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

目录

1 拼音

wài yīn è xìng héng wén jī yàng liú

2 疾病代码

ICD:C51

3 疾病分类

妇产科

4 疾病概述

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很少见。发病年龄在19~49 岁,中位年龄39岁。该瘤常见于婴幼儿肾脏,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则少见。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大多表现为无痛性、活动的皮下结节,近期增大,大小2~6cm,可伴触痛。病程数月到1 年不等。其中大多数位于大阴唇,阴阜者较少。

5 疾病描述

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ur of the vulva)首先以“预后不良的横纹肌肉瘤样Wilm 瘤”于1978 年报道,虽然形态上酷似横纹肌母细胞,但电镜和免疫组化未发现横纹肌分化的证据。

6 症状体征

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大多表现为无痛性、活动的皮下结节,近期增大,大小2~6cm,可伴触痛。病程数月到1 年不等。其中大多数位于大阴唇,阴阜者较少。

7 疾病病因

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其组织发生曾有横纹肌、神经外胚层、组织细胞、上皮细胞、黑色素细胞和间叶细胞等不同观点,但均未获得一致的意见,目前仍在进一步探讨中。

8 病理生理

肿瘤为圆形或不规则性肿块,表面粗糙,无包膜。切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可见散在出血灶。

光镜下表现为高度恶性肉瘤图像,瘤细胞呈弥漫性或不规则巢状排列,特征性表现是含丰富嗜酸性胞浆的大多角形细胞,泡状核,核仁明显,呈“猫头鹰眼样”。部分核偏位,大部分胞浆内见透明、淡嗜伊红的球形包涵体,PAS 阳性。电镜下见包涵体由呈漩涡状或同心圆状排列的中间丝或微丝组成。瘤细胞胞浆及包涵体vimentin,cytokeratin 弥漫阳性。Cytokeratin 各型中,主要可见CK8 和CK18 阳性。大部分细胞胞浆CD99、NSE、Leu7 等阳性。

9 诊断检查

诊断: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的诊断标准是:常规HE 光镜提出可能,经电镜和免疫组化两者予以肯定,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免疫组化检测。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10 鉴别诊断

由于大多角嗜酸性瘤细胞和胞浆内嗜酸性小体还可见于上皮样肉瘤、滑膜肉瘤、软骨肉瘤、恶性间皮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Wilm 瘤等,须注意鉴别。尤其是近年提出的“近侧型”上皮样肉瘤,Brand 等(2001)认为目前尚无法将两者完全区分。Saito 等(2001)发现上皮样肉瘤包括“近侧型”大部分为CD34 和β-catenin 阳性表达,而恶性横纹肌样瘤中两者均未见表达,认为免疫组化检测CD34 和β-catenin 将有助于鉴别。

11 治疗方案

Brand 等(2001)认为初次手术切除可能会提供最佳的治愈时机,建议首选广泛性局部病灶切除或一侧外阴切除术,对手术切缘阳性的患者可行辅助性放疗来提高局部控制率。对于局部复发患者,再次广泛局部病灶切除和淋巴结切除仍是首选,而辅助性化疗和放疗均收效甚微。

本瘤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5 例行局部切除的患者中3 例在2 个月内复发,1 例6 岁出现复发,1 例仅随访8 个月未复发。3 例行一侧外阴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3,26 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或肺转移。复发患者中5 例再次广泛局部病灶切除和淋巴结切除,其中1 例于10 个月后再次复发,第3 次行广泛局部病灶切除加放疗后随访61 个月,患者无瘤生存。

12 并发症

转移部位以肺最常见,其次为后腹膜淋巴结和肝。

13 预后及预防

预后:预后极差。远处转移后患者一般在1~8 个月内死亡。在随访的8 例患者中存活4 个月~11 年,其中2 例生存时间超过5 年,中位生存时间为9 个月。

预防:做好肿瘤的三级预防工作。

14 流行病学

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很少见。发病年龄在19~49 岁,中位年龄39岁。该瘤常见于婴幼儿肾脏,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则少见。

15 特别提示

做好肿瘤的三级预防工作。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