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胃肠激素 (最后修订于2010/3/15 23:43:58)[共596字]
摘要:从胃至结肠的粘膜层中含有20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散在于胃肠道的非内分泌细胞之间。由于胃肠道粘膜的面积特别大,胃肠内分泌细胞的总数,超过所有其它内分泌腺的细胞总和。因此,消化管也是身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它们的化学结构属于肽类。胃肠激素由内分泌细胞释放后,有些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有些通过细胞间液弥散至邻近的靶细胞、有些可能沿着细胞间隙弥散入胃肠腔内起作用。此外,有些胃肠激素作为支配胃肠的肽能神经元的递质而发挥作用。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运动例如胃泌素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运动,抑胃肽则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增加胰酶的分泌等。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例如从小肠释放的抑胃肽不仅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而且有很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又如,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等,对胃泌素的释放起抑制作用。营养作用指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例如,胃泌素能促进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其生长。又如胆囊收缩素(CCK)能促进胰腺外分泌组织的生长等。有些胃肠激素,除了存......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电子药丸的动物安全性实验
【摘要】目的证实电子药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而设计。我国报道尚属首次。方法4条犬麻醉下,将电子药丸送入动物食管内,并反复12次吞服电子药丸,观察动物表现,抽血化验胃肠激素及胰岛素。结果4只犬除有短暂的腹泻、腹肌抽搐、下肢抽搐、大便阴性,未见其它异常表现。胃肠激素如胃动素、胃泌素、内皮素随给药而血中含量增加,而胰岛素无明显变化。电子药丸整体排出,表面无腐蚀。排出后自身指标测定良好,与应用前相比,除电源电
- 睡眠剥夺对大鼠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2005年11月17日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8卷21期-4236-42379国内(陕西)一项研究探讨了睡眠剥夺对大鼠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按随机数字法将SD大鼠分为:单独笼养组,睡眠剥夺1d组,3d组,5d组,7d组和对照组,各组8只。采用小站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用放射性核素99Tcm灌胃测定大鼠胃液排空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黏膜中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结果显示,睡眠剥夺条件
- 肠内、肠外营养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07年03月13日中华外科杂志2006Vol.44No.11P.728-73212(北京)为了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方式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探究预测手术后发生胃瘫的敏感指标。研究者将41例限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0例)与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7天清晨分别测定患者血清胃泌素(GAS
- 安胃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肠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AS及SP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MTL以肝胃不和证、GAS以脾胃湿热证、SP以脾胃虚弱证恢复较为明显。结论安胃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疗效,并从诊断及治疗的角度说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三种胃肠激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这些相关可能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安胃汤胃肠激素1999年11月~2001年7月,我们用自拟安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27例,同时观察了其对胃
- 国内胃肠激素研究进展
本次会议对消化系疾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其中有关胃肠激素的研究论文共16篇,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胃肠激素受体及调节生长方面的基础研究发现,大鼠胰腺腺泡细胞中能显示生长抑素受体2(SSTR2)-cRNA的杂交阳性信号;蛙皮素通过使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表达升高和激酶活性增加,促进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并且与MNNG在促进细胞转化过程中
- 山药对糖尿病肠病患者血糖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有关山药对sP、VIP的分泌及对肠道黏膜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山药可调节糖尿病肠病患者血液sP浓度、VIP浓度,使之趋于正常水平,有利于糖尿病肠病患者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同时山药与胰岛素合用还能通过神经一激素一免疫网络调节增强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山药来源广泛、药食两用、价格低廉,有利于开发为功能性食疗品,发挥对慢性病控制的作用。作者:
