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1 拼音
wǔ wèi piān shì
2 英文参考
be addicted to one of the five flavour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rtiality of five tast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lavor predile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五味偏嗜为病因病理学名词,指长期偏好酸、甜、咸、苦、辛辣等食味而损害脏腑。现也包括偏食某种单一食物,以及饮食过寒、过热等饮食不合理的致病因素[1]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等食味[2]。长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过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致病[2]。如偏嗜辛辣,容易发生便秘,诱发口疮或痔疮等病;嗜食甘腻,往往引起中满、泛酸等症[2]。所以临床上除治病外,有时应了解患者有无五味偏嗜情况,并据情纠正[2]。
4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五味偏嗜
- 《本草新编》:[卷之二(商集)]五味子
五味子,味酸,气温,降也。阴中微阳,非阳中微阴也,无毒。此药有南北之分,必以北者为佳,南者不可用。古...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卷末缺)·摄生之二]调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皆辛,见《灵枢》卷八第五十六《五味》篇,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九,惟编次前后稍异。自...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五味子
(《本经》上品)【释名】(《尔雅》,音恭曰∶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 《医经原旨》:[卷三]气味第七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此以草言者,木亦在其中矣。青、黄、赤、白、...
- 《内经药瀹》:[卷九]五过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王冰曰所谓阴者五神藏也宫者五神之舍也言五藏所生本资于五...
- 更多古籍中的五味偏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