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外科和营法(nutrient-blood-harmonizing method)是指用调和营血的方药,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目的的外科治法[1]。
疮疡的形成虽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但其病理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而成,故和营法在外科内治法中应用广泛。此外,和营活血法也是治疗皮肤病的一种主要方法。
4 外科和营法的代表方剂
活血化坚汤(《外科正宗》):
[组成]防风、赤芍、归尾、天花粉、金银花、贝母、川芎、皂角刺、桔梗、僵蚕、厚朴、五灵脂、陈皮、甘草、乳香、白芷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化坚消肿。
[方解]方中归尾、赤芍活血散瘀,川芎行气活血,乳香活血止痛,五灵脂散瘀止痛,皂角刺消肿托毒,合而用之,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力颇强,是方中主药。其他如防风、僵蚕、白芷祛风散结、化痰消肿,贝母、天花粉、桔梗化痰散结,厚朴、陈皮理气下气,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共为辅药,可祛风化痰、散结消肿。瘰疬、痰核、瘿、瘤等肿疡的致病原因,多与血瘀、气滞、痰凝有关,故本方首先重用活血化瘀之晶,使血行瘀散,络脉畅通,自然肿消痛止;其次,用理气化痰药,气行则血行,理气药也有利于活血散瘀。凡气、血、痰互结所致之肿物,均可使之消散。
5 外科和营法的常用药物
6 外科和营法的适应证
凡经络阻隔,瘀血凝滞,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皆可应用,而以急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迁移至慢性炎症阶段最为适宜。皮肤病中有血瘀证者,皮损表现有结节、赘生物、肫块、毛细血管扩张、紫癜、肥厚等,如瓜藤缠、血瘀型白疟等均可应用。
7 注意事项
和营法在临床上常需与其他治法合并应用,若有寒邪者,宜与祛寒药同用;血虚者,宜与养血药同用;痰、气、瘀互结为患,宜与理气化痰药同用。和营祛瘀的药品,一般性多温热,所以火毒炽盛的疾病慎用,以防助火;对气血亏损者,破血药也不宜过用,以免伤血。
8 参考资料
有外科和营法作用的穴位
- 肘尖
名小肘尖(《外科大成》)。经外奇穴——肘尖穴的位置经外奇穴——肘尖穴的位置肘尖穴的取法:两手叉腰,...
- 至营
帽状腱膜,通过纤维束紧密结合,三者合称头皮(谓之外科头皮),易从腱膜下结缔组织层分离。头部的行针多在...
- 至荣
帽状腱膜,通过纤维束紧密结合,三者合称头皮(谓之外科头皮),易从腱膜下结缔组织层分离。头部的行针多在...
- 至宫
帽状腱膜,通过纤维束紧密结合,三者合称头皮(谓之外科头皮),易从腱膜下结缔组织层分离。头部的行针多在...
- 目窗
帽状腱膜,通过纤维束紧密结合,三者合称头皮(谓之外科头皮),易从腱膜下结缔组织层分离。头部的行针多在...
- 更多有外科和营法作用的穴位
有外科和营法作用的方剂
- 雄黄散
即愈。制备方法:上10味为散,与别研5味和匀。《外科启玄》卷十二:方名:雄黄散组成:雄黄1钱,水银1...
- 夺命丹
治一切肿毒,疔癖恶疮;喉闭。用法用量:蟾蜍丸(《外科理例》)、飞龙夺命丹(《保婴撮要》卷十八)。摘录...
- 立效散
取1升3合,分2次服。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四《外科集验方》:立效散:处方:滑石1两,甘草2钱。制法...
- 琥珀丸
,风烦不宁。用法用量:口服。摘录:《痘诀余义》《外科集腋》卷八:琥珀丸:处方:上琥珀1两,京三棱(酒...
- 白术散
大热,入手足少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姜、枣和营卫。此方因温下之后,病去元虚,尤恐未尽之积复聚,...
- 更多有外科和营法作用的方剂
有外科和营法作用的中成药
- 腹膜透析
上(包括骨、肝脏、脾脏及肠子)的薄膜。利用简单的外科手术将一条称为腹膜透析导管的软管经由腹壁插入腹腔...
- 肥儿丸
并发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时需结合现代医学的外科方法治疗。组成:神曲(炒)、黄连(去须)各十两,肉...
- 玉真散
不得过9.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第二法)。其他: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
- 五苓散
的效果,也不可能彻底治愈,所以还是结合现代医学外科方法治疗为宜。别名:猪苓散、五苓汤、生料五苓散、五...
- 知柏八味丸
节患者26例,经用药1~2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外科检查及B超检查均证实肿块消失者)20例,有效者(...
- 更多有外科和营法作用的中成药
外科和营法相关药物
- 18种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
,也可转为糖或脂肪。【适应症】(1)改善外科手术前后病人的营养状态。(2)适于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营养不...
- 更多外科和营法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