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温补脾肾是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方法。脾肾阳虚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肢冷、饮食不化、畏寒、尿频或小便不利、浮肿、五更泄泻等。针灸常选肾俞、命门、关元、脾俞、章门、足三里等穴,针用补法,宜灸。[1]
温补脾肾系一种治疗方法,治疗脾肾阳虚证。由于脾肾阳气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影响,临床上脾阳虚可导致肾阳虚,肾阳虚多伴有脾阳虚,如脾肾两虚,一般宜用本法双补。《温病条辨·湿温》:“老年久痢,脾阳受伤,食滑便溏,肾阳亦衰,双补汤主之。”
4 参考资料
有温补脾肾作用的方剂
- 四君合四神加减方
分(炒),醋柴胡2分,五味子6分(炙)。功效: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所致的慢性肠炎、肠结...
- 狗肉粥
ǒuròuzhōu处方:肥狗肉半斤。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去寒助阳,轻身益气。主脾胃冷弱,肠中积冷,胀...
- 四维散
湿,蒸一饭顷,取起烘干,再为末。功能主治:功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滑脱至甚,或泄利不能止...
- 紫石黄助阳方
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虫6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主肾阳虚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冷秘汤
克半夏9克大黄9克(后下)火麻仁12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润肠通便。治脾肾阳衰,浊阴凝聚,大便秘结者。...
- 更多有温补脾肾作用的方剂
有温补脾肾作用的穴位
- 悬枢
用。悬枢穴具有助阳健脾、通调肠气的功效悬枢穴有温补脾肾、强壮腰脊之功,治腰脊强直不得屈伸等症。悬枢穴...
- 悬柱
用。悬枢穴具有助阳健脾、通调肠气的功效悬枢穴有温补脾肾、强壮腰脊之功,治腰脊强直不得屈伸等症。悬柱穴...
- 脊俞
功效。脊中穴有健脾利湿、解痉固脱作用。脊中穴有温补脾肾之功,主治泄泻腹满,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儿脱肛...
- 神宗
功效。脊中穴有健脾利湿、解痉固脱作用。脊中穴有温补脾肾之功,主治泄泻腹满,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儿脱肛...
- 脊中
功效。脊中穴有健脾利湿、解痉固脱作用。脊中穴有温补脾肾之功,主治泄泻腹满,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儿脱肛...
- 更多有温补脾肾作用的穴位
有温补脾肾作用的中成药
- 四神丸
补骨脂120g、五味子60g、吴茱萸30g,具有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肾虚寒之肾泄证。本方...
- 右归丸
君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为臣药。佐以菟丝...
- 固精补肾丸
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温补脾肾。用于脾肾虚寒,食减神疲,腰酸体倦,早泄梦遗。...
- 归参补血片
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功能与主治:温补脾肾,益气荣血。用于脾肾两虚引起的虚劳贫血(缺铁性...
- 痰饮丸
O16)计,不得少于0.40mg。功能与主治:温补脾肾,助阳化饮。用于脾肾阳虚、痰饮阻肺所致的咳嗽、...
- 更多有温补脾肾作用的中成药
温补脾肾相关药物
- 参阳胶囊
参阳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体倦乏...
- 补肾填精胶囊
填精胶囊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温补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之神疲乏力,气短喘促,腰膝...
- 芪鹿益肾片
鹿益肾片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祛湿化浊。用于脾肾阳虚,症见:面色苍白,畏寒...
- 归参补血片
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益气荣血。用于脾肾两虚引起的虚劳贫血,缺铁性...
- 固精补肾丸
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用于脾肾虚寒,食减神疲,腰酸体倦。【用法与用...
- 更多温补脾肾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温补脾肾
- 《类经》:[十六卷疾病类]五十六、脏腑诸胀
邪,则直清阳明,除之极易;凡属虚劳内损者,多从温补脾肾而愈,俱得复元。或临证之际,有虚实未明,疑似难...
- 《女科经纶》:[卷四胎前证下]妊娠下利黄水属脾亏气陷
脾土,宜平肝补脾。若黄而兼白,乃子令母虚,须补脾肺。若黄而兼黑,是水反侮土,必温补脾肾。若黄而兼赤...
- 《女科精要》:[卷一]崩漏门诸论
、麦冬、桑耳灰、木耳灰之类。久则亦多虚寒,而宜温补脾肾者,当以脉侯之。然血症多兼用黑药者,以血者火之...
- 《医灯续焰》:[卷十一]水病脉证第七十
苓散。有脾肺虚弱,不能通调水道者,宜用补中益气汤补脾、肺、六味丸补肾。有心火克肺金,不能生肾水,以致...
- 《杂病广要》:[脏腑类]滞下
下焦而作痛者,必加吴茱萸。其或痛不至甚,则但以温补脾肾为主,使脾肾渐安,则痛当自止,此不必治其痛也。...
- 更多古籍中的温补脾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