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温阳为温法之一。温通阳气的治法。如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等。[1]
参见温中祛寒:
温中祛寒为温法之一。治疗脾胃阳虚阴盛的方法。症见食不消化、呕吐清水、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针灸常选用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关元或神阙等穴,针用补法,加灸。[1]
4 参考资料
有温阳作用的穴位
- 脐中
禁针之所。”灸法:宜灸。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用温灸或隔盐灸。可灸,强身保健可用隔盐或隔姜灸。神为...
- 脐
禁针之所。”灸法:宜灸。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用温灸或隔盐灸。可灸,强身保健可用隔盐或隔姜灸。神为...
- 脐孔
禁针之所。”灸法:宜灸。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用温灸或隔盐灸。可灸,强身保健可用隔盐或隔姜灸。神为...
- 命蒂
禁针之所。”灸法:宜灸。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用温灸或隔盐灸。可灸,强身保健可用隔盐或隔姜灸。神为...
- 神阙
禁针之所。”灸法:宜灸。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用温灸或隔盐灸。可灸,强身保健可用隔盐或隔姜灸。神为...
- 更多有温阳作用的穴位
有温阳作用的方剂
- 真武汤
则心悸;清阳不升,则头眩;若太阳病发汗太过,则伤阳耗阴,阳失温煦,阴失濡养,而筋脉挛急,故身𥆧动...
- 实脾散
苓(去皮)6g、干姜(炮)6g、甘草(炙)3g。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阳虚水肿。《医方类聚》卷一二...
- 黄土汤
术9g、附子(炮)9g、阿胶9g、黄芩9g,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效。主治阳虚出血。本方为治疗阳...
- 五苓散
而兼表邪者,亦可以此方利湿解表而治之。方中桂枝辛温,既能温化膀胱而利小便,又能疏散外邪而治表证;茯...
- 竹叶汤
叶汤功能温阳益气,疏风解表。主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者。功在清太阳、阳明风热,温脾脏之虚...
- 更多有温阳作用的方剂
有温阳作用的中成药
- 五苓散
而兼表邪者,亦可以此方利湿解表而治之。方中桂枝辛温,既能温化膀胱而利小便,又能疏散外邪而治表证;茯...
- 定喘膏
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P)。功能与主治:温阳祛痰,止咳定喘。用于阳虚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多、气急...
- 胚宝胶囊
氮(N)计算,不得少于4.2mg。功能与主治补肾温阳,养血填精。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面色萎黄,食...
- 血速升颗粒
(附录ⅠC)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功能与主治:益气温阳,养血活血。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及各种失血疾患...
- 喘可治注射液
平喘、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喘可治注射液的适应证:温阳补肾,平喘止咳。主治肾虚挟痰证、哮证。症见喘促日...
- 更多有温阳作用的中成药
温阳相关药物
- 温阳酒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温阳酒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补肾,益气,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
- 肾宝糖浆
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
- 恒制咳喘胶囊
】【性状】【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温阳化饮,止咳平喘。用于气阴两虚,阳虚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喘,胸脘满闷,...
- 复方南五加口服液
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温阳益气,养心安神。用于气血亏虚,阳气不足症,症见头昏气短,心悸失眠...
- 八子补肾胶囊
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补肾,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神疲健...
- 更多温阳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温阳
- 《医原》:[卷下]论张仲景《伤寒论》
下痞,复恶寒汗出者,此阳虚也,附子泻心汤主之,取温阳止汗之意。妙在浓煎附子,轻泡大黄、黄芩、黄连,盖...
- 《医原》:[卷中]湿气论
其湿合风寒伤人,致表虚里虚者,表虚则固表,里虚则温阳。盖固表则阳气外卫,阴气自消;温阳则离照当空,阴...
- 《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湿温
两伤者,必于气中补血,定例也。加味异功汤方(辛甘温阳法)人参(三钱)当归(一钱五分)肉桂(一钱五分)...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三章·表里寒热]第二节·里寒证
凡伤寒不由阳经传入。而直入阴经。肢厥脉微。下利清谷者。名曰中寒。仲景所谓急温之。宜四逆汤者是也。【...
- 《普济方》:[卷五方脉药性总论]六经药性
痛。非此不能除。亦能温胆。太阳风药也。白术、苦甘温阳中微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利腰脐间血。与苍术...
- 更多古籍中的温阳
温阳药品说明书
- 补肾温阳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七味温阳胶囊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温阳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