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骨

目录

1 拼音

wán gǔ

2 英文参考

Wángǔ GB12(经穴名)[中国针灸学词典]

mastoid process(人体部位名)[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astoideum[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wángǔ[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1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1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完骨:1.人体部位名;2.经穴名;3.经穴别名。

4 人体部位名·完骨

完骨(mastoideum)是指耳后颞骨乳突部[1]。《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

5 经穴名·完骨

穴位完骨
汉语拼音Wangu
罗马拼音Wanku
美国英译名Last Bone
各国代号中国GB12
日本12
法国莫兰特氏VB17
富耶氏
德国G12
英国G12
美国GB12

完骨为经穴名(Wángǔ GB12)[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2]。完骨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2]。完骨即颞骨乳突,此穴在耳后颞骨乳突下缘,故名完骨[2]。完骨穴主治头项、五官、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耳后痛,口僻,牙车急,面颊肿,齿痛,喉痹,瘿气,癫疾,狂症,烦心,中风不语,足缓不收,小便黄赤,头痛,颈项强痛,口㖞,疟疾,癫痫,颊肿,口噤不开,失眠,项强,咽喉肿痛,口眼㖞斜,现代又多用完骨穴治疗血管性头痛,中耳炎,乳突炎,齿龈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失语症,枕小神经痛,缺血性中风,椎动脉型颈椎病,紧张性头痛,颈椎劳损,失语,口唇肌肉萎缩,牙痛等。

5.1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完骨二穴。

5.2 穴名解

完骨即颞骨乳突,此穴在耳后颞骨乳突下缘,故名完骨[2]

完,有坚好之义。全而整也,又事功完成,守备完固皆是也。骨,为肉之核。《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张介宾注:“耳后高骨曰完骨。”完骨,古代解剖名,即今之颞骨乳突。耳后起骨如城廓之完备,拱卫脑府,中藏神系,通于耳目,故名完骨。穴当其处,骨穴同名。在人身,头骨为脑之宫城,最宜高坚完固。穴在耳后高骨后缘。相法称此处为寿台骨,其处高坚,仅次于强间,当头侧外卫之要冲,最须坚固,故名之“完骨”。[3]

5.3 特异性

完骨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3]

5.4 所属部位

后头[4]

5.5 完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完骨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5]

完骨穴位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正坐或俯伏取穴[5]

完骨穴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下方凹陷处,与风府穴相平(《针灸甲乙经》)[6]

完骨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完骨穴在后头的位置

完骨穴在后头的位置

完骨穴在后头的位置(肌肉)

完骨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6 完骨穴的取法

正坐或侧卧位,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取穴。

完骨穴位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正坐或俯伏取穴[6]

正坐俯伏或侧卧位,于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取穴[7]

快速取穴:耳后明显突起,其下方凹陷处即是完骨穴[8]

5.7 完骨穴穴位解剖

完骨穴下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止点)。皮肤由颈丛的耳大神经分布。在皮下组织内,耳大神经与耳后动、静脉伴行。枕额肌起于枕骨上项线外侧和乳突的上部,止于帽状腱膜的后缘,拉牵帽膜状腱。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8]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9]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颈神经丛肌支和枕动脉分布[9]

布有枕小神经主干和耳后动、静脉[9]

5.8 完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完骨穴具有通络宁神,祛风清热的功效。

完骨穴有清脑通窍、散风泻热的作用[9]

现代研究认为完骨穴是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要穴之一,具有醒脑开窍、散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能[10]

完骨穴系胆与膀胱经之会穴,有疏风活络、清热明目作用,治口㖞面肿、头项摇、牙车急、齿龋、目眩及癫疾、头风等症[10]

5.9 完骨穴主治病证

完骨穴主治头项、五官、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耳后痛,口僻,牙车急,面颊肿,齿痛,喉痹,瘿气,癫疾,狂症,烦心,中风不语,足缓不收,小便黄赤,头痛,颈项强痛,口㖞,疟疾,癫痫,颊肿,口噤不开,失眠,项强,咽喉肿痛,口眼㖞斜,现代又多用完骨穴治疗血管性头痛,中耳炎,乳突炎,齿龈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失语症,枕小神经痛,缺血性中风,椎动脉型颈椎病,紧张性头痛,颈椎劳损,失语,口唇肌肉萎缩,牙痛等。

