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衄血

目录

1 拼音

wài gǎn nǜ xuè

2 英文参考

exogenous rhinorrhag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外感衄血为病证名[1]。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1]。见《症因脉治》卷二。《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1]。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1]。有表证而见发热口干,头痛目暝者,均宜清解,方用羌活冲和汤、桑菊饮加丹皮、茅根、黄芩等;如阳明失下,多兼漱水不欲咽,治宜清下,用养营承气汤去归、朴,加丹皮、牛膝、茅根;温病误用辛温致衄者,治宜清血[1]。用黄芩芍药汤、犀角地黄汤加连翘、玄参、葛根、茅根之类[1]。本证可见于风湿热、流行性感冒及多种传染病过程中[1]

参见鼻衄:鼻衄为病证名[2]。又名衄血、鼻沥血[2]。《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腑脏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即流溢妄行,发于鼻者,为鼻衄。”因肺热上壅所致者,症见鼻衄鼻干,咳呛少痰[2]。宜清泻肺热,用桑丹泻白散加减[2]。因胃热熏蒸所致者,有鼻衄鼻干,兼口臭烦渴等症[2]。宜清解胃热,用玉女煎加减[2]。因肝火偏旺所致者,鼻衄而头痛眩晕,目赤善怒,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2]。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而鼻衄者,症见六脉浮大无力,两尺尤弱[2]。宜引火归元,潜镇浮阳,用金匮肾气丸加减[2]。因肺肾阴虚所致者,鼻衄而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脉细数[2]。宜滋养肺肾,用知柏地黄丸加减[2]。有因外伤所致者,宜用棉片蘸药塞鼻止血[2]。因热性疾病或鼻部癌症等所致者,当先治其主要疾病[2]。凡鼻衄皆可用棉片蘸药入鼻内止血,亦可用蒲黄、血竭等为末,置入鼻内止血[2]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