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草

目录

1 拼音

wǔ dú cǎo

2 概述

五毒草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记载的杠板归之别名[1]

3 别名

扛板归、河白草、犁尖草、五毒草、三角藤、蛇倒退[2]

4 来源及产地

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L.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2]

5 性味归经

酸、苦,平。入肺、小肠经。[2]

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2]

1.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百日咳,痄腮,瘰疬,乳痈,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淋浊,腹泻,痢疾,痔疮,黄疸,带下。煎服:10~15g,鲜品20~45g。[2]

2.治湿疹,带状疱疹,天疱疮,捣敷或煎水洗;痈疖肿毒,内服或捣敷;毒蛇咬伤,捣汁调酒服,并捣敷创口周围[2]

7 化学成分

全草含山柰酚、槲皮素、香草酸、熊果酸等。根和根茎含靛苷、大黄素、大黄酚等[2]

8 药理作用

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大肠、伤寒及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大黄素有抗菌、抗真菌及止咳作用。[2]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