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

目录

1 拼音

wài zhì

2 英文参考

external treatmen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xternal therapy[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外治:1.外治法;2.同外取。

4 外治法·外治

外治为治疗学术语。即外治法(external therapy[1][2]。又称外取[3]。是指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3]

外治法指用药物、器械,或手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体表或孔窍(口、舌、咽喉、眼、耳、鼻、阴道、肛门)局部,以治疗各种病证的方法[4]

外治法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4][5]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4.1 外治法的方法

有敷、熨、熏、浸、洗、按摩、推拿、针灸、刮痧、火罐等[5]

4.2 外治法的历史

外治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5]。《黄帝内经素问》时代已有较系统的针灸疗法以及膏贴、烟熏等,尤为可贵的是,书中还介绍了腹水穿刺和用于脱疽(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截肢手术[5]。到东汉时期,张仲景记述了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人工呼吸等多种外治法,为后世奠定了广泛的基础[5]。自针灸形成专科后,外治的概念有所改变,近世论述外治法,多已排除针灸[5]。外治法专著有以膏贴为主的《理瀹骈文》,以及清·邵存淦《外治寿世方》等[5]

5 外取·外治

外治同外取[5]。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6]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5.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3.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