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

目录

1 拼音

wǔ jiā pí

2 英文参考

cortex acanthopanacis radicis[朗道汉英字典]

slender acanthopenax bark[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rtex Acanthopanax Radicis (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canthopanax[root bar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五加皮为中药名,出自出《神农本草经》[1]。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的干燥根皮[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Cortex Acanthopanax Radicis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acanthopanax (root bark)(《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南五加皮[2]

7 来源及产地

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主产湖北、河南、安徽、浙江。[2]

8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肝、肾经。[2]

9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2]

1.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腿酸疼,下肢痿弱,脚气,水肿,腰膝酸软,阳痿,小便淋漓不尽,小儿发育迟缓。煎服:4.5~9g。[2]

2.治跌打损伤,阴囊湿痒,捣敷或煎水洗[2]

10 运用

五加叶:敷跌打肿痛[2]

11 化学成分

根含刺五加苷B1、丁香苷、芝麻素、16-贝壳松烯-19-酸等。根皮含挥发油、鞣质等[2]

12 药理作用

五加皮有抗疲劳、耐常压缺氧作用。其总糖苷可增加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并有性激素样作用。五加皮可抑制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及空斑细胞形成。[2]

13 五加皮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五加皮

Wujiapi

ACANTHOPANACIS CORTEX

13.2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r gracilistμ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13.3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斑痕;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13.4 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3],有少数分泌道散在。韧皮部宽广,外侧有裂隙,射线宽1~5列细胞;分泌道较多,周围分泌细胞4~11个。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细小淀粉粒。

粉末灰白色。草酸钙簇晶直径8~64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老根皮的木栓细胞有时壁不均匀增厚,有少数纹孔。分泌道碎片含无色或淡黄色分泌物。淀粉粒甚多,单粒多角形或类球形,直径2~8μm;复粒由2分粒至数十分粒组成。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1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 第一法)。

13.5.2 总灰分

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3.6 五加皮饮片

13.6.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3.6.2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肝、肾经。

13.6.3 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13.6.4 用法与用量

5~l0g。

13.6.5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3.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勘误《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内容的通知(国药典综发〔2010〕246号).2010-09-2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