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皮脂溢性角化病

目录

1 拼音

wài yīn pí zhī yì xìng jiǎo huà bì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状瘤,外阴脂溢性角化病,senile warts,basal cellpapilloma

4 疾病代码

ICD:L82

5 疾病分类

妇产科

6 疾病概述

外阴皮脂溢性角化病是因角朊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外阴皮脂溢性角化病为老年人患有的一种常见、多发病,30 岁以上发病,随年龄增大,其发病率明显增高,40 岁以上发病率占90%,男女发病比例为2∶1。

皮损可发生于黏膜、掌跖之外的任何体表部位,以头面、躯干、上肢多见,腹部、臀部,外阴(阴阜、大阴唇外侧)亦可见。外阴部脂溢性角化病可单独或与其他部位同时发生。

7 疾病描述

外阴皮脂溢性角化病是因角朊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

8 症状体征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女性迟于男性,男性更多见,皮损可发生于黏膜、掌跖之外的任何体表部位,以头面、躯干、上肢多见,腹部、臀部,外阴(阴阜、大阴唇外侧)亦可见。外阴部脂溢性角化病可单独或与其他部位同时发生。初始损害为小而扁平、境界清楚的淡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或呈细疣状,以后逐渐增大至数厘米,但直径一般不超过3cm,圆形或卵圆形,颜色呈褐色或淡黑色,边缘清楚,扁平略隆起皮面,偶有蒂,表面粗糙,干燥呈乳头瘤样,被覆油腻性鳞屑或厚痂,剥除鳞屑或厚痂后基底粗糙、湿润但不易出血,不少可见毛囊性角栓。发生于腹股沟、外阴部位的皮损亦可有蒂,表现为皮赘样、乳头样、蕈样突起,本病可单发,但通常多发,数个至数百个不等,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病程缓慢,病期长,无癌变趋向。Leser-Trélat 征:又称多发性皮疹性脂溢性角化病(multiple eruptiveseborrheic keratosis),是伴恶性肿瘤的脂溢性角化病,主要表现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皮损数目迅速增多,受累范围扩大,伴明显瘙痒。合并的恶性肿瘤以胃肠道腺癌多见,也可为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恶性黑色素瘤等。

9 疾病病因

脂溢性角化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皮肤老化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2.遗传 泛发型有阳性家族史,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日晒 本病多见于外露部位,天光照射对其发生发展可能起一定作用。

4.病毒感染 有文献报道文身部位发生脂溢性角化病,与外伤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5.内脏恶性肿瘤,Ieser-Tré1at(多发性发疹性脂溢性角化病)皮疹与多种内脏肿瘤(尤其是胃肠道恶性肿瘤)及黑棘皮病有关。

10 病理生理

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及乳头瘤样增生,肿瘤病变基底平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端与正常表皮相连。增生的表皮中可见两种类型细胞:

1.鳞状细胞或棘细胞,与正常表皮中所见鳞状细胞相同。

2.基底样细胞,酷似正常基底细胞,但较其小,胞核相对较大。本病从病理上可分为角化型,棘层肥厚型,巢状型,腺样型,刺激型及黑素棘皮瘤6 型,常混合存在。

11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不难。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人乳头状瘤的聚合酶链反应(PCR)。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12 鉴别诊断

外阴脂溢性角化病需与外阴痣细胞痣、寻常疣,恶性黑色素瘤,鲍温病鉴别,组织病理检查可鉴别之。

13 治疗方案

本病不影响健康,不会癌变,故不需治疗。病人因美容原因需要治疗时,可用激光术、电灼术、液氮冷冻治疗。亦可用5% 氟尿嘧啶软膏外用,1 次/d,疗效佳。

14 并发症

感染。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无不良预后。

预防: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多吃蔬菜,少用热水肥皂清洗头部,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

16 流行病学

外阴皮脂溢性角化病为老年人患有的一种常见、多发病,30 岁以上发病,随年龄增大,其发病率明显增高,40 岁以上发病率占90%,男女发病比例为2∶1。

17 特别提示

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多吃蔬菜,少用热水肥皂清洗头部,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