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参见坐位:坐位为指在不同坐势下取穴或施术[2]。又分仰靠位(针灸颜面及颈前部)、侧倚位(针灸一侧颜面及颞部)、托颐位(针灸头额部)、伏案位(针灸项背及后头部)、屈肘仰掌位(针灸上肢屈侧)、屈肘俯掌位(针灸上肢伸侧)、屈肘拱手位(针灸上肢桡侧)、箕坐位(针灸下肢前面及内外侧)等[2]。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托颐位
- 《外科集验方》:[卷上]五发痈疽论
或用漏芦、五香、连翘之类皆可。若元气虚弱,即用内托、十宣之类补之。亦有阴疮寒塌不起,虽云用灸,然亦...
- 《中国医籍考》:[卷十四]本草(六)
。子其为我序之。诿郑重而别。逾年乙巳。公正星辰之位。又逾年。乃克为序。〔陆氏(圻)本草丹台录〕海宁...
- 《疡科纲要》:[卷上第一章·外疡总论]第七节·论肿疡辨脓之法
自外酿成,与他证之脓成皮里者,显然不同。此则内以托毒外出为主,而外敷提脓拔毒,非精良之药不为功。苟...
- 《丁甘仁医案》:[卷八外科案]骨槽风
花粉(三钱)旱莲草(二钱)黛蛤散(包,六钱)施左颐肿坚硬,寒热交作,牙关开合不利,骨槽风之渐也。宜...
- 《伤寒指掌》:[卷二]瘥后诸病新法
症初起。速宜消散。缓则成脓。如元气虚者。须兼归补托。溃脓后。当大补气血为主。然发于阳明者易治。发于...
- 更多古籍中的托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