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蛔

目录

1 拼音

tù huí

2 英文参考

vomiting ascar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vomiting ascar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ascariemes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vomiting of ascar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吐蛔(vomiting ascaris[1][2])为症状名[3]。是指从口中吐出蛔虫的表现[3][3][3]。蛔古作蚘,吐蛔即吐蚘[3]。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4 辨证论治

《仁术便览》卷四:“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

亦可用安蚘法[3]

《景岳全书》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则蚘自止矣。有因胃火而吐蚘者,以内热之甚,蚘无所容而出也,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静。轻者抽薪饮,甚者万应丸之属是也;有因胃寒而吐蚘者,以内寒之甚,蚘不能存而出也,但温其胃,胃暖而蚘自安,仲景乌梅丸之属是也;有因胃虚无食而吐蚘者,以仓廪空虚,蚘因求食而上出也,此胃气大虚之候,速宜补胃温中以防根本之败,如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之属是也。”

《张氏医通》卷四:“吐蚘有寒、有热、有寒热交错。寒则手足厥逆,吐出之鱿色淡白者,理中汤加乌梅、黄连、蜀椒;甚则鱿死而形扁者危矣;热则蚘色赤而多,且跳动不已,安蚘丸主之;寒热交错,则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乌梅丸主之。”

并可用使君子、鹤虱、芜荑、槟榔等驱除蛔虫[3]

5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