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隔膜

目录

1 拼音

wèi nèi gé mó

2 疾病代码

ICD:Q40.2

3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4 疾病概述

胃内隔膜(gastric diaphragm)为较少见的畸形,是幽门闭锁的一种类型,占消化道闭锁的1%,发病率为0.01/10万~0.03/10万。女性较多见。最常见的症状为呕吐,生后不久即出现,多在食后即吐,喷射性内容含乳汁和乳凝块,无胆汁和血液。可有腹部饱满感或腹痛。

5 疾病描述

胃内隔膜临床上罕见。黏膜隔膜发生在胃窦或幽门,并且环绕胃壁走行,可使胃窦末端狭窄,但不闭锁胃腔。该膜为鳞状上皮或柱状上皮。其原因不清。有一种假设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胃窦和幽门一过性闭锁再通后,发育不正常所致,推测在胃肠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同样的隔膜。获得性隔膜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造成的。

6 症状体征

隔膜孔较大,足以通过食物,可无症状。隔膜孔较小或继发炎症引起黏膜水肿使孔狭窄时,则可引起梗阻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呕吐,生后不久即出现,多在食后即吐,喷射性内容含乳汁和乳凝块,无胆汁和血液。可有腹部饱满感或腹痛,特点为进奶后疼痛,呕吐后即缓解。呕吐常呈间歇性,可缓解较长时期。也可伴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体检上腹部膨隆,有胃蠕动波,中下腹平坦。隔膜无孔时则较早的出现高位梗阻症状,无胎粪排出如为两个隔膜,被隔离的胃下部和十二指肠上部膨胀,充满蓄积分泌物,形成一个囊性肿物,在上腹部可触及。

7 疾病病因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胚胎早期消化道空化过程异常所致。获得性隔膜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造成的。

8 病理生理

隔膜多位于幽门前1.5~3cm处或接近幽门处,也可有两个隔膜,另一个在幽门远端数厘米处。隔膜上常有孔,直径1~3cm,隔膜厚2~3mm,由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组成。如无孔则出现胃内梗阻和闭锁。隔膜两侧均被覆有黏膜,间隙中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孔位于中央或稍偏,虽无肌纤维,但保持扩张状态。

9 诊断检查

10 诊断

X 线检查可见胃泡影,中下腹无气影。胃大小正常,在幽门前1~2cm处可见狭窄缺陷,钡剂可通过隔膜孔,出现正常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影。胃内隔膜完全闭锁可通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或胃镜确诊,但常由于顽固性呕吐和上腹部膨胀进行手术,开腹后才确诊。

11 实验室检查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12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见胃泡影,中下腹无气影。胃大小正常,在幽门前1~2cm处可见狭窄缺陷,钡剂可通过隔膜孔,出现正常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影。胃内隔膜完全闭锁可通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或胃镜确诊。

13 鉴别诊断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14 治疗方案

必须手术治疗,切除隔膜。如切除隔膜部水肿,仍出现梗阻症状,可做胃肠吻合术。

15 并发症

隔膜孔较大时,食物可顺利通过而无症状。如隔膜孔小或继发炎症引起黏膜水肿导致隔膜孔狭窄,引起梗阻,主要表现为间歇性非胆汁性呕吐,体检见上腹部膨隆,可见蠕动波。如隔膜无孔,则较早出现高位梗阻症状,无胎粪排出。

16 预后及预防

17 预后

外科手术,切除黏膜隔膜,同时做或者不做幽门成形术。现在有的作者提出,可经内镜切开黏膜隔膜,以解除梗阻。一般预后好。

18 预防

对伴羊水过多的孕妇应警惕先天性畸形发生的可能。羊水穿刺造影和羊水甲胎蛋白、乙酰胆碱酯酶同时升高有助于产前诊断。

19 流行病学

胃内隔膜(gastric diaphragm)为较少见的畸形,是幽门闭锁的一种类型,占消化道闭锁的1%,发病率为0.01/10 万~0.03/10 万。女性较多见。

20 特别提示

本病无特殊预防方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