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

目录

1 拼音

wǔ lǐ

2 英文参考

ShǒuwǔLǐ LI13[中国针灸学词典]

zúwǔlǐ LR10[中国针灸学词典]

Láogōng PC8[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五里:1.经穴别名;2.经外奇穴名;3.脉学名词。

4 经穴名别·五里

4.1 手五里

五里为经穴名,有二[1]。在上肢者称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2]。在下肢者称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2]

穴位手五里
汉语拼音Shouwuli
罗马拼音Wuli
美国英译名Five Li
各国代号中国LI13
日本13
法国莫兰特氏GI13
富耶氏
德国DI13
英国Li13
美国LI13

手五里为经穴名(ShǒuwǔLǐ LI13)[3]。出《针灸甲乙经》。代号LI13[4]。《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原名五里[4],《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又作手五里[4]。属手阳明大肠经[4]。手即上肢,五喻中数,里乃居也,手五里穴距天府五寸,正居大脉之中央,故名手五里[4]。主治肘臂疼痛不举,中风偏瘫,挛急,瘰疬,上肢不遂,咳嗽,吐血,心下胀满,寒热疟疾,身黄嗜卧,惊恐,风湿肿胀等。

4.1.1 别名

五里(《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臂五里(《圣济总录》),尺之五间[5],尺之五里[5],手之五里[5]

4.1.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阴尺动脉,在五里。《针灸甲乙经》: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

4.1.3 穴名解

手即上肢,五喻中数,里乃居也,手五里穴距天府五寸,正居大脉之中央,故名手五里[5]

在曲池上3寸之处,若自肘尖处向上量之,适得5寸。以古说一寸为一里计之,故名“五里”。此穴居经隧之要害处,《黄帝内经灵枢·玉版》载:“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穴系五脏之气,故名五里。五里有2穴:一属足厥阴肝经,“在羊矢下,去气冲三寸”《针灸甲乙经》卷九称:“足五里。”;一为本穴。《针灸甲乙经》卷七始称“手五里”,以别其所在部位。[5]

4.1.4 所属部位

上臂[6]

4.1.5 手五里的定位

标准定位:手五里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7][8]

手五里位于上臂后外侧,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距曲池穴3寸处(《针灸甲乙经》)。另说“在肘上二寸”(《十四经发挥》),“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经考穴编》)[8]

手五里在臂部,肘横纹上3寸,曲池( LI11)与肩髃( LI15)连线上[8]

手五里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手五里穴的位置

手五里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手五里穴的位置(肌肉)

手五里穴的位置(骨骼)

4.1.6 取法

屈肘,在曲池与肩的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取穴。

手五里在臂部,肘横纹上3寸,曲池( LI11)与肩髃( LI15)连线上[8]

屈肘,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腋前纹头水平下1/3处,肱三头肌肌腱的外缘取穴[9]

4.1.7 穴位解剖

手五里穴下为皮肤、皮上组织、肱肌。有桡侧副动、静脉。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桡神经。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较疏松,有少量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肱肌,该肌由臂丛的肌皮神经支配。

4.1.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9]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10]

4.1.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臂外侧皮神经和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肌皮神经肌支和肱深动脉分布[10]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桡侧副动、静脉通过[10]

4.1.8 手五里的功效与作用

手五里有理气散结,通经活络的作用。

手五里有行气散瘀,通经活络作用[10]

手五里有行气散瘀之功[10]

五里与五脏有关,古人有禁刺之说[10]

4.1.9 主治病症

手五里穴主治肘臂疼痛不举,中风偏瘫,挛急,瘰疬,上肢不遂,咳嗽,吐血,心下胀满,寒热疟疾,身黄嗜卧,惊恐,风湿肿胀等。

手五里穴主治肘臂疼痛挛急、瘰疬[10]

手五里主治肘臂疼痛,挛急,上肢不遂,瘰疬等[10]

手五里主要用于胸肺及局部疾患:如咳嗽、吐血、心下胀满、中风偏瘫、肘臂挛急、疼痛及寒热疟疾、身黄嗜卧、瘰疬等[10]

手五里穴主治肘臂挛急,疼痛不举;疟疾,惊恐,嗜卧,风湿肿胀,瘰疬[10]

呼吸系统疾病:咯血,肺炎,扁桃体炎,胸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恐怖症,嗜睡,肋间神经痛;

运动系统疾病:偏瘫,上肢疼痛;

其它:腹膜炎,颈淋巴结核。

4.1.10 刺灸法

4.1.10.1 刺法

—般直刺0.5~1.0寸[10][10][10],局部有酸胀感[10],向肘部或肩部放散[10]

