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脾胃阴虚证

目录

1 拼音

wèi tòng ·pí wèi yīn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stomachache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胃痛·脾胃阴虚证(stomachache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阴虚,胃脘失养,以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胃痛证候[1]

4 胃痛·脾胃阴虚证的症状

胃痛·脾胃阴虚证患者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2][3]

5 证候分析

胃阴不足,濡养失司: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故见胃痛隐隐。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燥咽干,阴虚液耗,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舌红少津,为阴虚液耗之象。脉象细数,乃阴虚内热之证。辨证以胃痛隐隐,口燥咽干,舌红为特点。[3][3]

6 胃痛·脾胃阴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胃痛·脾胃阴虚证治宜养阴益胃[3]

胃痛·脾胃阴虚证治宜清热生津,滋阴养胃[3]

6.2 方药治疗

胃痛·脾胃阴虚证可用一贯煎[备注]一贯煎(《柳洲医话》):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合芍药甘草汤[备注]芍药甘草汤(《伤寒伤》):白芍药、炙甘草治疗。一贯煎用沙参、麦冬,和养胃阴;生地、杞子滋养肝阴胃液;当归养肝活血,且有流通之性;川楝子疏肝理气。芍药甘草汤中芍药、甘草和营缓急止痛。另再选加香橼、佛手,绿萼梅等药。若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仍可斟酌配用左金丸[备注]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3]

一贯煎(魏之琇《柳洲医话》)加减处方: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6.2.1 治疗胃阴亏虚型胃痛的中成药

珍珠层粉,每次2克,每日3次。

6.2.2 治疗胃阴亏虚型胃痛的单方验方

百合丹参汤(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百合30克,丹参20克,水煎服。

阴亏胃痛方(郭海峰《新中医》1978.4):沙参、麦冬、天门冬、白芍各12克,糯稻根、太子参各15克,佛手9克,砂仁3克。水煎服。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为主[4]。胃阴不足者加太溪[4]

6.3.2 方二

处方:中脘 脾俞 胃俞 足三里

方义: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取胃之募穴中脘,健运中州,理气止痛;配胃俞,俞募相合,和胃健脾;脾俞乃脾经背俞穴,温运中焦;足三里为胃之合穴,调理脾胃,理气止痛。

随证配穴:胃阴不足、虚火上炎—内庭。

操作:毫针刺,补法,亦可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3.3 方三

[5]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内关、血海、三阴交。

随证配穴:便黑者,加隐白、膈俞。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章门、中脘乃俞募配穴法,加足三里、内关,可健脾和胃以促气血化生。血海、三阴交补阴以养血,使阴液得复,胃得其濡养。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胃痛·脾胃阴虚证患者推荐食用银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椹等[5]

6.4.2 推荐食疗方

1.桑椹醪(《本草纲目》):桑椹1000g,糯米500g。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g煎汁去渣),再与糯米共同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5]

2.葡萄藕蜜膏(《太平圣惠方》):生地黄200g,葡萄汁250g,鲜藕汁250g,蜂蜜500g。生地黄洗净,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再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加热煎熬浓缩,至黏稠时,加葡萄汁和鲜藕汁,再继续煎熬成膏状,加入蜂蜜,至沸后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冲化顿服,每日2次。[5]

3.秋梨蜜膏(《本草求原》):鸭梨1500g,鲜生姜250g。鸭梨洗净,去核,切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汁备用。取梨汁放在锅里,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如膏时,加入一倍的蜂蜜、姜汁,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冲化,代茶饮用,每日数次。[5]

4. 百合糯米粥:百合30克,糯米60克,加水煲粥,粥将成加入冰糖适量,熔化后服食。适用于胃阴亏虚型。

7 关于胃痛

胃痛(gastralgia[6]、stomachache[6])为病证名[7]。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由于痛处近心窝部,所以古时亦称心下痛或心痛[7],但与真心痛有显著区别。胃痛亦称胃脘痛[8]、心下痛[9],心痛[9]等 。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的心痛都是指胃脘痛。在《伤寒论》中所谓的心下痞,按之濡,或心下痞,按之痛等,实皆指胃部而言。古方九种心痛之说,亦多指胃痛而言。为此,古代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实践经验,对胃痛与心痛,有了明确的区分。《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也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和十二指肠炎症、胃溃疡、胃痉挛等疾病[9]。急性胃炎[9]、慢性胃炎[9]、消化系溃疡[9]、胃肠神经官能症[9]、胃粘膜脱垂等引起的胃脘疼痛属中医“胃痛”范畴。

详见胃痛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3-138.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56-59.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2.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1-64.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0.
  8. ^ [8]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3.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