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膜下填充术 (最后修订于2010/1/18 22:50:06)[共577字]
摘要: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膜下填充术手术图解图1唇龈沟切口图2剥离鼻底粘膜图3于鼻腔粘膜下放入塑料短棒图4鼻内切口适应证萎缩性鼻炎经长期药物治疗,症状未能改善者。手术器械同于上颌窦根治术的手术器械。术前准备1.修剪鼻毛,清洁鼻腔内痂皮。2.准备填充材料常选用聚乙烯、聚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醋等制成的填充物。麻醉1.表面麻醉。2.局部浸润麻醉与眶下神经阻滞。手术方法1.沿唇龈沟切口,将上唇向上翻起于唇龈沟上约1cm处自对侧切牙至术侧尖牙之切口,深达骨质(图1)。2.剥离粘膜,剥离后暴露梨状孔下缘,凿去或咬除梨状孔外下边缘突起的骨质,使剥离器易于伸入鼻底,紧贴骨壁仔细剥离鼻底、下鼻道粘膜,剥离深度应达鼻底之中后部,若下鼻甲缩小明显时,也可将下鼻甲粘膜与骨质分离(图2)。3.安放填充物,将备用的填充物,经切口逐个放入已剥离的鼻腔粘膜下,同时也要观察粘膜,防止粘膜破裂。置入填充物的数量根据鼻底和下鼻甲隆起的程度而定(图3)。4.偶有经鼻内切开鼻底前部粘膜,作粘膜下堵塞术者(图4)。注意事项1.萎缩性鼻炎的鼻腔粘膜菲薄,剥离时要紧贴骨壁,并经前鼻孔观察鼻腔粘膜剥离情况,防止粘膜破损。2.置入粘膜下的填充物不宜......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鼻腔填塞患者伴发不适症状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腔填塞患者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鼻腔局部麻醉、鼻内镜术、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及无其他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观察。将100例鼻腔填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鼻腔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前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呼吸训练,术后经口吸氧,合理使用药物和物理方法止痛,予以心理疏导等。结果两组鼻腔填塞患者头痛、鼻部胀痛、咽干痛等主要自觉不适症状比较
- 鼻腔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烧灼在急症鼻出血治疗中的临床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烧灼在急症鼻出血治疗中的运用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05例门急诊非外伤经前鼻镜检查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据病史分为A组(首发鼻出血,未经鼻腔填塞治疗,急症行鼻腔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烧灼治疗组),B组(经1次或多次鼻腔填塞治疗,急症行鼻腔内窥镜下双极电凝烧灼治疗组),C组(鼻腔填塞法对照组)。治疗组急症行鼻内镜下检查并针对出血点双极电凝烧灼,局部明胶海
-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CT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确诊的15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病例的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例中5例发生于鼻腔,2例累及鼻咽部,4例侵犯鼻背。2例位于右侧上颌窦,7例发生于鼻腔与鼻窦,6例侵犯鼻背及颌面,1例位于右侧鼻咽部。所有病例密度相对均匀,增强病灶轻度强化。结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沿黏膜及淋巴管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灶范围广,但骨质破
- 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措施
鼻腔鼻窦疾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这类疾病,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我们最熟悉的感冒的确切诊断就是“急性鼻炎”。急性鼻炎一般随着病毒、细菌的消失会自愈,但因为解剖发育和个体代谢等原因发生了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这些慢性疾病传统的保守治疗很难治愈,即使手术治疗,治愈率也很低,不足30%,所以大家对于鼻炎类疾病的传统认识是“鼻炎没法治”。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
- 鼻腔填塞术的改进
【关键词】鼻腔填塞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以前者为多见,多为单侧出血。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也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带血或倒吸血涕,重者可大量出血。多数出血可自止或自用卫生纸等物填塞后停止。出血不止者往往需采用鼻腔填塞术。对利特尔区及其附近可窥见区域内的出血可以通过鼻腔填塞术有效压迫出血点止血,对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致估计出血部位的鼻出血,传统
- 高分子止血棉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高分子止血棉在鼻内镜手术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A组55例,术后选用美国美敦力-施美德公司生产的高分子止血棉填塞;B组55例,术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后观察鼻腔止血效果、鼻腔胀痛、头痛以及抽除填塞物后鼻腔出血和黏膜反应情况。结果除术后填塞止血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显著性,高分子止血棉明显优于凡士林纱条。结论高分子止血棉是一种较好的鼻腔止
-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新进展
