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

目录

1 拼音

wú chuàng xìng zhèng yā jī xiè tōng qì

2 操作名称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

3 别名

NIPPV

4 适应证

人工通气是目前治疗或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常规的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通气),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亦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所以,尽管其疗效确切可靠,临床上常常等到呼吸衰竭发展到相当严重,已危及生命时才考虑进行有创通气。所谓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指通过鼻罩、面罩或接口器等方式连接患者,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正压机械通气。随着医学的发展、呼吸机和通气模式的改进以及临床应用技术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NIPPV的临床应用日渐普及,已经成为治疗呼吸衰竭,尤其是早期的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

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临床应用指征。文献报道NIPPV可以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急性发作,Ⅰ型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手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辅助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

5 禁忌证

NIPPV的禁忌证见表1。NIPPV不应该应用于绝对禁忌证的患者。然而,对于相对禁忌证,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在有比较好的监护条件和经验的单位,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可以应用于有相对禁忌证的患者。

6 准备

1.合适的监护条件。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3.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罩、鼻导管或接口器等)。

4.选择呼吸机。

5.配带头带(鼓励患者扶持罩,避免固定带的张力过高)。

6.开动和连接呼吸机。

7 方法

1.操作程序  合理的应用规程对提高NIPPV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由于治疗的病种和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比较大,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应用。参考的操作程序如下。

(1)开始用低的压力(容量),用自主触发(有后备频率)的模式;压力限制型:吸气压0.785~1.18kPa(8~12cmH2O),呼气压0.294~0.490kPa(3~5cmH2O);容量限制型:10ml/kg。

(2)按照患者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吸气压[至0.981~2.45kPa(10~25cmH2O)]或潮气量(至10~15ml/kg),以达到缓解气促,减慢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和理想的人机同步性。

(3)注意监测血氧饱和饱和度,需要时给氧,使SatO2>90%。

(4)检查漏气,必要时调整固定带的张力。

(5)有指征时加用湿化器。

(6)对躁动的患者考虑使用浅镇静药(例如:静脉用氯羟甲基安定0.5mg)。

(7)需要时反复鼓励和检查患者。

(8)间歇监测血气(开始1~2h后,以后按需而定)。

2.常用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多种的通气模式均可以应用于NIPPV,临床上通常选用同步性较好的模式,如: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等。一些新的、人机同步性能比较好的通气模式,如: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essure-regulated volume control,PRVC)、比例辅助通气(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PAV)等,已经有用于NIPPV的报道。由于NIPPV治疗时强调患者的舒适性,建议选用同步触发性能比较好的触发方式,如:流量触发、容量触发或流量自动追踪(auto-track)等。通气的参数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节。辅助通气的压力、容量和流量必须足够才能达到理想的辅助通气效果。常用的通气参数见表2。在实际应用时,辅助通气的压力必须从低水平开始,如:吸气相压力从0.392~0.785kPa(4~8cmH2O)、呼气相压力从0.196~0.294kPa(2~3cmH2O)开始,经过5~20min逐渐增加到合适的治疗水平。

8 注意事项

注意防治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注意观察和及时防治,有利于提高NIPPV的临床疗效。

1.口咽干燥。

2.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

3.恐惧(幽闭症)。

4.胃胀气。

5.误吸。

6.排痰障碍。

7.漏气。

8.睡眠性上气道阻塞。

9.正压通气相关的并发症(参见常规机械通气)。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