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白凤丸

目录

1 拼音

wū jī bái fèng wán

2 英文参考

wuji baifeng pill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uji baifeng wa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乌鸡白凤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99486乌鸡白凤丸水蜜丸6g1.9元中成药部分*
99586乌鸡白凤丸水蜜丸5g1.6元中成药部分
99686乌鸡白凤丸水蜜丸9g2.7元中成药部分
99786乌鸡白凤丸水蜜丸36g9.7元中成药部分
99886乌鸡白凤丸水蜜丸60g15.6元中成药部分
99986乌鸡白凤丸水蜜丸72g18.5元中成药部分
100086乌鸡白凤丸水蜜丸84g21.3元中成药部分
100186乌鸡白凤丸蜜丸9g1.5元中成药部分
100286乌鸡白凤丸蜜丸54g9.3元中成药部分
100386乌鸡白凤丸蜜丸60g10.3元中成药部分
100486乌鸡白凤丸水丸4.5g2.0元中成药部分
100586乌鸡白凤丸水丸6g2.7元中成药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乌鸡白凤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主要成分为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1]。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乌鸡白凤丸的药典标准。

5 《中药制剂手册》方之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即《中药制剂手册》方记载的乌鸡丸的别名[2]

5.1 别名

乌鸡白凤丸[3]

5.2 组成

净乌鸡2kg,生、熟地黄各768g,当归432g,人参、鹿角胶、白芍药、香附(醋炙)、山药、丹参各384g,鳖甲(醋炙)、天门冬、川芎、芡实(麸炒)各192g,桑螵蛸、煅牡蛎、鹿角霜各144g,黄芪、甘草各96g,银柴胡78g[3]

5.3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3]

5.4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日二次[3]

5.5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调经止带[3]。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腰腿酸痛,身体消瘦[3]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乌鸡白凤丸

6.1 方名

乌鸡白凤丸

6.2 组成

人参(去芦)8斤,鹿角胶8斤,生白芍8斤,当归9斤,生牡蛎3斤,甘草2斤,生黄耆2斤,鳖甲(醋制)4斤,丹参8斤,香附(醋制)8斤,天冬4斤,桑螵蛸3斤,乌鸡32只(去净毛、肠子、爪尖,净重不得低于42斤)。

6.3 功效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乌鸡白凤丸具有补气养血之功效。

6.4 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乌鸡白凤丸主治妇女血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白带淋漓,腰腿疼痛,肢体浮肿,产后身体衰弱,出虚汗发烧。

6.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6.6 制备方法

上药用绍兴酒84斤装罐内(或不生锈的桶亦可),将罐口封固,隔水蒸煮,至酒尽为度;再将以下鹿角霜3斤,熟地16斤,生地16斤,川芎4斤,银柴胡1斤10两,芡实(麸炒)4斤,生山药8斤,轧成粗末,再和所蒸的药料共和一起,搅匀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5分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7 《上海市药品标准》之乌鸡白凤丸

7.1 方名

乌鸡白凤丸

7.2 组成

乌骨鸡1只(约2斤),熟地180g,益母草180g,党参180g,黄耆120g,当归120g,丹参90g,茯苓90g,川断90g,阿胶90g,龟版胶90g,鹿角胶90g,鹿茸90g,白芍90g,川芎90g,白术90g,枸杞子90g,砂仁60g,芦子60g,人参45g,延胡索45g,香附45g,黄芩45g,白薇45g,甘草30g。

7.3 功效

《上海市药品标准》之乌鸡白凤丸具有补气血,调经之功效。

7.4 主治

《上海市药品标准》之乌鸡白凤丸主治妇女体虚,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7.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化服,1日1-2次。

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8 乌鸡白凤丸药典标准

8.1 品名

乌鸡白凤丸

Wuji Baifeng Wan

8.2 处方

乌鸡(去毛爪肠)640g、鹿角胶128g、醋鳖甲64g、煅牡蛎48g、桑螵蛸48g、人参128g、黄芪32g、当归144g、白芍128g、醋香附128g、天冬64g、甘草32g、地黄256g、熟地黄256g、川芎64g、银柴胡26g、丹参128g、山药128g、芡实(炒)64g、鹿角霜48g[4]

8.3 制法

以上二十味,熟地黄、地黄、川芎、鹿角霜、银柴胡、芡实、山药、丹参八味粉碎成粗粉,其余乌鸡等十二味,分别酌予碎断,置罐中,另加黄酒1500g,加盖封闭,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混匀,低温干燥,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0~40g和适量的水制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8.4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8.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人参)。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白芍)。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80~240μm,针晶直径2~5μm(山药)。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甘草)。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黄芪)。纤维束深红棕色或黄棕色,细长,壁甚厚。石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直径50~110μm,纹孔极细密(天冬)。木栓细胞黄棕色,壁薄,微波状弯曲,多层重叠(川芎)。不规则碎块淡灰黄色,表面有裂隙或细纹理(鳖甲)。不规则块片半透明,边缘折光较强,表面有纤细短纹理和小孔以及细裂隙(鹿角霜)。长条形肌纤维成束,表面有细密的微波状弯曲纹理(乌鸡)。

(2)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各12g,研细;或取大蜜丸18g,剪碎,加硅藻土12g,研匀。加乙醚8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备用,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各0.5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为展开剂,展至约8cm,取出,晾干,再以石油醚(60~90℃)一乙醚(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药渣,挥干乙醚,加甲醇8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5ml,合并氨溶液(备用),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甲醇2ml使溶解,加入中性氧化铝2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8g,105℃活化1小时,内径15mm)上,以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500mg,用甲醇10ml预洗、水20ml平衡),依次以水、30%甲醇和甲醇各20ml洗脱,收集30%甲醇洗脱液(备用),甲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l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微热使溶解,自“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9i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鉴别](3)项下备用的氨溶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5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微热使溶解,自“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酸一冰醋酸一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各4g,研细;或取大蜜丸6g,剪碎,加硅藻土4g,研匀,加甲醇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乙醇I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酚酸B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I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2:3:4: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4]

8.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8.7 含量测定

8.7.1 白芍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8.7.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应不低于2000。

8.7.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0ug的溶液,即得。

8.7.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研细,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取约2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60%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加6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8.7.1.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水蜜丸每lg不得少于0.35mg;小蜜丸每lg不得少于0.22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0mg。

8.7.2 总氮量

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研细;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取约lg,精密称定,照氮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L第一法)测定,即得。

本品含总氮(N)水蜜丸每lg不得少于16mg,小蜜丸每lg不得少于1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90mg。[4]

8.8 功能与主治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8.9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8.10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8.11 贮藏

密封。

8.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9 乌鸡白凤丸说明书

9.1 药品类型

中药

9.2 药品名称

乌鸡白凤丸

9.3 药品汉语拼音

Wuji Baifeng Wan

9.4 成份

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醋鳖甲、煅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醋香附、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

9.5 性状

乌鸡白凤丸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9.6 乌鸡白凤丸的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量少、后错,带下。

9.7 规格

每10丸重1克

9.8 乌鸡白凤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1次;或将药丸加适量开水溶后服。

9.9 乌鸡白凤丸的禁忌

孕妇禁用。

9.10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2.感冒时不宜服用。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选用。

4.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带下伴阴痒,或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乌鸡白凤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乌鸡白凤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请将乌鸡白凤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乌鸡白凤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11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12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0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6.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2.
  4. ^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三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