- 胃必灵胶囊结合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
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系黏膜固有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的一种退行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饱胀或隐痛不适、纳差、痞闷、胀满等症,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胃痞”等范畴。胃肠激素是一组广泛存在于胃肠道的多肽类物质,对调节胃肠运动和维持胃肠道内壁的完整起着重要作用,胃肠激素分泌失调或受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胃肠道疾病[2]。 MTL是由十二指肠黏膜分泌的一种多肽,由22
- 胃肠肽VIP及NPY的变化与肠易激综合征间关系
)是一种常见的以肠功能紊乱为主的胃肠功能性疾病。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间双向交流的通路调控紊乱有关,这种调控受神经内分泌及神经免疫的调节,因而胃肠激素至少可能与IBS的发病有关。本研究检测分析IBS患者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yiveintestinalpeptide,VIP),酪神经肽(neuropeptideY,NPY
- 大黄在急危重症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此产生的微循环扩张、静脉回流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特别是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等连锁反应[1]。随着近年国内外临床对大黄药理作用的研究的深入,大黄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对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 休克后机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毛细血管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患者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黏膜屏障受损、肠麻痹、肠腔内压力增加,如不尽早恢复,可导致菌群易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表皮生长因子在窒息后新生儿血中水平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窒息后新生儿血中的变化,探讨出生窒息对新生儿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40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足月儿生后1、3、7天血中IGF-1、EGF的水平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血中IGF-1、EGF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窒息后新生儿恢复期IGF-1、EGF升高。结论窒息后新生儿血中IGF-
- 654-2降低血糖的机制
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80-077X(2005)02-0172-01胰岛素受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支配,迷走神经兴奋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使用654-2可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从而刺激迷走神经,释放胃肠激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使血糖降低。其具体药理机制如下:胰岛素受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支配。刺激迷走神经,可通过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迷走神经还可通过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间接促进胰岛素
- 美国科学家发现破坏一种肠胃激素有助减肥
新浪健康讯:据英国媒体5月11日报道,最新一期《细胞代谢》期刊上的一篇报告提出证据,表明确实存在一种胃肠激素,如果让食物显得更可口,这种激素就能促使人们吃得更多。 美国麦基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一项脑成像研究中发现,在注入名为ghrelin的激素之后,人类反应中枢对食物图像的反应更为强烈。此项发现显示,进食的两种动力新陈代谢信号和愉悦信号是密不可分的。 此项研究的领导者阿兰-达格
-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血中5-HT及胃内SP、SS表达的影响*
食可导致营养不良和体质减弱,并发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已证实,儿宝颗粒具有改善厌食症大鼠食欲并对胃泌素、CCK、β-EP等有调节作用[1,2]。本实验进一步研究了相关胃肠激素-P物质(SP)、生长抑制素(SS)水平,以及血液相关因子5-羟色胺(5-HT)含量,以深入探讨儿宝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与试剂儿宝颗粒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植物药深加
- 肝性胃肠功能不全的产生机制
配下产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持小肠不淤滞,从而防止细菌过度生长。现已证实,在失代偿性肝硬化[2]、肝衰竭时小肠MMC消失,提示ENS存在功能障碍。 (三)神经递质与胃肠激素 已知胃肠平滑细胞上有多种肽能、胺能和嘌呤能受体,包括阿片肽类、血管活性肽(VIP)类、神经肽(NPY)类、蛙皮素类、生长抑素类、胆囊收缩素类、胃泌素类、毒蕈碱类、组胺类、五羟色胺类、腺苷类受体。
- 胰腺多肽瘤
的3例病人中,有2例为恶性。但也有良性肿瘤或仅呈PP细胞增生的病人。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是肝脏,但也可转移至肺、脑和其他内分泌肿瘤少见转移的骨骼(胰高血糖素瘤例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多种胃肠激素抗血清作检查,可见胰多肽的含量最高,其他胃肠激素为阴性或弱阳性。测定肿瘤组织中的胰多肽,含量极高,可高达196.5μg/g湿组织,而其他胃肠激素含量甚微或阴性。应用电子显微镜检查,见肿瘤细胞内的颗
- 大肠有分泌功能吗?