,主要靠手术治疗[1]。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颜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即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externaldacryocystorhinostomy,EDCR),此法的缺点是面部遗留瘢痕,泪点可能移位,内眦韧带被切断以及眼轮匝肌部分损伤等。1893年,Goldwell首次报道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由于手术视野小,泪囊窝定位和照明困难,未能推广和开展。1988年,Rice[2]最在于内镜下做泪囊鼻腔
-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新进展
,主要靠手术治疗[1]。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颜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即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externaldacryocystorhinostomy,EDCR),此法的缺点是面部遗留瘢痕,泪点可能移位,内眦韧带被切断以及眼轮匝肌部分损伤等。1893年,Goldwell首次报道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由于手术视野小,泪囊窝定位和照明困难,未能推广和开展。1988年,Rice[2]最在于内镜下做泪囊鼻腔
- 简捷泪囊鼻腔吻合术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55例476眼,其中21例为双眼,男109例111眼,女346例365眼,年龄22~79岁,按眼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8眼。临床表现:溢泪、溢脓,泪道冲洗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溢出,排除泪小管狭窄、泪总管阻塞及鼻腔严重病变者。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年。 1.2手术方法 1.2.1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表麻药肾上腺素棉片填塞中鼻道及以上
- 简捷泪囊鼻腔吻合术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55例476眼,其中21例为双眼,男109例111眼,女346例365眼,年龄22~79岁,按眼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8眼。临床表现:溢泪、溢脓,泪道冲洗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溢出,排除泪小管狭窄、泪总管阻塞及鼻腔严重病变者。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年。 1.2手术方法 1.2.1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表麻药肾上腺素棉片填塞中鼻道及以上
- 引起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因素。方法采用Messerklinger鼻内镜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6个月~1年随访复查,发现52例患者鼻腔粘连,重新做副鼻窦CT冠状位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再做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根据病因解除粘连,再做相应治疗,50例再次获得满意效果,总有效率96.2%。结论鼻腔粘连是鼻内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引起鼻腔粘连有术中处理不当、鼻腔结构变异和术后随访处理不当等多方
- 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10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5例(175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68例(64.8%),好转27例(25.7%),无效10例(9.5%),总有效率9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关键词】内窥镜检查;鼻窦;鼻
- 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气囊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
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最常用和有效的止血方法,无论是暂不明原因的鼻出血,还是鼻外伤出血、鼻科手术后术腔止血等均少不了鼻腔填塞止血法。随着填塞止血材料的不断发展更新,传统填塞材料凡士林纱条已被更先进更优良的新型止血材料所取代。我科近年来应用最新的美国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气囊进行鼻腔填塞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6~54均,平均
- 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关键词】鼻炎;下鼻甲成形术;内窥镜检查;治疗结果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其增厚的程度在鼻腔各处不同,通常以下鼻甲较重。1995年8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31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鼻塞多年为主诉就诊的病人312例(602侧),男215例(426侧),女97例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经验和体会
