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wēn yì
2 英文参考
epidemic infectious disea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stilenc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murrain[朗道汉英字典]
pest[朗道汉英字典]
pestis[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瘟疫(epidemic infectious disease[1]、pestilence[2])为病名[3]。又称疫,是指感受疫疠之气引起的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统称[1][2]。又名温疫[3]、时行、天行时疫、疫疠、疫。
《丹溪心法·瘟疫五》:“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
4 瘟疫的特点
瘟疫发病急剧,证情险恶,造成的一时一地大流行。《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称温疫:“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
5 辨证论治
5.1 暑热疫毒,伏邪于胃
若暑热疫毒,邪伏于胃或热灼营血者,症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癍、神志昏迷,舌绛苔焦等[3]。治宜清瘟解毒(见《疫疹一得》)[3],用清瘟败毒饮、白虎合犀角升麻汤等方。
5.2 疠气疫毒,伏于募原
疠气疫毒伏于募原者,初起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3]。治宜疏利透达(见《瘟疫论》)[3],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
6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4.
治疗瘟疫的方剂
- 达原饮
in概述:达原饮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瘟疫论》卷上方之达原饮:别名:原名达原散。处方:槟榔...
- 达原散
áyuánsǎn英文:概述:达原散为方剂名,即《瘟疫论》卷上方记载的达原饮的别名。别名:原名达原散。...
- 加味达原饮
草1钱,柴胡2钱,羌活2钱,葛根2钱。功能主治:瘟疫盛行之年,偶感风寒,触动瘟疫者,以及并无疫疠之年...
- 柴胡养荣汤
拼音:cháihúyǎngróngtāng《瘟疫论》卷上:柴胡养荣汤:处方: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
- 绿糖饮
》卷十五:方名:绿糖饮组成:绿豆不拘多少。主治:瘟疫。用法用量:煮酽汤,取出加洋糖与饮,冷热随病者之...
- 更多治疗瘟疫的方剂
治疗瘟疫的中成药
- 六合定中丸
四方之六合定中丸功能祛暑化湿,健脾和中。主治四时瘟疫(春、冬生姜煎汤送下;秋、夏黑豆、甘草煎汤送下)...
- 抱龙丸
能主治:《小儿药证宜诀》卷下之抱龙丸主治小儿伤风瘟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盛咳嗽,惊风抽搐,中暑...
- 甘露灵丸
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瘟疫病,头痛,胃寒,发烧,关节疼痛等。用法与用量:一...
- 四逆汤
,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
- 珍宝丸
遂,风湿,类风湿,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珍宝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
- 更多治疗瘟疫的中成药
治疗瘟疫的穴位
- 龈交
肿痛,内眦赤痒痛,生白翳,面赤心烦,马黄疸,寒暑瘟疫。小儿面疮,癣久不除,点烙亦佳。《类经图翼》:刺...
- 髓空
痛,目痛不得闭,唇吻??动,唇紫,寒热瘰疬,大头瘟,数欠气恶寒,下齿神经痛,颜面浮肿,腮腺炎,瘰疬...
- 髓孔
痛,目痛不得闭,唇吻??动,唇紫,寒热瘰疬,大头瘟,数欠气恶寒,下齿神经痛,颜面浮肿,腮腺炎,瘰疬...
- 更多治疗瘟疫的穴位
古籍中的瘟疫
- 《医述》:[卷五·杂证汇参]疫
而知变,因变而知治,此言其略也。或曰∶子言伤寒与瘟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抵当诸汤,皆伤寒方也。既...
- 《松峰说疫》:卷之一·述古
其平复未可全许也。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治法有三,宜补、宜散、宜降。热甚者,宜服童便...
- 《中国医籍考》:[卷三十六]方论(十四)
拟为己有。则大失作者之用心矣。吴仪洛曰。近吴又可瘟疫论。其治法与冬寒春温。夏秋暑热之治法无别。惟达原...
- 《松峰说疫》:[卷之五·诸方]除瘟方
去渣,不拘时服。治热病头痛发热。一方船底苔,疗天行时疫,伏热温毒。治瘟疫秘方麦冬(三钱,去心)灯心(...
- 《松峰说疫》:[卷之五·诸方]避瘟方
久又焚一丸,略有香气即妙。福建香茶饼能避一切瘴气瘟疫,伤寒秽气,不时噙化。沉香白檀(各一两)儿茶(二...
- 更多古籍中的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