运动增强和血流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相反的变化,大肠分泌减少,运动减弱,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因此,人在情绪不好时,会出现排便次数和粪便内容物的相应改变。 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肠的分泌活动可能与胃肠激素有关。大肠粘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血管活性肠肽,能刺激大肠分泌,调节肠腔水电解质的转运。粘膜中的前列腺素与结肠中水和电解质的转运变化也有关,前列腺素可能是引起结肠分泌的许多刺激的中介,所以抑制前列腺合
-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分型治疗
其他急慢性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消化系统的异常表现愈来愈突出,有资料报道,约50%的门诊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糖尿病胃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详细环节还不甚清楚,一般认为是由胃植物神经病变所致,也可能与胃肠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而胰高血糖素水平过高可抑制胃的收缩,肠抑胃肽也影响胃的收缩。也有学者认为高血糖本身可以减弱胃的收缩,延长胃排空时间。临床表现有胃排空延迟、胃蠕动减
- 小儿导赤片与葡萄糖酸锌片联用治疗儿童厌食46例
、甘草、木通、茯苓组成,为棕黄色片,味微苦。功能主治为清热利便。通常用于胃肠积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腮颊肿痛、爆发火眼、大便不利、小便赤黄。积滞化热证模型小鼠建成后,小鼠小肠组织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增加,小鼠血浆生长抑素的含量增加,胃动素、胃泌素含量降低,认为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蠕动有关[2]。小儿导赤片常用于胃肠积热,也可能有调节胃肠激素
- 肝硬化患者食管动力改变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有无食管静脉曲张无关[6]。Hamˉphery认为,影响食管功能的主要原因是:肝硬化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神经—肌肉收缩机制的改变[7,8]。 3神经体液因素影响肝硬化患者因为肝功能减退,一系列胃肠激素变化使肝脏对某些激素灭活减少,引起食管平滑肌张力减退,食管下括约肌的松弛,导致食管通过时间延长,且与肝维化严重程度有关[9,10]。3.1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改变血管活性肠肽是介导食管下括约
-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可资解释的症候群。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发病率可高达15%。潘国宗等调查显示:北京地区IBS的人群患病率为7·26%。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脑一肠轴作用,免疫异常,胃肠激素与神经肽,肠道运动异常相关。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尚无特效药物,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选择抗抑郁剂、促胃肠动力药、微生态类药物等,由于IBS是多种因素所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能缓
- 肠内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治疗早产低体重儿的疗效分析
道结构和功能的成熟十分重要,全静脉营养的小鼠仅禁食3d就会出现肠粘膜萎缩和乳糖酶缺乏,而早期MEN不是利用它的营养作用,而是利用它的生物学作用,MEN时肠道神经系统接受了来自肠粘膜受体的信息和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从而促进了胃肠道动力的成熟[2]。故MEN联合PN治疗在保证早产儿营养摄入同时可以缩短静脉内营养时间,提高后期喂养耐受性及生存质量,避免全胃肠外营养导致的并发症。故主张尽早在PN期间早期联
- 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屏障包括肠道正常菌群、黏膜层、肠道免疫系统、肠-肝轴、防御素(defensins)等[3],肠道屏障受损后引起细菌、内毒素移位,进而引起肠功能障碍。2.2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胃肠道作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受肠神经系统支配和体液因素影响,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可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相应的受体或通过肽能神经释放神经递质进行调节。此外,胃肠肽在中枢神经水平或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
- 复方隔山消颗粒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隔山消颗粒对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制作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用不同剂量的复方隔山消颗粒进行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明显下降,复方隔山消颗粒能使其显著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复方隔山消颗粒治疗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GAS和MTL
- 2005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
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6.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与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
- 慢传输便秘结肠切除术后YY肽的释放
