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外科内托法是指用透托和补托的药物,使疮疡毒邪移深就浅,早日液化成脓,并使扩散的证候趋于局限,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消痛止目的的一种治法。临床应用时,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两类。
3 外科内托法的代表方剂
透脓散(《外科正宗》):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脓托毒。
[主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易外溃者。
[方解]黄芪生用益气托毒为主药,辅以当归、川芎活血和营,穿山甲、皂角刺消散穿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全方共奏托毒溃脓之功效。
本方适用于实证,因此使用时也可去黄芪,以免益气助火。
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
[组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芍药、白术、茯苓、白芷、皂角刺、桔梗、银花、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主治]用于疮疡体虚邪盛,脓毒不易外达者。
[方解]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益气托毒;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活血,气行血畅,正气充盛,则利于托里排毒;银花、甘草清热解毒;白芷、皂角刺止痛排脓。合而用之,既可托毒外出,又可消肿解毒,故名托里消毒散。
4 外科内托法的常用药物
5 外科内托法的适应证
透托法适用于肿疡巳成,毒盛正气不虚,尚未溃破或溃而脓出不畅,多用于实证。补托法适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并出现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脉数无力等症者。
6 注意事项
透脓法不宜用之过早,肿疡初起未成脓时勿用。补托法在正实毒盛的情况下不可施用,否则不但无益)反而能滋长毒邪,使病势加剧,而犯“实实”之戒。透脓散方中的黄芪,当湿热火毒炽盛之时,应去而不用。若正虚而兼精神萎靡、舌淡胖、脉沉细等阳气虚,衰症象者,还宜加附子、肉桂以温补托毒。此外,因脓由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故内托法常须与和营、清热等法同用。
有外科内托法作用的方剂
- 内托十全散
。用法用量:每服4-5钱至6钱,热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内托十宣散(《医学入门》卷八)...
- 黄耆肉桂柴胡酒煎汤
八)、黄耆柴胡汤(《杏苑》卷八)、内托酒煎散(《外科大成》卷二)。本方方名,《医学正传》引作“托里黄...
- 内托散
膨胀,大小疮有形迹者。用法用量:水半碗,将药末入内,煮一沸,空心服之。泄泻自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内托白蔹散
痛,溃脓久不合口。用法用量:水煎,晚间热服。制备方法:上锉1剂。用药禁忌:忌一切发物并怒气、房劳。...
- 内托羌活汤
活汤主治腿股膝膑踝足疮疡,体弱不可下,须用分经内托法者,或发在足尖。以及疮疡发于大股之内,阴囊之侧...
- 更多有外科内托法作用的方剂
有外科内托法作用的中成药
- 铁箍散
,肿痛。用法用量:茶酒调敷。制备方法:上为末。《外科集腋》卷一:方名:铁箍散组成:五倍子(炒)2斤,...
- 更多有外科内托法作用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