直刺0.8~1寸[10]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传至肩部、肘部。

注意:避开动脉。

4.1.10.2 灸法

可灸[10][10]

艾条灸5~10分钟[10]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20分钟。

4.1.11 配伍

手五里配曲池治肘臂挛急[10]

手五里配曲池、通里、中渚,治手臂红肿疼痛[10]

手五里配臂臑,有豁痰行瘀的作用,治瘰疬[10]

手五里配太溪、大钟、照海、二间,治嗜卧[10]

手五里配大钟、照海、二间,有解困醒神的作用,主治嗜睡。

手五里配少海、曲池,治肘关节痛[10]

4.1.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刺。

《针灸甲乙经》:痎疟,心下胀满痛,上气,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寒热颈疬适,欬,咳呼吸难,灸五里,左取右,右取左。嗜卧,四肢不欲动摇,身体黄,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𥌰目䀮䀮,少气,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

《针灸大成》:主风劳,惊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动,心下胀满,上气,身黄,时有微热,瘰疬,目视䀮䀮,痎疟。

《百症赋》:(手)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

《备急千金要方》:𥌰目䀮䀮,少气,灸五里,右取左,左取右。

《针灸资生经》:五里,治惊恐。

4.2 足五里

五里为经穴名,有二[10]。在上肢者称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10]。在下肢者称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10]

穴位足五里
汉语拼音Zuwuli
罗马拼音Wuli
美国英译名Five Miles
各国代号中国LR10
日本10
法国莫兰特氏F10
富耶氏
德国LE10
英国liv10
美国Li10

足五里为经穴名(zúwǔlǐ LR10)[11]。首见《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11][12]。《圣济总录》始名足五里[12][12]。足即下肢,里,居也,此穴居下肢,为足厥阴肝经倒数第五穴,因名足五里[12]。足五里穴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阴囊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阴部湿痒,小腹胀满,股内侧痛,瘰疬,带下,癃闭,少腹胀痛,胸闷气短,现代又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阴囊湿疹,尿潴留等。

4.2.1 足五里穴的别名

五里(《针灸甲乙经》)。

4.2.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足五里,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

4.2.3 穴名解

足即下肢,里,居也,此穴居下肢,为足厥阴肝经倒数第五穴,因名足五里[12]

足,指人及动物行走的器官,由跗、蹠、趾三部组成,在人俗称为脚。五,数名。里,有居里之义里指邑,居意。本穴居脾经之箕门穴上5寸,居大脉之中,《针灸甲乙经》有:“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又里为理,凡肢体病相关五脏者,本穴皆可理之,故名足五里。[12]

4.2.4 所属部位

[13]

4.2.5 足五里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足五里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13]

足五里穴位于股前区,气冲( ST30)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之[13]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当耻骨联合上缘旁开2寸再直下3寸,长收肌外缘,股动脉搏动处[13]

足五里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肌肉)

足五里穴在股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4.2.6 足五里穴的取法

仰卧位伸足,先取曲骨穴旁开2寸处的气冲穴,再于其直下3寸处取穴。

足五里穴位于股前区,气冲( ST30)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之[13]

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2寸,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连线的上1/6与下5/6交点的大腿根部取穴[14]

4.2.7 足五里穴穴位解剖

足五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皮肤由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大腿深筋膜又称阔膜,是全身最厚而坚韧的筋膜,但在大腿的前内侧比较薄弱,形成隐藏静脉裂孔或称卵圆窝。该部深筋膜有大隐静脉穿过。在窝的外侧缘和下缘形成镰刀形的镰状缘。覆盖该窝的深筋,由于血管神经的穿过呈筛状,称为筛状筋膜,其深面由内向外排列有股表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4.2.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14]

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15]

4.2.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闭孔神经皮支、髂腹股沟神经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闭孔神经肌支、旋股内侧动脉和闭孔动脉分布[15]

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并有旋股内侧动、静脉浅支通过[15]

4.2.8 足五里穴的功效与作用

足五里穴具有舒理肝经之气,清利下焦湿热的功效。

足五里穴有理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15]

足五里穴有通调下焦、理气和血之功。《针灸大成》谓治风痨、嗜卧、肠中满、热闭、不得溺、四肢不举等症。凡穴位之名三里、五里者,均以其能治多经病也。《针灸甲乙经》灸“五里”,左取右,右取左,想其内部经线有交叉也。[15]

4.2.9 足五里穴主治病证

足五里穴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阴囊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阴部湿痒,小腹胀满,股内侧痛,瘰疬,带下,癃闭,少腹胀痛,胸闷气短,现代又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阴囊湿疹,尿潴留等。

