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疔

目录

1 拼音

wǔ dīng

2 英文参考

five kinds of boils

five kinds of furuncl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五疔为病名[1]。五种疔之总称。历代外科学家或各有不同内容之五疔者。

4 出自《中藏经》卷三·五疔

1.出自《中藏经》卷三[1]。所称之五疔,即白疔、赤疔、黄疔、黑疔、青疔[1]。认为疔之根在肺者为白疔,其根在心者为赤疔,其根在脾者为黄疔,其根在肾者为黑疔,其根在肝者为青疔[1]。其因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高粱厚味,甘肥毒鱼酢酱,或色欲过度之所致[1]。蓄其毒邪,浸渍脏腑,始变为疔[1]

4.1 白疔

白疔为病名[2]。《外科图说》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于右鼻。”面疔的一种[2]

4.2 赤疔

赤疔即红丝疔。红丝疔为病名[3]。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红线疔、金丝疮、血丝疮、红演疔、血丝疔、红丝疮、红丝血箭疔、红演儿、紫疥癍[3]。因火毒凝聚或破伤感染所致[3]。多起于手足,生于手,有红丝入腋;生于足,有红丝入腹,均属重证[3]。初起局部红肿热痛,继而起红丝沿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重者可伴寒热头痛,乏力[3]。治宜清热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并于红线远端挑刺放血,再隔寸挑刺令其微出血;或用灯心蘸烟油于红丝尽头灸一壮,再刺疔头,或用浮萍草嚼烂外敷,亦可于红丝尽处刺断,搽离宫锭子[3]

4.3 黑疔

黑疔为病名[4]

4.3.1 牙龈生疔色黑

黑疔系指牙龈生疔色黑[4]。多由阳明火毒、或大肠经湿热熏蒸而成[4]。为疔生于牙缝龈肉上,其色黑,且麻木而痒,或破溃后流脓血,疼痛甚剧,连及腮项[4]。“牙疔牙缝胃火成,大肠湿热亦可生。肿如粟米连腮痛,若兼麻痒即黑疔。”(《医宗金鉴》卷六十五)[4]。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外吹清咽利喉散[4]

4.3.2 耳内生疔

黑疔系指耳内生疔[4]。多由火毒上炎致疔生于耳内,形如花椒子,根脚深,色黑,疼痛如刺,痛引腮脑[4]。《外科正宗》卷四:“黑疔生于耳窍之内,黑硬腐烂,破流血水,疼及腮颧。”治宜解毒泻火[4]。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等加减[4]。或服蟾酥丸[4]

5 出自《外科正宗》卷二·五疔

出自《外科正宗》卷二。命名五疔为:火焰疔、紫燕疔、白刃疔、黑靥疔、黄鼓疔[4]。亦皆与五脏相应[4]

5.1 火焰疔

火焰疔为病名[5]。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于唇、口及手掌指节间,初生一点红黄小疱,痒痛间作,左右肢体麻木,重则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言语昏愦,此属心经毒火而成[5]。治同疔疮[5]

5.2 紫燕疔

紫燕疔为病名[6]。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紫靥疔[6]。多生于足、腰胁、筋骨之间,初生便作紫疱,次日破流血水,甚则目红,指甲青,舌强神昏,睡语惊惕,此属肝经毒火而成,治同疔疮[6]

5.3 白刃疔

白刃疔为病名[7]。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肺疔[7]。初生白疱,顶硬根突,破流血水,痒痛兼作[7]。多生鼻孔、两手,易腐易陷,重则腮损咽焦,咳吐痰涎,鼻掀气急,此属肺经毒火而成[7]。治同疔疮;生于鼻者,治同鼻疔[7]

5.4 黑靥疔

黑靥疔为病名[8]。出《外科正宗》卷二。其患多生于耳窍、胸腹腰肾偏僻软肉之间[8]。初生黑癍紫疮,毒串皮肤,渐攻肌肉,顽硬如疔,痛彻骨髓[8]。重则手足青紫,惊悸沉困,软陷孔深,目睛透露,此属肾经毒火而成[8]。治同疗疮[8]。不宜下,须兼滋肾水[8]

5.5 黄鼓疔

黄鼓疔为病名[9]。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疱,光亮明润,四畔红色缠绕,麻痒感间作,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属脾经毒火而发[9]。治疗同疔疮[9]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0.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4.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4.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03.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4.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8.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