【摘要】目的交流新开展鼻内镜下泪囊手术的心得和体会。方法回顾我院近两年来进行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178例192眼,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在治疗泪道疾病的应用。结果192眼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后,随诊6~12个月,成功率97.91%,无效4眼,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泪道疾病的手术方式,较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更大实用范围和优势。【关键词】鼻内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4眼)经皮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中去除瘢痕、肉芽组织及鼻科疾病等复发因素,术后给予留置硅胶管3~6个月。结果术后8个月~2年随访,治愈20眼,占83.3%;好转3眼,占12.5%;无效1眼,占4.2%;有效率为958%。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损伤小,疗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
【关键词】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pdf)[摘要]目的报告鼻内镜下行鼻内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由鼻内径路鼻内镜下施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43例(47眼)。结果治愈35眼,好转8眼,无效4眼,有效率91.48%(43/47)。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无面部瘢痕,疗效显著。[关键词]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慢
- 高分子止血海绵材料在鼻腔填塞止血中的应用与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高分子止血海绵与凡士林纱条用于鼻腔、鼻窦手术后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40例鼻腔、鼻窦手术患者,20例术后采用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20例采用传统的无菌凡士林纱条填塞,并对止血效果及局部、全身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后无明显不适,取出时无疼痛,取出后无再出血情况,术腔上皮化加快。结论高分子止血海绵用于鼻腔、鼻窦手术后填塞止血效果优于凡士林纱条。在手术后的应用与目前材料对比
-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3例临床分析
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方法,手术则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小体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鼻腔呼吸粘膜的树状突黑色素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发生率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1%左右,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易循淋巴、血液系统转移至颌下、颈部淋巴结及全身器官,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困难,容易误诊,预后差。其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我院1980~2001年收治13例,现报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pdf)[摘要]目的报告鼻内镜下行鼻内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由鼻内径路鼻内镜下施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43例(47眼)。结果治愈35眼,好转8眼,无效4眼,有效率91.48%(43/47)。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无面部瘢痕,疗效显著。[关键词]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慢性泪囊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泪囊炎均可导致溢泪
- 善邦通鼻腔洗剂在鼻病中的应用
鼻腔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及鼻腔手术后分泌物较多等,如何有效的进行治疗取得疗效,我科从2003年12月~2005年1月对172例鼻炎、萎缩性鼻炎、鼻腔手术后病人采用善邦通鼻腔洗剂冲洗鼻腔,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72例患者中有慢性鼻炎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2~65岁,病程2~25年,为反复鼻塞、流涕或伴有头痛等;萎缩性鼻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时对鼻腔相关疾病处理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中同时处理鼻腔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0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中,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矫正处理(处理组);另选60例鼻窦炎患者(对照组),有解剖变异本应处理而未处理。在术后对这两组患者就其解剖形态的恢复、鼻窦炎的疗效、粘连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处理组中解剖形态恢复正常150例(88.2%),鼻窦炎治愈146例(85.9%),粘连的发生率18
- 下鼻甲成形术治疗肥厚性鼻炎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保留鼻腔正常形态完成下鼻甲手术,保留鼻腔的解剖及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肥厚性鼻炎的目的。方法对符合肥厚性鼻炎诊断的患者,在内镜下切除部分下鼻甲骨及部分外侧黏膜,使保留的黏膜瓣覆盖在下鼻甲创面上,形成结构正常的新下鼻甲。结果本组65例(92侧)鼻塞症状全部消失,创面光滑平整,无干痂及粘连。经随访1~5年,全部病例均无其他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应用电动微型吸切器完成下甲成形术
