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Wanxuanjing
2.2 标准编号
WS3-B-3671-98
2.3 处方
2.4 制法
以上三味,取苯甲酸及水杨酸,加紫荆皮酊适量使溶解,制成1000ml,密闭,静置使澄清,滤过,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
2.6 鉴别
取本品适量,置蒸发皿中,挥干,残渣移置干燥试管中,置水浴中加热,在试管内壁有凝结的白色升华物。
2.7 检查
乙醇量 应为56~65%(附录Ⅸ M)。 其他 应符合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N)。
2.8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中性稀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锥形瓶中,加中性稀乙醇30ml,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滴定至溶液显橙红色,即得。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12.75mg的总酸量。 本品含苯甲酸(C7H6O2)及水杨酸(C7H6O3)的总酸量应为16.2~19.8%。
2.9 功能与主治
祛风止痒,保湿杀虫。用于手癣,脚癣,股癣,体癣等各种皮肤癣症。
2.10 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涂搽患处,一日1~2次。
2.11 注意
局部有继发感染,破裂或溃烂者不宜使用。
2.12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2.13 注
紫荆皮酊的制备方法 取紫荆皮粗粉 200g,照酊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N),用8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3~5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1000ml,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湖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顽癣净
- 《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五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五十、摄领疮候
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
- 《药性切用》:[卷之六中鳞部]蛇蜕
气味甘咸,性灵善窜,祛风杀虫,治顽癣恶疮,产难目翳。酒炙、醋炙任用。《药性切用》...
-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杉木油
铁箸抹去,烧数次,开碗看,即有油汁在碗内。治一切顽癣,先用穿山甲刮破,用羊毛软笔蘸油涂上,甚加疼痛,...
- 《外科启玄》:[卷之七]白壳疮
壳疮者即癣也。而有四种。曰风癣。杨梅癣。花癣。牛皮癣。皆因毛孔受风湿之邪所生外。小儿一种因吃湿奶名...
-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顽癣
顽癣,乃湿热凝聚,虫行皮中。有顽浓坚硬者,俗称牛皮癣,是宜用百部膏搽之。《外科十法》清朱世杰公元1...
- 更多古籍中的顽癣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