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外科调胃法(stomach-harmonizing method)又称外科养胃法。是指用调理胃气的方药,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治外科法[1]。
凡外疡溃后脓血大泄,必须靠水谷之营养,以助气血恢复,加速疮口愈合;若胃纳不振,则生化乏源,气血不充,溃后难敛。养胃法在具体运用时,分有理脾和胃、和胃化浊及清养胃阴等法。
4 外科调胃法的代表方剂
理脾和胃方,如异功散;和胃化浊方,如二陈汤;清养胃阴方;如益胃汤。
5 外科调胃法的常用药物
理脾和胃药,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等;和胃化浊药,如陈皮、茯苓、半夏、厚朴、竹茹、谷芽、麦芽等;清养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等。
6 外科调胃法的适应证
理脾和胃法,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如溃疡兼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等症;和胃化浊法,适用于湿浊中阻,胃失和降,如疗疮或有头疽溃后,症见胸闷泛恶,食欲不振,苔薄黄腻,脉濡滑者;清养胃阴法,适用于胃阴不足,如疗疮走黄、有头疽内陷,症见口干少液而不喜饮,胃纳不香,或伴口糜、舌光红、脉细数者。
7 注意事项
理脾和胃、和胃化浊两法的运用,适应证中均有胃纳不佳之症,但前者适用于脾虚而运化失常,后者适用于湿浊中阻而运化失常,区分的要点在于腻苔之厚薄、舌质淡与不淡,以及有无便溏、胸闷、呕恶之症。而清养胃阴法,重点在于抓住舌光质红之症。如果三法用之不当,则更增胃浊或更伤其阴。
8 参考资料
有外科调胃法作用的穴位
- 鹤顶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梁丘穴的功效与作用:梁丘有调胃降逆、祛风化湿的作用。梁丘有理气和胃,通经活络...
- 胃下俞
下俞的位置经外奇穴——胃宛下俞的位置胃下俞取穴方法:俯卧位,在横平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
- 胃管下俞
俞的位置经外奇穴——胃宛下俞的位置胃管下俞取穴方法:俯卧位,在横平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
- 胃脘下俞
俞的位置经外奇穴——胃宛下俞的位置胃脘下俞取穴方法:俯卧位,在横平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
- 食仓
用:胃仓穴具有和胃健脾,消食导滞的功效。胃仓穴有调胃和中、祛湿消积的作用。胃仓穴与胃俞相平,邻近胃...
- 更多有外科调胃法作用的穴位
有外科调胃法作用的方剂
- 雄黄散
主治:治急风,不省人事。用法用量:不拘时,用温酒调下一钱。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明...
- 当归散
杂病篇》)。《鸡峰普济方》本方用法:用温童便或酒调下二钱。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厥...
- 如圣散
断,血色淡而无血块者。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乌梅酒调,空腹、食前服。每服3克,空腹时用乌梅汤调下。久...
- 如神散
破烂,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敷。新汲水调,搽冻破疮上。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如圣散(《普济方...
- 牛黄散
一钱,竹叶汤或金、银煎汤送下。每服2钱,以竹叶汤调下,金银花汤亦可,不拘时候。《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更多有外科调胃法作用的方剂
有外科调胃法作用的中成药
- 当归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之当归丸主治小儿冷热不调,大便青黄,心腹多痛,或腹中气满,或时呕逆,不欲...
- 肥儿丸
)、芦荟(细研)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豮猪胆汁调,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功能主治:《洪氏集验方》...
- 胃安片
、白及、甘草等。胃安片的功能主治:止痛制酸。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胃炎等。胃安片的用...
- 胃苏冲剂
拼音:wèisūchōngjì英文:InfusionforSoothingTheStomach胃苏冲...
- 胃乐片
方剂临床手册》之胃乐片主治胃痛,胃酸过多者。用法用量:每服4-6片,1日4次。制备方法:制成片剂。...
- 更多有外科调胃法作用的中成药
外科调胃法相关药物
- 盐酸格拉司琼片
禁忌】(1)对本品或有关化合物过敏者禁用。(2)胃肠道梗阻者禁用。【注意事项】(1)本品对化疗、放...
- 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
禁忌】(1)对本品或有关化合物过敏者禁用。(2)胃肠道梗阻者禁用。【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
- 马来酸噻吗洛尔片
。应停用本药并密切观察。其他治疗措施如下:1.洗胃2.治疗心动过缓:静脉予阿托品0.25mg至2m...
- 丙戊酸钠糖浆
重镇静作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物血糖试验呈假阴性,故应用本品期间,应以葡萄糖酶法或抗坏血酸氧化酶试验测定血糖浓度;本品可使硫酸铜...
- 更多外科调胃法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