- 下鼻甲成形术治疗肥厚性鼻炎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保留鼻腔正常形态完成下鼻甲手术,保留鼻腔的解剖及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肥厚性鼻炎的目的。方法对符合肥厚性鼻炎诊断的患者,在内镜下切除部分下鼻甲骨及部分外侧黏膜,使保留的黏膜瓣覆盖在下鼻甲创面上,形成结构正常的新下鼻甲。结果本组65例(92侧)鼻塞症状全部消失,创面光滑平整,无干痂及粘连。经随访1~5年,全部病例均无其他不适症状。结论鼻内镜下应用电动微型吸切器完成下甲成形术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适应证及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的同期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135例,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85例,合并下鼻甲肥大22例,合并鼻窦炎、鼻息肉28例,术后给予高膨胀海绵或油纱条填塞。结果135例中术后随访3~6个月者132例。治愈125例(94.70%,125/132),好转7例(5.30%,7/132),无效0例,无一例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等并
- 鼻腔填塞术的改进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以前者为多见,多为单侧出血。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也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带血或倒吸血涕,重者可大量出血。多数出血可自止或自用卫生纸等物填塞后停止。出血不止者往往需采用鼻腔填塞术。对利特尔区及其附近可窥见区域内的出血可以通过鼻腔填塞术有效压迫出血点止血,对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致估计出血部位的鼻出血,传统的鼻腔填塞术往往不
- 鼻腔粘连90例临床分析
起。大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流涕、极少部分有血涕。其粘连原因及部位见表1和表2。表1粘连原因 1.2治疗方法中、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而中鼻甲、下鼻甲、鼻中隔均未见异常者,可直接用1%地卡因+0.1%肾上腺素棉片进行局部粘膜表面麻醉,必要时可给予1%利多卡因2ml注射以局部麻醉,用中甲剪或用中隔剥离子钝性剥开粘连部位,用庆大霉素凡士林纱条填塞分离粘连面,2~3d更换一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4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3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经鼻内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伴鼻窦炎鼻息肉及下鼻甲病变者同期手术。结果一期治愈率为88.2%,好转率为11.8%。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矫正彻底,并发症少,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自鼻内镜在国内广泛应用以来,鼻中隔手术有了很大进展,且疗效优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并发症少,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105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105例。结果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总有效率93.3%。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满意,是治疗鼻窦炎的一种理想方法。【关键词】鼻窦手术;内镜Clinicalanalysison105casesofoperationonnasalsinuswithendoscopeLIJian-min.DepartmentofOtorhino
- 第三节 呼吸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图2-28)。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
-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香附、乌药、沉香,木香、磨刺,名顺气导痰汤;加芩、连,名清热导痰汤;加羌、防、白术,名祛风导痰汤;加远志、菖蒲、芩、连、朱砂,名宁神导痰汤。御风搜风,不过乎清心换骨。御风丹川芎、白芍、桔梗、细辛、僵蚕、羌活、南星各五钱,麻黄、防风、白芷各一两半,干生姜、甘草各七钱半,为末,蜜丸弹子大,朱砂二钱半为衣。每一丸,热酒化下,日三服,神昏有涎者倍朱砂。治中风半身不遂,神错语涩,口眼斜及妇人头风血风,暗风
- 应用羊膜经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寻找安全、简单、高效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3例50眼。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羊膜,另一组未用羊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获得随访42例49眼;术中应用羊膜治疗慢性泪囊炎26例32眼,治愈率100%;术中未应用羊膜者17例18眼,治愈率89%。结论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是理想方式,术中应用羊膜可提高治愈率,值
- 微波治疗鼻腔疾病的临床观察
按常规消毒,取坐位或卧位。先用1%丁卡因、麻素液喷雾鼻腔2~3次,然后用1%丁卡因、1%麻黄素液棉片放置鼻腔顶部,外侧壁及鼻底部,10~15min取出。如果患者疼痛敏感或鼻息肉者用2%利多卡因作鼻下甲粘膜下或鼻息肉根部浸润麻醉,每个点注射0.5~2ml即可。 2.2仪器准备采用EBH-Ⅲ型耳鼻喉科微波综合治疗仪,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10~60W,三档可调型。调好所需档次。2.3操作方法将
- 第一篇 耳鼻咽喉基础--第一章 耳鼻咽喉的解剖及生理--第一节 鼻及鼻窦的解剖及生理
