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瘤

目录

1 拼音

wèi píng huá jī liú

2 英文参考

leiomyoma of stomach

3 疾病代码

ICD:D13.1

4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5 疾病概述

胃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stomach)是最常见的胃良性间叶组织肿瘤。本病多见于中年人,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1。

症状:出血为最常见的症状,可以引起呕血或黑便。其他症状有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等。

6 疾病描述

胃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stomach)是最常见的胃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起源于中胚层组织,占胃部病变的0.3%,占全部胃肿瘤的3%,占全部胃良性肿瘤的23.6%。本病多见于中年人,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1。

7 症状体征

出血为最常见的症状,可以引起呕血或黑便。其他症状有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等。体检时可能发现上腹部肿块,中等硬度,表现光滑、活动、无压痛。

8 疾病病因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9 病理生理

胃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叶间组织的胃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幽门侧,呈结节状生长,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向胃腔中突出,亦可位于浆膜下而向胃外突出,小者可局限于胃壁中,与周围组织有清楚的边界,有的同时累及黏膜与浆膜下呈“哑铃型”。随着肿瘤的增大胃黏膜隆起,肿瘤顶部黏膜有的呈“脐样”的中央溃疡形成,易引起出血。胃平滑肌瘤一般直径在3cm 以下。绝大多数为单发,约占90%,多发者占10%。约2.1%的胃平滑肌瘤可以恶变。镜下见肿瘤由分化好的梭状细胞交错成束组成,但缺乏肌纤维,只有含量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成纤维细胞。切面观察见肿瘤有清楚的边界,但无包膜,其边缘的肿瘤细胞与周围的胃壁细胞互相混合,故导致区分良、恶肿瘤的困难。

10 诊断检查

诊断:胃平滑肌瘤的诊断除根据病史与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X 线及胃镜检查。X 线检查可见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充盈缺损,肿瘤周围黏膜正常。充盈缺损区有龛影,提示平滑肌瘤有溃疡。肿瘤向胃外突出时,可见胃壁畸形,或呈外在压迹样缺损。胃镜检查可见半球形或球形隆起,黏膜紧张光滑,色泽正常,顶部可有缺血坏死性溃疡。术前确诊较困难,常需要才能证实。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提示贫血存在。

2.组织病理学检查 肿瘤边界清楚,无包膜;镜下示分化好的梭状细胞交错成束,有含量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成纤维细胞。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X 线影像示:突入胃腔内之肿物,多形成一个孤立的充盈缺损,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肿瘤周围黏膜正常,胃壁柔软,蠕动可以通过肿瘤区。并发溃疡者,于肿瘤形成的充盈缺损区,常可见一深在龛影,周围光滑,无黏膜聚集现象,与一般消化性溃疡不同。浆膜下肿瘤或肿瘤向胃外突出时,由于肿瘤的牵拉和压迫,可使胃壁产生畸形,或呈外在压迹样缺损之表现(图1)。

2.B 超检查 声像显示平滑肌瘤边缘光滑,内呈均匀性低回声。

3.CT 检查 影像特点为:上腹部实性肿块,与一侧胃壁关系密切,有时能清楚地显示胃壁向胃腔内突出或向胃外突出,肿块多小于5cm,呈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肿块密度多均匀,偶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病灶多呈低强化改变,延迟扫描多呈均匀中等强化,偶可见中心部坏死不强化的低密度灶(图3)。

4.胃镜检查 可见半球形或球形隆起,表面黏膜 紧张光滑,色泽与周围黏膜相同,顶部有时可出现缺血坏死性溃疡,术前确诊较困难,常需要组织学检查才能证实。

11 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胃平滑肌肉瘤、胃息肉、胃消化性溃疡等鉴别。

12 治疗方案

由于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鉴别较为困难,而平滑肌瘤又可以发生恶性变,所以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宜。一般选择局部广泛切除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至少2~3cm 以上。疑有恶变者应作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

对于体积较大的平滑肌瘤(直径≥5cm),必须按恶性肿瘤处理,除非能最后病检等方法能肯定它的真正性质。

13 并发症

1.贫血 长期慢性小量出血,可以造成缺铁性贫血。

2.幽门梗阻 位于幽门部的巨大平滑肌瘤可以引起幽门梗阻症状。

14 预后及预防

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5 流行病学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