2005年09月07日ScandJGastroenterol2004;39:727-730.8胃肠激素肽YY(PYY)在结肠黏膜中非常丰富。循环中的PYY抑制胃肠运动和减少食物摄入。荷兰的一项研究观察了慢传输便秘病人结肠切除术是否减少PYY的释放。在显示慢传输性便秘的10例病人全结肠切除回肠吻合术前和术后3-24个月测定血浆PYY浓度。将流质饮食灌入十二指肠刺激PYY的释放。结果发现,结肠切除后,
- YY肽体外抑制Barrett食管腺癌生长
2005年10月21日AmJSurg.2004Nov;188(5):516-9.67YY肽(PYY)是一种内源性胃肠激素,能够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食管腺癌通常源于Barrett食管。美国的一项研究观察了PYY对食管腺癌增殖的影响。用500pmol/mLPYY(3-36)处理Barrett癌细胞系(BIC和SEG-1)后,采用MTT法检测24小时和72小时的细胞存活率,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和坏死。
- 胃术后胃瘫的观察与护理
性降低部分患者胃底对进餐产生的容受性扩张缺乏收缩反应。3.4胃电活动异常胃电节律紊乱如胃动过速、过缓,使胃产生逆向移行性慢波,导致胃收缩运动减弱或缺乏,干扰胃及小肠对内容物的清扫运动。3.5异常的胃肠激素和肽类的作用胃瘫患者血胃动素(motolin)水平以及与MMCⅢ相有关的胃动素高峰水平明显降低,而且红霉素及类似物的拟胃动素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说明胃肠激素异常与胃瘫有一定关系。3.6迷走神经紧张
- 非胃手术后胃瘫3例临床分析
恢复时间分别为:15天、17天、19天。此组病人均符合胃瘫的诊断标准。2讨论2.1病因与机制非胃手术后胃瘫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胃手术后胃瘫与胃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迷走神经损伤、吻合口炎症水肿及胃肠激素失衡等有关,残胃本身异物反应、胆汁反流、饮食改变及低血钾等有关。但非胃手术时胃壁完整及神经支配并没有受到破坏,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胃手术后有所不同。手术创伤可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
- 应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分析
射后(50~40mg)迅速吸收,生物半衰期为90~120min,但药代动力学作用可维持8~12h。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奥曲肽对控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但可减少内脏血流量30%~40%,且有抑制胃肠激素的分泌作用。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形成是门脉压力增高的结果,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急性出血,降低门脉压力和门脉系统血管阻力。以前我院使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因副作用多而受限,近几年应用血管加
- 痞满(本科生)
证实,FD患者存在迷走神经张力减低,胃容纳功能受损,此种情况类似迷走神经切断术后。提示迷走神经功能障碍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可引起空腹及餐后胃运动减弱,与餐后上腹胀及胃窦扩张有关。胃肠激素有关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影响的研究报道尚少,但已被关注。本病除血浆胃泌素水平可增高外,也有胃肠肽可能为调节胃肠运动的候补介质的报道,如阿片样肽可抑制肠蠕动,延迟胃排空,其受体的通道可能位于中枢神经系
- 《生理学》复习题
收1.什么叫消化和吸收?消化有哪几种方式?2.消化道平滑肌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3.什么叫基本电节律?平滑肌动作电位有什么特点?其形成原理是什么?4.支配胃肠道外来神经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5.主要胃肠激素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6.唾液的作用是什么?唾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7.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8.消化期胃液分泌分哪几期?各有什么特点?9.引起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有哪些?抑制胃液分泌
- 萎胃康颗粒剂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研究
、D细胞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变化。结果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G细胞和D细胞数量和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给药结束后萎胃康颗粒组G、D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萎胃康颗粒具有改善胃肠激素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关键词】萎胃康颗粒;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G细胞;D细胞EffectsofweiweikanggranuleonGcellandDcellofstomac
- 胆维他、康复新液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流入胃引起胃黏膜损伤所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病理生理机制,病因主要是胆囊炎、胆石症、胆系手术、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引起幽门功能丧失,胆汁成分改变;或是肝炎后肝病、脂肪肝、肝硬化等引起胆汁排泌功能紊乱以及胃肠激素和神经递质调控失调所致[1,2]。 目前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药物较多,方法包括:络合胆酸剂,保证胃肠动力药,保护胃黏膜,抑制酸分泌,但没有可信资料表明本类药物治疗的确切疗效。 本文对B组(对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结构改变和功能不全可能是主要病因之一,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到环肌中含脑啡肽和血管活性肠肽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组织中P物质含量减少,由此推测这些肽类神经的变化与发病有关。(三)胃肠激素有实验给孕狗服用五肽胃泌素,结果所生小狗发生幽门狭窄的比例很高。并发现孕妇在怀孕末期3~4月时血清胃泌素浓度相对很高。据此认为孕妇在怀孕后期由于情绪焦虑使血清胃泌素浓度升高,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加以