第一篇 耳鼻咽喉基础第一章 耳鼻咽喉的解剖及生理第一节 鼻及鼻窦的解剖及生理 鼻(nose)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外鼻位于面部中央。鼻腔是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其上、后、旁由左右成对的鼻窦环绕,与颅前凹、颅中凹、口腔和眼眶紧密眦邻,仅由一层薄骨板相互隔开,故严重的鼻外伤可伴发其周围结构的外伤,鼻疾病亦可向邻近器官扩散。鼻窦开口于鼻腔,两者粘膜互相移行连为一整体。 一、外鼻 外鼻(
-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少年慢性化脓性鼻窦炎350例疗效分析
sserklinger术式,切除钩突,摘除息肉,开放前、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及额窦口;视鼻腔通气与鼻窦引流状况,部分切除中鼻甲前端和下鼻甲下缘;开放蝶窦前壁则部分切除中鼻甲后端;合并鼻中隔中、重度偏曲者,则予黏骨膜下矫正;合并中鼻甲息肉病变者予部分切除不可逆的病变组织;从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口或下鼻道上颌窦开窗,刮除鼻窦内囊肿;下鼻甲内移影响通气而无明显肿大者,则予根部骨折外移;上颌窦口扩大范
- 独一味胶囊止血、镇痛22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在鼻腔手术及非特异性鼻出血中的止血、镇痛疗效。方法对220例鼻腔手术及鼻出血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并同时口服独一味胶囊观察疗效。结果独一味胶囊治疗鼻腔手术及鼻出血患者,止血总有效率91.4%,镇痛总有效率90%,效果明显。结论独一味胶囊治疗鼻腔手术及鼻出血患者止血、镇痛作用显著,且用药方便,起效较快,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独一味鼻腔填塞止血镇痛 鼻腔手术及鼻出血最
- 萎缩性鼻炎“空鼻综合征”的治疗及机制探讨(附32例报告)
【摘要】目的研究鼻前孔缩小术对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空鼻综合征”症状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对具有严重“空鼻综合征”症状的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实施鼻前孔缩小术,术后观察其症状的改变及远期(5年以上)治疗效果,分析其治疗机制。结果32例术后随访5年以上,术前1/3≥鼻前孔径≤术前1/2的患者“空鼻综合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甚至消失。结论鼻前孔缩小术可显著缓解甚至治愈“空鼻综合征”。 【关键词】萎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术后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3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为91.2%(3/34),有效率8.8%(3/34),总有效率100%(34/34)。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有关解剖、牢记手术操作要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
- Ⅱ型2期鼻窦炎内镜术后高渗盐水局部冲洗的临床观察
【摘要】探讨高渗盐水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方法50例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鼻内镜术后行高渗盐水鼻腔冲洗+鼻内镜下换药。对照组25例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鼻内镜下鼻腔换药,随后3个月比较两组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缩短了临床疗程,提高了Ⅰ级治愈率。结论鼻内镜术后进行高渗盐水鼻腔冲洗,发挥高渗盐水抑制黏膜水肿、增加黏膜上皮电渗透性和促进纤毛运动、抑菌的作用,使得早期窦口通畅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和多鼻窦联合手术68例的护理
多,易发生瘀血、粘连、息肉复发,故术后鼻腔护理及为重要。要及时清除术腔凝血块和纤维渗出物,以保持术道通畅,同时要保护新生上皮。鼻填塞物应在24~48h逐步抽出。术后2~3天用盐水棉球清洗,鼻底部、总鼻道、中鼻道入口处的分泌物和陈旧性瘀血,尽量保持鼻腔通畅。窦腔不予清理,避免引起疏松黏膜脱落。术后5天起,每天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加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观察鼻腔冲洗出的分泌物是否有脓液和瘀血。术后第2周用
- 鼻侧切开术在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旨在总结分析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治疗中应用鼻侧切开术的手术特点、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诊断为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病例12例全部采取了鼻侧切开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为纤维血管瘤,病例全部痊愈。术后对部分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全部病例有效率为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随访病例中无复发病例。结论鼻侧切开术是治疗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词】鼻侧切开术鼻腔鼻窦血管瘤
- 夹心折叠纱条并活动栓子治疗重症鼻腔后部出血
