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外科清热法(heat-clearing method)是指用寒凉的方药,使内蕴之热得以清解的外科治法[1]。在具体运用时,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热泻火;邪人营血者,当清热凉血。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4 方剂举例
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清热泻火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凉血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方,如知柏八味丸;清骨蒸潮热方,如清骨散。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疗疮痈疖,症见局部红肿热痛者。
[方解]方中金银花甘寒,能清热解毒而不伤胃,为消散疔疮痈疖之君药。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野菊花消疮毒、散结热,为治疗疗疮痈疖的要药,共为辅佐药。全方合用,清热解毒之力甚强。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疮疡阳证见锨热疼痛,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火毒炽盛者。
[方解]本方为主治热毒壅盛三焦的常用方。疗疮痈疖等均由热毒内蕴、气血凝滞而成。火热炽盛即为毒,故解毒必须泻火,以火主于心,宣泻其所主,故以黄连为主药,泻心火而解热毒。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共为辅助药。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热毒得解。
5 外科通里法的常用药物
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四季青等;清热泻火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石膏、知母、鸭跖草等;清热凉血药,如水牛角、鲜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大青叶等;养阴清热药,如大生地、玄参、麦冬、龟板、知母等;清骨蒸潮热药,如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
6 外科通里法的适应证
清热解毒法用于红肿热痛的阳证,如疮疡中的疔疮、疖、痈、有头疽等。清热泻火法适用于红肿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证,皮肤病之皮损掀红灼热、脓疱、糜烂等,如颈痈、流注、附骨疽、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伴发热,口渴,喜冷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等。但在临床上,清热解毒法与清热泻火法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常合并应用。清热凉血法用于掀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皮肤病之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红蝴蝶疮、血热型白疙,可伴有高热,口渴不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数等。以上三法在热毒炽盛时可同时运用。若热毒内传而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红绛,苔焦黑而干,脉洪数或细数。如疗疮走黄、有头疽内陷,又当加清心开窍法,常用药物为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养阴清热法用于阴虚火旺的慢性炎症、红蝴蝶疮,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清骨蒸潮热法用于瘰疬、流痰等虚热不退的病症。
7 注意事项
应用清热药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如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暖气、反酸、便溏、纳呆等症状。尤其在疮疡溃后更宜注意,过投寒凉易影响疮口愈合。
8 参考资料
有外科清热法作用的穴位
- 夹承浆
浆穴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夹承浆夹承浆穴取穴方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下颌部颏唇沟两旁约1寸凹陷...
- 兑端
用:兑端穴具有宁神醒脑、生津止渴的功效。兑端穴有清热散风、开窍醒神作用。兑端穴系急救穴之一,有清热利...
- 龈交
神经和上唇动、静脉。龈交穴的功效与作用:龈交穴有清热泻火、开窍明目等作用。龈交穴具有宁神镇痉、清热消...
- 天容
肠经)天容穴的位置(肌肉)天容穴的位置(骨骼)取法:正坐或仰卧,平下颌角,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 风门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百日咳;2.外科系统疾病:破伤风,背部痈疽,胸膜炎;3.其它:感...
- 更多有外科清热法作用的穴位
有外科清热法作用的方剂
- 清热止血法
ngrèzhǐxuèfǎ《谦斋医学讲稿》:方名:清热止血法组成:生地、赤芍、丹皮、黑山栀、黄芩、黄连...
- 清热解毒汤
连翘、牛蒡子、黄连、知母、竹叶。功效:辛凉宣散,清热解毒。主治:毒邪外袭,热蕴肌肤的接触性皮炎等。用...
- 急喉一匙金
íjīn处方:山豆根皮制法:上药醋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每服10毫升。摘...
- 除烦宁躁汤
出处:《不居集》上集卷十六。功能主治:养阴益气,清热安神。主痨瘵烦热。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麦...
- 茵陈车前饮
、车前草加水1000克,煮取800克。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清热利尿,渗湿止泻。适用于急性黄...
- 更多有外科清热法作用的方剂
有外科清热法作用的中成药
- 清热通淋胶囊
透性增高,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前列腺炎。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显示清热通淋胶囊有镇痛作用。尚可降低...
- 清热八味散
拼音:qīngrèbāwèisàn英文:清热八味散说明书:药品名称:清热八味散药品汉语拼音:qing...
- 金砂五淋丸
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清热,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浑浊,淋沥用痛。用法与...
- 化痔丸
:黄柏、勒苋菜、白茅根、九里。化痔丸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用于外痔清肠解毒;内痔出血脱肛,...
- 玄参甘桔颗粒
,开水冲服。每次10g,一日3~4次。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
- 更多有外科清热法作用的中成药
外科清热法相关药物
- 清热暗疮丸
清热暗疮丸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于痤疮(粉刺)。【规格】【用法...
- 清热暗疮片
清热暗疮片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于痤疮(粉刺)。【规格】【用法...
- 日舒安湿巾
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清热燥湿止痒。用于女子外阴瘙痒。【规格】每片18.5...
- 清热利咽茶
清热利咽茶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干,咽痛...
- 清热明目茶
清热明目茶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平肝明目。用于头眩、头痛、目赤目糊。【规格...
- 更多外科清热法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