完骨穴主治头项、五官、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耳后痛、口僻、牙车急、面颊肿、齿痛、喉痹、瘿气、癫疾、狂症、烦心、中风不语、足缓不收、小便黄赤等[10]

完骨穴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齿痛、口㖞、疟疾、癫痫[10]

完骨穴主治头痛,齿痛,颊肿,口㖞,口噤不开;颈项强痛;失眠,癫痫,疟疾[10]

完骨穴主治头痛,项强,颊肿,齿痛,咽喉肿痛,口眼㖞斜,失眠等[10]

现代又多用完骨穴治疗血管性头痛、中耳炎、乳突炎、齿龈炎、扁桃体炎、癫痫、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失语症等[10]

现代常用于治疗乳突炎、枕小神经痛、缺血性中风、椎动脉型颈椎病、紧张性头痛、颈椎劳损等。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癫痫,面神经麻痹,失语;

2.五官科系统疾病:腮腺炎,齿龈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口唇肌肉萎缩,牙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向下斜刺0.3~0.5寸[10]

直刺0.5~0.8寸[10][10][10],局部酸胀感明显[10],易向周围扩散[10]

5.10.2 灸法

可灸[10][10][10]

艾条灸5~10分钟[10]

间接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1 完骨穴的配伍

完骨配风池、率谷,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完骨配天容、气舍、天突,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喉痹。

完骨配风池、大椎、内关,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癫疾。

完骨配风池、太阳、率谷,治偏头痛[10]

完骨配风池、大椎、内关、丰隆,治癫疾[10]

完骨配天柱、后溪、外关、阳陵泉,治颈项痛、落枕[10]

5.12 特效按摩

每天用拇指指腹揉按完骨穴1~3分钟,对五官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0]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小便黄赤,完骨主之。风头,耳后痛,烦心及足痛不收,失履,口㖞僻,头项摇瘛,牙车急,完骨主之。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完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癫疾,僵仆,狂,疟,完骨及风池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烦心,癫疾,头面虚肿,齿龋,偏风,口眼呙斜,颈项痛,不得回顾,小便赤黄,喉痹,颊肿。

《类经图翼》:主治头痛头风,耳鸣,齿龋,牙车急,口眼呙斜,喉痹,颊肿,瘿疾,便赤,足痿不收。

6 经穴别名·完骨

完骨为经穴别名,即腕骨[11]。见《黄帝内经太素》。

穴位腕骨
汉语拼音Wangu
罗马拼音Wanku
美国英译名Wrist Bone
各国代号中国SI4
日本4
法国莫兰特氏IG4
富耶氏IG4
德国DÜ4
英国Si4
美国SI4

腕骨为经穴名(Wàngǔ,SI4)[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太素》作完骨[11]。属手太阳小肠经[11]。腕骨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原穴[11][11]。腕即腕部,骨即骨头,此穴在腕部骨间,故名腕骨[11]。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角膜白斑,目流冷泪,指挛臂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胁痛,寒热,黄疸,感冒,耳鸣,指、腕、肘、臂、肩挛痛,糖尿病,胃炎,胆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腕关节挛痛,惊风瘛疭,五痫,狂惕,口噤,鼻塞,鼻衄,喉痹,颊肿引耳,半身不遂,颈项颔肿,肘臂不能屈伸,手腕痛,口腔炎,呕吐,胸膜炎,肘及指关节炎等。

6.1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

6.2 特异性

腕骨为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

6.3 穴名解

腕即腕部,骨即骨头,此穴在腕部骨间,故名腕骨[11]

腕骨为古解剖名。本穴因其近于腕骨而得名,系小肠经之原穴。手外侧腕前起骨名腕骨,骨穴同名。杨上善引《明堂》曰:“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即此起骨为腕骨,此穴名腕骨。”《医宗金鉴》有:“手掌外侧腕前,起骨下手掌缝陷。”古之腕骨,即今之豌豆骨,穴在其前方凹陷中,故名。[11]

6.4 所属部位

腕前[12]

6.5 腕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腕骨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12][13]

腕骨位于腕区,第五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13]

腕骨位于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后端与钩骨所构成关节部上方的凹陷处[14]

