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中肾管囊肿

目录

1 拼音

wài yīn zhōng shèn guǎn náng zhǒ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处女膜囊肿,阴蒂囊肿,hymen cyst

4 疾病代码

ICD:N90.7

5 疾病分类

妇产科

6 疾病概述

外阴中肾管囊肿一般都位于子宫旁或阴道旁,但有时可在阴道口侧壁凸出,或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隆出,被称为加特内囊肿(Gartner cyst),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鼓出,称为前庭囊肿(vestibular cyst)。此病少见。多位于小阴唇、阴蒂、处女膜周围。

7 疾病描述

外阴中肾管囊肿一般都位于子宫旁或阴道旁,但有时可在阴道口侧壁凸出,或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隆出,被称为加特内囊肿(Gartner cyst),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鼓出,称为前庭囊肿(vestibular cyst)。

8 症状体征

外阴中肾管囊肿多位于小阴唇、阴蒂、处女膜周围。从组织发生学而言,中肾结构的囊肿应出现于前庭的侧前部位,而副中肾来源的囊肿在前庭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这类囊肿壁薄,半透明,常带蒂,囊肿较小者多无症状。囊肿较大时出现下坠不适感。囊肿为单发性,双侧发生者偶见。囊肿一般较小,直径多为1~2cm,但亦有直径达10cm 者,凸出于阴道口,囊壁很薄,有波动感。有时囊腔可沿阴道旁向上通入腹膜外腔。

9 疾病病因

外阴中肾管囊肿是由中肾管残留来源的囊肿,罕见于外阴部位,因为中肾管残留的末端部分只到达处女膜和阴道口,因此这种囊肿发生于处女膜、小阴唇邻近阴蒂或尿道周围的地方。

10 病理生理

1.组织发生 中肾囊肿起源于女性中肾管阴道部的残迹。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肾结构退化闭锁,失去其腺性的内衬,假使这些小管持续且保留其分泌功能,则可因分泌物积聚而形成囊肿。

副中肾囊肿与中肾囊肿临床上很难区别,它发生于副中肾管的残迹。

在胚胎的早期,阴道内为副中肾结构的腺性上皮所占有,后来由于尿生殖窦的复层鳞状上皮往上生长,代替了原来的副中肾管上皮,在此过程中,某些副中肾上皮岛可能遗留下来,因其有腺上皮结构,且有分泌功能,故形成了副中肾囊肿。

2.病理检查 中肾囊肿内壁衬以无纤毛的立方形或低柱状上皮,有一层清楚的基膜,偶然可见到腔内为鳞状上皮。副中肾囊肿有两种类型,即宫颈管上皮与输卵管上皮。宫颈管上皮有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核位于底部,有清晰的细胞质,有时称之为栅状细胞(picket cells)。输卵管上皮主要的特点是内衬以不规则的柱状上皮,有的有纤毛,有的无纤毛,核较大,基膜不清。

中肾和副中肾囊肿除了其上皮细胞的形态有所不同外,还有其外围有否平滑肌纤维也是一个区别,中肾囊肿上皮外侧有平滑肌纤维而副中肾囊肿往往没有。最可靠的方法是用PAS 染色鉴别,中肾囊肿不含黏液,PAS 阴性,而副中肾囊肿则阳性。

11 诊断检查

诊断:该囊肿多位于处女膜、前庭的侧前部位处,一般较小,很少发生感染,多无症状。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实验室检查:PAS 染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12 鉴别诊断

副中肾囊肿。

13 治疗方案

如果囊肿不大,无症状,不一定要手术,可定期随访;如有增大、有症状,则可手术切除之。如囊肿较大,手术时需特别注意保护尿道、直肠,避免损伤。若囊肿向上延伸达穹隆或进入子宫旁,则更需注意避免损伤输尿管及膀胱,如有困难不能全部切除者,可切开囊壁,将其内衬的一层上皮剥脱。

14 并发症

若囊肿发生于尿道下,则可有尿频或尿潴留的症状。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无明显不良预后。

预防:注意卫生、预防感染、定期观察随访。

16 流行病学

外阴的中肾囊肿比较少见。

17 特别提示

注意卫生、预防感染、定期观察随访。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