- 浅谈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及肿瘤。首先应予以鉴别,只要考虑到有这些病症的可能性,要仔细询问有关病史,做有关的检查,如CI、消化内镜,B超,CT等。2胆道动力障碍在正常情况下胆道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胃肠激素和神经冲动一起和谐地调节胆道不同部位的舒缩活动。如进食后,胆囊平滑肌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从而促使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这种平衡受到破坏。大多数病人能够通过神经体液机制适应
- Oddi括约肌运动调节与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支配SO的神经时都能够通过扰乱固有的神经支配而影响括约肌功能。目前认为,迷走神经在调节SO的运动中起主要作用。但具体作用如何还存在争议,最近的研究多倾向于抑制作用[12]。 1.2体液调节多种胃肠激素对SO具有调节作用,胆囊收缩素(CCK)是调节胆道运动最主要的激素,进食或刺激胆囊收缩后,CCK释放,使胆囊收缩,与SO的受体结合起到松弛效应,此过程需要迷走神经的支配和十二指肠与括约肌之间的神经
- 新一代水溶性膳食纤维—胡芦巴胶的研究进展
是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和抑制末端回肠对胆汁酸的再吸收而实现的。如果胆汁酸被排泄,肝脏的生物平衡就倾向于由胆固醇合成胆汁酸,因而使血清胆固醇降低。也有学者研究表明,胡芦巴半乳甘露聚糖胶显示了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在糖和脂代谢中,使许多关键酶的活性增强,从而使血清胆固醇降低[8~12]。3胡芦巴胶的减肥功效胡芦巴胶-新一代的膳食纤维,不仅具有促肠蠕动排泄的功能,使大便增量、软化、刺激肠道蠕动,从
- 丽珠胃三联根除H.pylori感染疗效观察
pylori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酶,常用此酶鉴定菌株,参与H.pylori致病的因子分为定植因子和毒力因子等。细胞空泡毒素(VacA)对胃上皮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引起上皮细胞内空泡的形成、胃炎症的诱发及胃肠激素分泌的紊乱,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和延缓胃上皮的修复。细胞毒素相关蛋白质(CagA)常在VacA阳性菌株中出现,与VacA活性密切相关[2]。研究证实了H.pylori标准菌株(NCTC11637)的培
- 早产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次15~30min,氧流量0.5~1L/min为宜,吸氧过程中密切观察呼吸次数及深浅度。3.3供给充足营养目前主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应予以早期适量喂养,以利于刺激肠蠕动和胃肠激素分泌,减轻黄疸症状或缩短其持续时间,减少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等。但早产儿由于吮吸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胃肠功能差,造成喂养困难。其喂养方法视早产儿的情况而定。体重低于1500g、吮吸力差、吞
- 善宁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48例疗效观察
当或糜烂造成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与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相比,出血量大。多年以来因该病死亡的患者占有一定比例。善宁为生长抑素的环十肽人工合成类似品,与生长抑素一样,能抑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其他胃肠激素的生成和(或)释放,能减少内脏血流量,对肝静脉楔压无影响,对曲张静脉内压无恒定作用,而能使奇静脉血流量明显降低,对稳定性肝硬化患者,善宁对门脉压力和食管曲张静脉内压力无影响。但患者处在出血状态下,
- 北京师范大学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试题(硕士)1999年
tein4.Blood-brainbarrier5.Serum三.问答题(共60分)1.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其生理功能将产生哪些变化?为什么?(15)2.举例说明Na+和Ca++在生理活动中的不同作用?(15)3.什么叫胃肠激素?试举三个例子简述它们的来源和主要的作用?(10)4.试述IPSP的特征及其形成的离子机制?(10)5.试述正常机体中血凝和抗凝两个系统是怎样维持平衡的?(10)作者:
-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应有战略眼光
偏废,而是兼容。譬如,在考虑患者基础情况的前提下,明确肺部感染是哪种细菌所致并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无疑是科学的抉择;同样,对于一位老年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弄清楚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激素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极其困难的,采用单一作用机制的药物干预是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的,而中药复方疗法的整体调节是可以胜任的。因此,东西方医学的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是时代的潮流,丰富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
- 脾虚证与胃泌素受体低表达相关