腕骨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穴的位置(肌肉)

腕骨穴的位置(骨骼)

6.6 腕骨穴的取法

腕骨位于腕区,第五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14]

微握拳,拳心向前,在第5掌骨尺侧后下方取穴;或由后溪向上沿掌骨直推至一突起骨,于两骨之间凹陷中取穴[15]

微握拳,掌心向前,在腕前方,三角骨的前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6.7 腕骨穴穴位解剖

腕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手筋膜、小指展肌。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皮肤为手背和手掌皮肤移行处,由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掌支双重分布。皮下组织内有尺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针由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的纤维层,入小鱼际肌的小指展肌, 该肌由尺神经支支配。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豆掌韧带[15]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15]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尺神经手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尺动脉分支分布[15]

有尺神经和手背静脉网通过[15]

6.8 腕骨穴的功效与作用

腕骨有疏太阳经邪、清小肠湿热作用[15]

腕骨有有增液止渴、利胆退黄作用,治胁痛、痉、衄、颊肿、腰痛等证,俱借泽之力也[15]

腕骨有祛湿退黄,增液止渴的作用。

6.9 腕骨穴主治病证

腕骨穴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角膜白斑,目流冷泪,指挛臂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胁痛,寒热,黄疸,感冒,耳鸣,指、腕、肘、臂、肩挛痛,糖尿病,胃炎,胆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腕关节挛痛,惊风瘛疭,五痫,狂惕,口噤,鼻塞,鼻衄,喉痹,颊肿引耳,半身不遂,颈项颔肿,肘臂不能屈伸,手腕痛,口腔炎,呕吐,胸膜炎,肘及指关节炎等。

腕骨穴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指挛臂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胁痛[15]

腕骨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耳目疾患等:如寒热、黄疸、热病汗不出、疟疾、感冒、头痛、项强、耳鸣、目翳、目流冷泪、指、腕、肘、臂、肩挛痛及糖尿病、胃炎、胆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等[15]

腕骨主治头痛,项强,目翳,耳鸣,疟疾,黄疸,消渴,胁痛,指、腕关节挛痛等[15]

腕骨穴主治惊风瘛疭,五痫,狂惕;口噤,目流冷泪,目翳,耳鸣,鼻塞,鼻衄,喉痹,颊肿引耳;头痛,半身不遂,颈项颔肿,项强,肘臂不能屈伸,指挛臂痛,手腕痛;消渴,疟疾,黄疸,胁痛,热病汗不出[15]

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角膜白斑,耳鸣;

消化系统疾病:呕吐,胆囊炎;

其它:胸膜炎,头痛,糖尿病,腕、肘及指关节炎等。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15][15][15],局部酸胀[15],有时针感可扩散至手掌部[15]

直刺0.5~1寸[15]

6.10.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条灸5~10分钟[15]

艾炷灸3~5壮, 艾条灸5~10分钟。

6.11 腕骨穴的配伍

腕骨穴配涌泉治伤寒发黄[15]

腕骨配大陵、间使、三间治腕关节炎[15]

腕骨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腕骨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腕骨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腕骨配足三里、脾俞、胰俞治糖尿病[15]

腕骨配三焦俞、脾俞、足三里、太溪,治消渴[15]

腕骨配通里、听宫、翳风,治耳鸣、耳聋[15]

腕骨配中渚、合谷,治手指不能屈伸[15]

腕骨配大椎、天柱,治头项强痛[15]

6.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痓,互引,腕骨主之。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得伸。又风头痛,涕出,肩臂颈痛,项急,烦满,惊,五指掣不可屈伸,战怵,腕骨主之。消渴,腕骨主之。衄,腕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目冷泪生翳,狂易,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痎疟,头痛,烦闷,惊风,瘛疭,五指掣。

《通玄指要赋》:固知腕骨祛黄。

《杂病穴法歌》:腰连腿疼腕骨升。

《玉龙歌》: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针灸大成》:主头痛,惊风。

《医宗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6.13 研究进展

6.13.1 腰痛

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

6.13.2 增加肠蠕动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腕骨穴可使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15]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4.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29.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4-305.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0.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4-305.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1.
  12. ^ [1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0.
  14. ^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5.
  15. ^ [1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