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风汤

目录

1 拼音

wèi fēng tāng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胃风汤

2.1 处方

白术、川芎、人参(去芦)、白芍药、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各等分。

2.2 炮制

上为粗耒。

2.3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呜,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并宜服之。

2.4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以水一大盏,入粟米百馀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空心,小儿量力减之。

2.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局方》卷六

3.1 方名

胃风汤

3.2 别名

胃风煎

3.3 组成

白术、芎、人参(去芦)、白芍药、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各等分。

3.4 功效

补血活血,益胃气。

3.5 主治

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疒丂)痛,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小儿风水,小便涩,饮食不进。形肿如腹,四肢皆满,状若水晶。

3.6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大盏,加粟米100余粒,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稍热服。

3.7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8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阳明、厥阴药也。胃风者,胃虚而风邪乘之也。风属肝木,能克脾土,故用参、术、茯苓以补脾气而益卫;当归、川芎以养肝血而调荣;芍药泻肝而能和脾;肉桂散风而能平木,故能住泄泻而疗风湿也。又曰白术、茯苓能壮脾而除湿,川芎、肉桂能入血而驱风。

3.9 附注

胃风煎(《医级》卷八)。本方方名,《张氏医通》引作“人参胃风汤”。

4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庄氏家传》

4.1 方名

胃风汤

4.2 组成

人参(去芦)、官桂(去皮)、白术、川芎、天麻(肥白者)、大附子(炮裂,去皮脐)各等分。

4.3 主治

小儿风冷入肠胃,腹痛泄泻。

4.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盏,入粟米煎7分,去滓温服。

4.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5 《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卫生家宝》

5.1 方名

胃风汤

5.2 组成

川芎1两,白术1两,人参5钱,白茯苓5钱,五味子1两,诃子3个(湿纸裹,煨),诃黎勒3个(湿纸裹,煨),槟榔2个,官桂5钱(去皮),川干姜5钱(油涂炙),陈皮1两(去白),薏苡仁1两(微炒),神曲5钱,麦糵5钱,甘草5钱(炙),附子1个(去皮,炮制,去尖,切作片)。

5.3 主治

脾胃久冷,心胁胀满,腹胀肠鸣,不思饮食。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盏,加大枣1个,煎7分,温服。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6 《脾胃论》卷下

6.1 方名

胃风汤

6.2 别名

胃风饮

6.3 组成

蔓荆子1分,干生姜2分,草豆蔻3分,黄柏3分,羌活3分,柴胡3分,藁本3分,麻黄5分(不去节),当归身1钱,苍术1钱,葛根1钱,香白芷1钱2分,炙甘草1钱5分,升麻2钱,枣4枚。

6.4 主治

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紧搐,目内蠕瞤,胃中有风,独面肿。

6.5 用法用量

每服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热服。

6.6 加减

中风自汗,汗多不得重发汗,宜去麻黄,而用根节。

6.7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分2服。

6.8 附注

胃风饮(《赤水玄珠》卷十四)。

7 《便览》卷二

7.1 方名

胃风汤

7.2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川芎、芍药、当归、羌活、防风、黍米。

7.3 主治

风入肠胃作痢,或赤或白,或如豆汁,或痢久人弱脉虚,色如陈腐将危者。

7.4 用法用量

上以水2钟,煎服。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