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热病

目录

1 拼音

wài gǎn rè bìng

2 英文参考

heat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外感热病(heat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1]、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2])是指感受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2]。是现代中医学对伤寒、温病的统称[3]

4 伤寒

4.1 外感热病·伤寒

伤寒为病名[4]。泛指外感热病[4]。《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张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4]。《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4.2 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伤寒

伤寒指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4]。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4]。《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备急千金要方·伤寒》:“王叔和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

5 温病

温病(warm disease)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4]。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世泛称“温热病”[5]。症见身热、头痛、呕吐等,但《经》多以“病温”为名。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

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于伤津化燥伤津的特点,后期尤多阴枯液涸[5]。当按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法辨证论治。分别选用(或合用)解表、疏卫、清气、凉营、凉血、和解、育阴生津、通下、开窍、息风、回阳固脱、通下等法。因发病季节、四时之气、流行特点的不同,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秋温、春温、温疟、秋燥、伏气温病、晚发等区别[5]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8.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1.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