足五里穴主治以少腹、前阴疾患为主:如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阴囊湿痒、肠风下血、四肢倦怠、嗜卧、股内侧疼痛等[15]

足五里穴主治小腹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瘰疬[15]

足五里穴主治  阴挺,带下;睾丸肿痛,阴囊湿痒,遗尿,小便不利,癃闭;少腹胀痛[15]

现代又常用足五里穴治疗尿潴留、遗尿等[15]

足五里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倦怠嗜卧,阴部湿痒,股内侧痛等[15]

生殖系统疾病:阴囊湿疹,睾丸肿痛。

泌尿系统疾病:尿潴留,遗尿。

其他疾病:股内侧痛,少腹胀满疼痛,倦怠,胸闷气短。

4.2.10 刺灸法

4.2.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0.8寸[15]

直刺0.8~1.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扩散至大腿前侧面[15]

直刺1~1.5寸[15][15]

注意:避开血管[15]

4.2.10.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条灸5~10分钟[15]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2.11 足五里穴的配伍

足五里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

足五里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

足五里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治阴囊湿疹[15]

足五里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足五里配中极、阴陵泉、三阴交,治尿潴留[15]

4.2.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主之。病注下血,取曲泉、五里。

《备急千金要方》:主心下胀满而痛上气。

《针灸大成》:主腹中满,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

《类经图翼》:主治肠风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四肢不得举。

4.3 劳宫

五里为经穴别名,即劳宫穴[15]。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劳宫
汉语拼音Laogong
罗马拼音Laokung
美国英译名Labored Palace
各国代号中国PC8
日本8
法国莫兰特氏MC8
富耶氏
德国MH8
英国Cx8
美国EH8

劳宫为经穴名(Láogōng PC8)[16]。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五里、掌中、鬼路[17]。属手厥阴心包经[17]。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五行属火[17][17]。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17]。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昏迷,癫狂,善怒,喜笑不休,脏躁,胸痛,心中懊𢙐,胃脘病,气逆,食不下,黄疸,少腹积聚,尿血,痔疮,手颤,热病汗不出,嗌痛,劳倦,昏迷,晕厥,痫症,口舌生疮,鹅掌疯,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心绞痛,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脑血管意外,癔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食欲不振,齿龈炎,手癣等。

4.3.1 劳宫穴的别名

五里(《针灸甲乙经》),鬼路(《千金翼方》),掌中(《针灸资生经》)。

4.3.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心出于中冲……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

4.3.3 穴名解

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17]

劳指操劳,病苦也。宫指要所,又喻为中央。手任劳作,穴在掌心,因而名之。[17]

4.3.4 特异性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火。

4.3.5 所属部位

[18]

4.3.6 劳宫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18]

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18]

劳宫穴位于掌心横纹第二、三掌骨之间,屈指握拳时,当中指尖下是穴[18]

一说“在掌中央横纹动脉中,屈无名指指头着处即是穴”(《太平圣惠方》)。

劳宫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中的位置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肌肉)

劳宫穴在掌部的位置(骨骼)

4.3.7 劳宫穴的取法

屈指握掌,在掌心横纹中,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点到处,第3掌骨桡侧处取穴[19]

劳宫穴位于掌区,横平第三掌指关节近端,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19]

劳宫穴的取法[19]

4.3.8 劳宫穴穴位解剖

劳宫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二蚓状肌、拇收肌(横头)、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分布着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掌部皮肤厚而坚韧,无汗毛及皮脂腺,但汗腺丰富。穴位皮肤由正中神经的掌皮支分布。皮纹处的皮肤直接与深筋膜连而不易滑动。皮下筋膜在掌心处非常致密,由纤维隔将皮肤和掌腱膜紧密相连,将皮下筋膜分成许多小隔样结构,其间穿行有浅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当手掌的浅静脉与淋巴管受压时,除掌正中一小部血液与淋巴流向前臂外,大部分流向手背,并经指蹼间隙与深层的静脉与淋巴管相通。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掌腱膜后,经桡侧两条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的第二蚓状肌,入拇收肌的横头,直抵第二、三掌骨之间的骨间肌。第二蚓状肌由正中神经支配;拇收肌、骨间肌由尺神经支配。

4.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分别在桡侧两根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第二蚓状肌挠侧→第一骨间掌侧肌和第二骨间背侧肌[19]

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指浅、深屈肌腱[20]

4.3.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的分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掌深支、掌浅弓及其分支指掌侧总动脉和掌深弓及其分支掌心动脉分布[20]

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

4.3.9 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劳宫穴具有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的功效。