钙离子处于低代谢状态,而补脾方药对上述表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脾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类证候,是以消化道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为主,累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全身性病理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脾虚证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血清及胃黏膜中胃泌素水平与脾虚证关系的报道很多,但结果不甚一致。胃泌素的生物效应是通过胃泌素受体介导的,因此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的研究人员从离体壁细胞上的
- 新化合物助推2型糖尿病新疗法
解酶的过度活跃来保持胰岛素水平稳定,但如果向实验鼠体内注射葡萄糖,它的抑制作用则不再有效,小鼠体内血糖明显升高。在进一步研究中,他们发现胰岛素降解酶的另一作用机制:会影响对胰淀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胃肠激素。胰淀素有助于调节血糖平衡,胰高血糖素则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在注射葡萄糖后,胰高血糖素水平会大幅上升,抵消甚至超过了胰岛素降解酶抑制剂的正面作用,致使血糖不再受控;主动摄入葡萄糖则未出现
- 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
容量六、肺通气量七、气体交换的原理八、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九、呼吸运动的调节测试题参考答案第六章消化系统一、消化和吸收的概念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四、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五、胃肠激素六、口腔内消化七、胃内消化八、小肠内的消化九、大肠内消化十、营养物质的吸收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第八章肾脏的排汇功能第九章感觉器官第十章神经系统第十一章内分泌第十二章生殖作者:ht
-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提示:脾虚证与胃泌素受体低表达相关
子处于低代谢状态,而补脾方药对上述表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脾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类证候,是以消化道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为主,累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全身性病理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脾虚证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血清及胃黏膜中胃泌素水平与脾虚证关系的报道很多,但结果不甚一致。胃泌素的生物效应是通过胃泌素受体介导的,因此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的研究人员从离体壁细胞上的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3例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加减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导致的慢性并发症,表现为胃肠神经功能受损,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常见的症状包括早饱、恶心、腹胀、嗳气、胃纳减退,当属中医“消渴并“胃缓、“胃痞范畴。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0.05)。6h),排除幽门机械性梗阻;(3)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
- 有关便秘的十二项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热点
iatrics2005,41,自身毒素机体从粪便中吸收的毒素尚未明确分析、研究过。2,长结肠目前尚无通过缩短长结肠或校正结肠扭曲来解决便秘问题的确切依据。3,性激素女性经常错误地将妇科手术导致的疼痛与排便异常所致的疼痛联系在一起。胃肠激素目前尚未明确严重的先天性便秘或内脏激素的紊乱是否是胃肠功能紊乱的始发或继发因素。其他激素目前常规检查中还未包括甲状腺激素的测定。4,食物纤维低纤维饮食不一定会导
- 婴儿抚触的体会
是抚触,但这些都是短暂的。而婴儿抚触它能极大程度的满足婴儿触觉这一天生的需求,使婴儿产生安全和幸福感,因此,抚触是婴儿的需要。 3.2抚触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抚触可通过对婴儿皮肤的刺激使胃肠蠕动增强,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加新生儿的食奶量,抚触可增加婴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抚触活动了婴儿的全身肌肉,使肌体健壮,加快体重的增长,利于婴儿生长发育。 3.3抚触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抚触在我院开
- 2006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
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6.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与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
- 胸腰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降低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尽早预防和及时处理。 1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1.1创伤致神经、精神的变化身体的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的蠕动和吸收都将受到抑制。脊柱外伤的患者往往是由突发事故造成的,瞬间的变化使病人失去了正常的活动功能,对其心理和身体带来的直接冲击,会使病人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行为,出现疼痛、紧张、焦虑、失眠等,加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