成

五味子1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锉),当归1分(锉碎,微炒),人参1分(去芦头),白术1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赤茯苓1分,桔梗1分(去芦头),前胡1分(去芦头),黄芩1分。

8.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之五味子散主治小儿寒热往来,不欲乳食,羸瘦,心腹胀。

8.3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8.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9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五味子散

9.1 组成

五味子1两,人参(去芦头)1两,当归(锉,微炒)1两,黄耆(锉)1两,芎1两,白茯苓1两。

9.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五味子散主治产后虚喘,气少不足。四肢羸困,不欲饮食。

9.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9.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0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之五味子散

10.1 组成

五味子半两,续断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紫苏子3分,钟乳粉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茯苓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3分,桂心半两,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菀半两(洗去苗土)。

10.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方之五味子散主治虚劳上气,四肢羸弱,不能饮食。

10.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10.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1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方之五味子散

11.1 别名

五味子汤

11.2 组成

五味子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前胡1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3分,大腹皮3分(锉),麦门冬1两(去心),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3分(炙微黄,锉)。

11.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方之五味子散主治虚劳气壅,胸膈不利,喘急,每唾稠粘,不思饮食。

11.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2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五味子散

12.1 组成

五味子3分,酸枣仁2两(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诃黎勒皮1两,柴胡1两(去苗)。

12.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五味子散主治虚劳烦热,不得睡眠,胁下气上攻,心闷。

12.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不拘时候温服。

12.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3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五味子散

13.1 组成

五味子3分,细辛1分,贝母半两(煨令微黄),柴胡半两(去苗),桑根白皮3分(锉),射干半两,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

13.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五味子散主治伤寒后,肺痿上气,痰嗽,多唾稠粘,胸膈不利。

13.3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13.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4 《幼幼新书》卷七引万全方之五味子散

14.1 组成

五味子半两,当归(微炒)半两,赤芍药半两,白术半两,茯神1分,陈皮1分,桂心1分,甘草(炙)1分。

14.2 主治

《幼幼新书》卷七引万全方之五味子散主治小儿夜啼及肠痛,至夜辄极,状似祟。

14.3 用法用量

每用散1钱,水1盏,煎5分,去滓温服。

15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五味子散

15.1 组成

五味子3分,黄耆(细锉)3分,甘草(炙,锉)1分,人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干姜(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

15.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五味子散主治咳嗽,鼻塞清涕,颤掉缓弱,少气不足,时时欲呕。

15.3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生姜、乌梅汤调下。

15.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