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并殖吸虫病

目录

1 拼音

wèi shì bìng zhí xī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paragonimiasis westermani又称肺吸虫病。

3 疾病分类

呼吸内科

4 疾病概述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根据病变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

急性期 主要由童虫移行、游窜引起。症状出现于吃进囊蚴后数天至1个月左右,重感染者在第2天即出现症状。囊蚴脱囊后,童虫穿过肠壁引起肠壁出血。在腹腔、腹壁反复游窜,特别是大多数童虫从肝表面移行或从肝组织穿过,引起肝局部的出血、坏死。此期全身症状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食欲不振、 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如高热、腹痛、腹泻等。血像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可高达20~30×109/L,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一般为20%~40%,高者可达80%以上。

慢性期 童虫进入肺后引起的病变,大致可分为:

脓肿期 主要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肉眼可见病变处呈窟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有时可见虫体。随之,出现炎性渗出,内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接着,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壁,并逐渐形成脓肿。X线显示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伴有胸水时,肋膈角变钝。

囊肿期 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最后细胞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逐渐变成赤褐色粘稠性液体。镜下可见坏死组织、夏科雷登结晶和大量虫卵。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肉眼观呈周界清楚的结节状虫囊,呈紫色葡萄状。X线显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阴影。有时见液平面。如虫离开虫囊移到它处形成新的虫囊,这些虫囊可互相沟通。X线可显示多房性囊样阴影。

纤维疤痕期 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最后病灶形成疤痕。X线显示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5 疾病描述

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原先报道的第一中间宿主较杂较乱,经Davis1994年修正,将这些淡水螺类归属于圆口螺科、圆口螺亚科中的圆口螺族、洱海螺族及拟钉螺亚科。中的拟钉螺族、厚鳞螺族。这些小型及微型螺类,大多栖息于溪流较小、流速较缓的山沟中,附着于枯枝、落叶的下面,石块周围、苔藓之中。在作流行病学调查时要尽可能往上游水流缓处寻找。因其体型微小,甚至只及芝麻大小容,容易疏忽。 第二中间宿主有锯齿华溪蟹、雅安溪蟹。河南华溪蟹、福建吗来溪蟹,角肢南海溪蟹、鼻肢石蟹和僧帽石蟹等。在红娘华(一种水生节肢动物)体内也发现此虫的囊蚴。多种动物、如蛙、鸟、鸡、鸭、鼠等可作为本虫转续宿主。终末宿为猫科、犬科、灵猫科多种家养或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猫、犬、豹猫等。人可能还不是本虫的适宜宿主。虫体在人体仍处于童虫阶段。但也有肺中发育至成熟并产卵的报道。

6 症状体征

本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可分为两种类型:皮肤型与内脏型。皮肤型者主要表现为游走型贫富下包块或结节。常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也可见于四肢、臂部、腹股沟、头颈部、阴囊、腋窝等处。一般大小在1—3cm左右,也可大如鸡蛋或长条形,边缘不清,皮肤表面正常。包块间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纤维块。摘除切开包块可见隧道样虫穴,有时可见童虫,镜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热肉芽肿、坏死渗出物及夏科雷登结晶等。内脏型幼虫移行症谁因侵犯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损害及表现。侵犯肺部时一般仅有咳嗽、痰中偶在血丝、痰中亦不易找到虫卵。胸腔积液较为多见,且量也较多。胸水中可见大量嗜酸细胞,近年来也屡有报道斯氏狸殖吸虫进入肺脏并发育成熟产卵。所引起的胸、肺部、症状和体征与卫氏并殖引起者基本相同。如侵犯肝、则出现肝痛、肝大、转氨酶升高百球蛋白比例倒置。r球蛋白升高等表现。如侵犯其他器官,可出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往往伴有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有时高达80%以上。因并病损害器官不定,且同时有多个器官受损。临床误诊率相当高,应特别注意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炎、肝炎等鉴别。

7 疾病病因

已有实验证明,大鼠、小鼠、豚鼠、蛙、鸡、鸟等多种动物可作为本虫转续宿主。人如果食入这些动物煮熟的肉,有可能感染本虫。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相似。

8 病理生理

本虫是人兽共患以兽为主的致病虫种。在动物体体内,虫体在肺、胸腔、等处结囊,发育至成熟并产卵。引起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的病变。如侵入肝,在肝浅表部位形成急性嗜酸性粒细胞脓肿,有时还能在肝中成囊并产卵。人可能是本虫非正常宿主。在人体内,侵入的虫体大多数仍处于童虫状态,到处游船窜,造成某些器官或全身损害,引起幼虫移行症。

9 诊断检查

当有皮下包块出现时,切除并做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诊断方法。除此之外,免疫学诊断则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10 治疗方案

常用治疗药目前十月的吡喹酮,具有治疗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对于脑型或较重型肺吸虫必可能需要二个或更多疗程。

11 预后及预防

不生食或半生吃溪蟹、呲蛄及其子品,不生饮疫区水是预防本病人最有效方法。宣传教育是控制本病的最重要措施。

12 特别提示

斯氏狸殖吸虫在国外还未见到报道。国内发现于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其分布范围曾被看作是由我国青海起向东至山东这条线以南地区。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