劳宫穴有清心安神、除湿和胃、凉血熄风作用[20]

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荥穴,有泻心火、清心热的作用[21]

“心开窍于舌”,故能治疗口疮、口臭、掌心热;“心主神明”,故劳宫穴可用于治疗神志病、癫狂痫证[21]

劳宫穴系心包经之荥穴,有开窍醒神之功。本穴治胸胁满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吐衄呕逆、口臭、烂龈、中风、悲笑、黄疸、热病、汗不出等症。[21]

4.3.10 劳宫穴主治病证

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昏迷,癫狂,善怒,喜笑不休,脏躁,胸痛,心中懊𢙐,胃脘病,气逆,食不下,黄疸,少腹积聚,尿血,痔疮,手颤,热病汗不出,嗌痛,劳倦,昏迷,晕厥,痫症,口舌生疮,鹅掌疯,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心绞痛,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脑血管意外,癔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食欲不振,齿龈炎,手癣等。

劳宫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热病:如心痛、心悸、胸胁支满、癫、狂、痫证、烦渴、饮食不下、呕哕、吐血、大便下血、中暑、口腔炎、小儿龈烂、溺赤及黄疸、掌中热、手掌多汗症、鹅掌风等[21]

劳宫穴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21]

劳宫穴主治中风昏迷,癫狂,痫证,善怒,喜笑不休,脏躁;心痛,胸胁支满,胸痛,心中懊𢙐;胃脘病,呕吐,气逆,食不下;黄疸,少腹积聚;尿血,痔疮,鹅掌风,手颤,热病汗不出,烦渴,口臭,嗌痛,劳倦等[21]

劳宫穴主治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痫症,口舌生疮,口臭,鹅掌疯等[21]

现代又多用劳宫穴治疗中风、昏迷、心绞痛、口腔炎、精神病、高血压、手指麻木等[21]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病,精神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

2.消化系统疾病:黄疸,食欲不振;

3.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齿龈炎;

4.其它: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

4.3.11 刺灸法

4.3.11.1 刺法

直刺0.3~0.5寸[21][21][21],局部有酸胀痛感[21],或可扩散至整个手掌[21]

4.3.11.2 灸法

可灸[21][21][21]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5分钟(图70)[21]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3.12 劳宫穴的配伍

劳宫穴配人中、合谷透劳宫治癔病[21]

劳宫穴配大陵、内关治急性胃炎[21]

劳宫穴配少泽、三间、太冲治口腔炎[21]

劳宫穴配八邪治鹅掌风[21]

劳宫配大陵、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21]

劳宫配水沟、合谷透劳官,治癔症[21]

劳宫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昏迷、中暑[21]

劳宫配金津、玉液、内庭,治口疮[21]

劳宫配曲泽、大陵,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鹅掌风。

劳宫配太冲、内庭,有清心疏肝和胃的作用,主治口疮,口臭。

劳宫配人中、涌泉,有开窍泄热,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中暑及中风昏迷。

4.3.13 文献摘要

《脉经》: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

《针灸甲乙经》:热病发热,烦满而欲呕哕,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胁痛,不可反侧,咳满,溺赤,大便血,衄不止,呕吐血,气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舌中烂,掌中热,欲呕,劳宫主之。烦心,咳,寒热善哕,劳宫主之。少腹积聚,劳官主之。胸胁支满,劳宫主之。风热善怒,心中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劳宫主之。黄瘅,目黄,劳宫主之。口中腥臭,劳宫主之。小儿口中腥臭,胸胁支满,劳宫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大人小儿口中肿腥臭。

《千金翼方》:心中懊憹痛,针劳宫入五分补之。

《针灸大成》: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疸目黄,小儿烂龈。

《医宗金鉴》:主治痰火胸痛,小儿口疮及鹅掌风等证。

5 经外奇穴名·五里

五里为经外奇穴名[21]。出《针灸真髓》。

5.1 五里穴的定位

经外奇穴·五里位于大腿内侧面的中央部,平髌骨中线直上8.5寸处[21]。左右计2穴[21]

5.2 五里穴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五里主治绿内障、白内障、黑内障、近视[21]

5.3 刺灸法

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21]

6 脉学名词·五里

五里为脉学名词。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厥阴肝经之动脉,即下部天,以候肝气。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9.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0.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7.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4.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0-161.
  10. ^ [1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5.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3.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5.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4.
  15. ^ [1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1.
  16. ^ [1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2.
  17. ^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8.
  18. ^ [1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1.
  19. ^ [1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3-284.
  20. ^ [2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0.
  21. ^ [21]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3-28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