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酸

目录

1 拼音

tǔ suān

2 英文参考

acid regurgit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cid regurgit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吐酸(acid regurgitation[1][2])为证名[3]。是指以泛吐酸水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3][3]。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吐酸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肥厚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症等疾患[3]

4 吐酸的病因

吐酸多因宿食、湿痰、热郁、停饮等所致[3]

5 吐酸的症状

常兼见气闷饱胀,嗳气腐臭等[3]

6 吐酸的辨证治疗

吐酸的治疗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术丸、八味平胃散、干姜丸等方;若从热化,则宜栀连二陈汤、咽醋丸[3]

泛吐酸水,有寒热之分。高鼓峰《四明心法·吞酸》说:“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膜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甚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可知吐酸一证,虽分寒热而端,总之治肝为根本。

6.1 热证

吐酸·热证(acid regurgitation with heat syndrome[3])是指热邪犯胃,以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咽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吐酸证候[3]

6.1.1 症状

吐酸而并见心下烦,咽干,口苦,苔黄,脉多弦数。

有因肝郁犯胃,湿郁化热所致者,症见两胁刺痛,口苦咽干,心烦吐酸,脉弦数[3]

6.1.2 治法

宜泄肝清火[3][4]

6.1.3 治疗吐酸热证的方药

用左金丸[备注]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为主方,或加白螺丝壳、瓦楞子等以抑酸和胃[4]

用逍遥散[备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白术、白芍药、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合左金丸[备注]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或柴葛平胃散[4]

6.2 寒证

吐酸·寒证(acid regurgitation with cold syndrome[4])是指寒邪犯胃,以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等为常见症的吐酸证候[4]

6.2.1 症状

吐酸而并见胸脘胀闷,嗳气臭腐,苔白,脉多弦缓[4]

有因脾胃虚寒所致者,症见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苔白,脉弦细[4]

6.2.2 治法

治宜温养脾胃[4][4]

6.2.3 治疗吐酸寒证的方药

用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中汤、温胃饮等方[4]

以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主方,加吴茱萸以温散肝郁。倘发于食后,纳少苔厚,则加神曲、谷芽、麦芽等以消滞和胃。如湿浊留恋,苔白腻不化者,可加砂仁、苍术、藿香、佩兰之属,以化湿醒脾。[4]

7 关于内伤吐酸水

内伤吐酸水指因恼怒忧郁,肝郁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症[5]

7.1 病因病机

因脾胃虚寒、宿食、水饮、痰热所致者,亦属内伤吐酸[5]

7.2 症状

症见食入吐水酸馊,两胁刺痛,面红升火,脉多弦数[5]

7.3 治疗

宜用柴葛平胃散、栀连平胃散等方[5]

8 关于外感吐酸水

外感吐酸水指素有湿热郁结、复冒外寒所致的吐酸症[6]

8.1 症状

症见发热,呕吐酸水,甚则酸水浸渍胃脘,不胜苦楚,吐出酸水令牙关酸涩不能合,脉多带弦[6]

8.2 治疗

属本热标寒之证,不宜骤进苦寒,而当辛散[6]。脉弦数者,宜防葛平胃散、家秘神术汤,甚者加栀连;脉弦迟者,宜草豆蔻丸、姜桂大顺饮、连理汤[6]

9 关于吞酸

吞酸又称咽酸[7]

9.1 症状

《医林绳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

9.2 病因病机

《寿世保元·吞酸》:“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

9.3 治疗

《证治汇补·吞酸章》:“吞酸为中气不舒,痰涎郁滞,须先用开发疏畅之品。”治同吐酸[7]

10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4.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7.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8.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0.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7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