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

目录

1 拼音

tuò yè

2 英文参考

saliva

sputum

spit

3 注解

4 英文翻译

Saliva;sputum

5 中文解释

唾液是一种无色且稀薄的液体,被人们俗称为口水,虽然在古代被称为“金津玉液”,现代却向来给人有不洁不雅之感。唾液主要由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这三条唾液腺共同分泌出来,分泌的同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

其中含有的碳酸盐、磷酸盐和蛋白质,对牙齿能带来化学的保护作用;其中含有的淀粉酶能够帮助消化;成分能对抗细菌;能清洁口腔;通过检测唾液可验出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

6 唾液的成分

唾液无色无味,PH为6.6~7.1。正常人每日分泌量约为1.0~1.5升(牛、羊等食草动物,每天唾液分泌量多达体重的1/3)。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唾液的成分随动物种类不同而民间,人和一些哺乳动物(兔、鼠等)唾液中含淀粉酶,而狗、猫和马等唾液中几乎无此酶。

7 唾液的作用

唾液中含有的碳酸盐、磷酸盐和蛋白质,对牙齿能带来化学的保护作用。

人的唾液与食物混和能溶解食物中的可溶性成分,使之作用天味蕾而引起味觉。

唾液可防止口腔干燥,润滑食物;还可清洁口腔,冲洗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屑。

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起冲淡和中和作用,并将它们从口腔粘膜上洗掉。

唾液使口腔湿润,便于说话,在食物还未与胃酸混和前,胃内食糜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中的溶菌酶和硫氰离子具有杀菌作用,粘蛋白不仅有润滑作用,进入胃后,还可中和胃酸,并在胃酸作用下,附着于粘膜上,对抗胃酸对胃粘膜的腐蚀。

唾液还有排泄作用,如体内有些物质及一些病毒,如碘化钾、铅、汞、狂犬病及脊髓灰质炎的病菌和艾滋病毒等都可经唾液排泄或传播。当腮腺受腮腺炎病毒感染可引起腮腺炎(痄腮),患者腮腺肿胀、疼痛,唾液分泌减少。此病有传染性,主要由患者唾液飞沫传播。某些鸟类的唾液腺很发达,它们以唾液将海藻粘合而造巢,如金丝燕所筑的巢,就是中国著名的滋补品“燕窝”。

8 与唾液有关的疾病

睡觉时流口水的致病因素

一、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觉时流口水。

二、前牙畸形:这可能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觉流口水。

三、神经调节障碍: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谓"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

睡觉时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积存食物残渣,天长日久牙石较多,引起牙龈发炎,乃至牙龈少量出血。因而睡觉时流出口水有咸味,呈淡黄色。

防治的办法是: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也可请口腔科医生诊治,采用洁治疗法,去除牙石,服用维生素C及B2等药,消除牙龈炎,减少不良刺激。

唾液分泌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精神因素对唾液分泌影响甚大,俗语中把唾液称作口水,一般人看到美食就会流口水,这是大脑对美食的记忆引起了分泌唾液分泌的反应,是正常现象。而有些人由于体质原因,唾液腺对精神因素的刺激反应过度,当看到特别喜欢的人或物时会不由自主地流口水,紧张时也会口水多,无聊时也会口水多,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嘴里就会有满口的唾液,不得不吐出来或咽下去,相当难受,这时候的唾液已不再是“金津玉液”了,变成了影响人正常社会交往和生活学习的障碍。口水多的直接原因是支配唾液腺的植物神经活动相对兴奋,由于过量分泌唾液的不适刺激,造成患者主观上过度关注自己的唾液情况,久而久之有些患者还会患上轻微强迫症,会不自主地关注自己和别人的唾液分泌情况,会感觉脸部肌肉或口腔或颌关节等不舒服,自己在人多容易紧张的场合讲话会口水多,同时也会关注别人讲话时的口水情况,无聊时思想又转移到口水上会感到口水多,患者处于一种“口水多引起不适刺激--过度关注--进而再引起口水多”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这种不自主的行为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苦恼,造成抑郁、自卑、失眠等负面影响,患者自身已无法调整,必须要靠药物帮助才能把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唾液分泌调整到正常状态,只要患者唾液分泌正常了就不会再过分关注自己的口水情况,从而进入到精神与器官良性循环的正常状态。河南赛兰生物科技公司采用直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肠胃功能的特效中药,加上微生态制剂合生素,能在短时间内减少唾液分泌到正常,放松大脑皮层,调整人的精神与器官进入到良性循环状态。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