夹心折叠纱条并活动栓子治疗重症鼻腔后部出血(pdf)重症鼻腔后部出血,临床上较常见,发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由于出血部位较深且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致患者状态急速恶化,治疗非常棘手。常用方法多是后鼻孔栓塞配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止血药,更有甚者须手术治疗,患者十分痛苦。鉴于此,现将5年来应用夹心折叠纱条并活动栓子加压法治疗顽固性重症鼻腔后部出血40余例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的制备将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摘要】目的提高对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4年8月~2005年4月间诊治的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有2例术前分别被误诊为鼻息肉和低分化鳞癌。1例单纯放疗,1例放弃治疗,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2次以上手术,最多1例行4次手术。4例术后加用化疗。11例中至今生存4例,生存时间分别为6年、3年、15个月、1年。结论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 鼻后孔填塞止血失败4例原因分析
下几方面原因:(1)鼻出血患者精神本就紧张,尤其是经过治疗后仍反复出血的患者,精神就更为紧张,导致血管紧张素增加,加重出血倾向。(2)因鼻腔解剖的因素,鼻腔后端空间大,尤其是鼻腔后端上部份,及其隐藏部位的出血,填塞物不易到达,即使能到达,但压迫也不紧,对于活动性出血,疗效不佳,易反复出血。(3)4例患者抽出鼻腔填塞物后,均未出血,原因可能为在行鼻腔填塞或反复填塞过程中,填塞物可能损伤出血部位的粘膜
- 改良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疗效观察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因看不到出血点,采用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效果差,且并发症多。我们应用改良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23例,与传统的鼻腔填塞比较,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经治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鼻腔填塞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5例曾行传统鼻腔填塞2次以上。传统鼻腔填塞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54岁。前鼻孔填塞19例,两次以上8
- 手术治疗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致头痛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由于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引发头痛的方法。方法对36例存在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的患者进行手术,根据患者鼻内解剖结构变异的不同,而实行相应的手术。结果36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痊愈25例,好转6例,无效5例。结论鼻腔内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头痛,由于病因隐匿,不易发现,经常被诊为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而使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病的认
- 自制简易鼻腔异物钩取出鼻腔异物150例体会
【关键词】鼻腔异物钩;鼻腔异物 鼻腔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儿童,应送医院治疗,不可自行在家处理。我科自制简易鼻腔异物,均顺利取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2010年5月,本科诊治鼻腔异物150例,男85例,女65例;5岁以内120例,占80%,6~12岁30例,占20%。其中左侧鼻腔80例,占53%;右侧鼻腔60例,占40%;双侧鼻腔1
- 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摘要】 目的探讨和完善鼻内窥镜下彻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25例,其中2例有1次前期经鼻手术史。用鼻内窥镜经鼻肿瘤切除,同时在内窥镜下联合下鼻道开窗径路肿瘤切除术。术中用电刀电凝肿瘤基部,术后发现瘤体样组织辅以YAG激光处理,随访12~24个月。结果25例中4例术后复发,21例未复发,治愈率8
- 歪鼻整形美容手术体会
【关键词】歪鼻整形美容手术体会 鼻中隔偏曲是常见病、多发病,与鼻部许多疾病有关,如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等鼻部疾病[1],而临床在处理多种鼻部病变的同时,应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这对恢复鼻腔、鼻窦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阻断鼻中隔偏曲造成对侧中、下鼻甲代偿性改变的代偿失调有重大意义[2]。当然,歪鼻畸形常与鼻中隔偏曲并存。自2007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歪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30例
- 鼻腔及鼻窦树枝异物1例
【关键词】异物;鼻腔;鼻窦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7岁。因两车相撞翻入深沟后致一树枝刺入左鼻腔2h,于2010年2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伤后即出现昏迷(昏迷时间及受伤经过不详),醒后感觉头痛、头晕、鼻部疼痛流血及鼻塞,并呕吐1次(为血性物,量不详)。无眩晕及视物不清等症状。入院查体:患者呈嗜睡状态,呼之能应。左前鼻孔内见一树枝状物,尾端外露约0.5cm,鼻翼撕裂伤(图1)。左眼睑肿胀,球结膜
-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鼻息肉1例
失),并行前鼻镜下“左鼻息肉”摘除术,症状一度缓解,后又渐加重。4天前出现复视,遂来我院就诊。鼻窦CT及双眼CT示双侧上颌窦、筛窦、蝶窦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充填,CT值为+50HU,以左侧为重,其相邻骨质密度减低,变薄,部分缺损。双眼CT平扫未见异常,印象为双侧副鼻窦内软组织影,考虑息肉,不除外内翻性乳头状瘤。查体:心肺(-),肝脾未及。耳鼻喉科检查:鼻部无畸形,右侧中下鼻甲肥大,鼻道(-),左侧鼻腔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