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针眼

目录

1 拼音

tōu zhēn yǎn

2 英文参考

hordeolum[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y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hordeolum[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偷针眼为病名[1]。见《原机启微》。即针眼[1]

针眼(stye)为病名[2][2]。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又名土疳(《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土疡(《目经大成·五色疡》)、偷针(《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偷针眼、偷针窝[3]。俗称包珍珠[3]、挑针[3]。是指以眼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赤肿痒痛,易成脓为主要表现的眼病[4]。针眼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4]

针眼相当于西医的睑腺炎[4](又称麦粒肿[4])。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5]

详见睑腺炎条。

4 偷针眼的病因病机

脾胃蕴热及风热客于眼睑所致[5]

素体虚弱,或有不良卫生习惯者,常易罹病。亦有因风热外袭,或热毒炽盛,或脾虚湿热上攻于目,热毒壅阻于胞睑而发本病者[6]

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反复发作。

4.1 风热外袭

风为阳邪,热属火性,风热之邪客于胞睑,火烁津液,变生疖肿[6]

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壅阻于胞睑皮肤肌腠之间,灼烁津液,变生疮疡,发为本病。

4.2 热毒炽盛

过食辛辣炙烤之物,脾胃积热,或心肝之火循经上炎,热毒结聚于胞睑,营卫失调,局部酿脓[6]

过食辛辣炙赙,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化热酿脓。

4.3 脾虚湿热

脾气虚弱,健运无权,湿浊化热,气血不和,反复为患[6]

5 偷针眼的症状

偷针眼初起,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靠小眦部者,红肿锨痛较剧,并可引起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有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病轻者可于数日内自行消散,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形如麦粒(彩图2)。待肿疡溃破,脓出则痛减肿消。发于睑内面者,赤痛较重,常见睑内局部充血,并露出黄色脓点,可以自行溃破。

6 偷针眼的诊断要点

①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扪之有硬结和压痛[6]。邻近球结膜水肿[6]

②3~5日后形成脓肿,出现黄色脓头,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者,表现在皮肤面,称外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者,表现在结膜面,称内麦粒肿[6]。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6]

③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6]

7 需要与偷针眼相鉴别的疾病

7.1 胞肿如桃

胞睑皮肤红赤,高肿难睁,状如桃李,肿痛拒按,白睛赤肿。相当于西医学的眼睑炎性水肿。

7.2 眼丹

发病部位同针眼,但眼睑赤痛漫肿,质硬拒按,常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7.3 眼痈

发病部位在眼睑皮下,较针眼病势凶猛,红肿热痛甚,化腐成脓范围大,可波及全部眼睑。并有畏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8 偷针眼的治疗

8.1 中医辨证治疗

挑针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等法[6]。内服可选用清脾散或仙方活命饮加减[6]。外治:“初起轻者,宜用如意金黄散”;风热盛者,“或于疡顶上,重砭一针,(使)血出气泄”(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6]

对针眼的治疗,原则上在未成脓时,应辨其风热或脾胃热毒上攻而分别施治,以达退赤消肿促其消散之目的。已成脓者,当促其溃脓或切开排脓,促其早日痊愈。

8.1.1 风热外袭/风热客睑

针眼·风热客睑证(stye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lodging in eyelid)是指风热客睑,以初起眼睑局限性肿胀,微痒,微红,可扪及硬结,压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6]

8.1.1.1 症状和体征

针眼初起,痒痛微作,局部硬结微红肿,触痛明显,或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苔薄黄,脉浮数[6]

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8.1.1.2 证候分析

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气血壅阻,故胞睑红肿痒痛、生小硬结[6]

所见全身症状及舌苔、脉象,均为风热袭表之象[6]

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今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所见全身症,均为风热袭表之征。

8.1.1.3 针灸治疗
8.1.1.3.1 方一

[6]

治法: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取合谷、天井、风池、少泽。

随证配穴:头痛重者,加太阳。麦粒肿若在上睑内眦部,加睛明、攒竹;在外眦部加瞳子髎、丝竹空;在两眦之间,加鱼腰;在下睑者加承泣、四白。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泽可点刺出血。

方义:合谷疏风清热,调和营卫。天井通达三焦气机,以助解表清热。配风池疏风解表,以治目疾。刺少泽出血,可清热解毒。

8.1.1.3.2 方二

治则:疏风,清热,利湿

处方:睛明 攒竹 行间 太阳;

方义:取睛明、攒竹、肝经荥穴行间和经外奇穴太阳以疏风清热,合谷、承泣、四白乃手足阳明经穴,有疏导患部郁热的作用;阴陵泉清脾胃湿热,诸穴共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随证配穴:恶寒发热—外关,头痛—风池。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太阳点刺出血。

8.1.1.4 方药治疗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本方以薄荷、豆豉、荆芥、桔梗、牛蒡子疏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本病初起证偏风重者,可加桑叶、菊花;证偏热重者,可去荆芥、豆豉,加黄连、黄芩以助清热解毒。

8.1.2 热毒炽盛/热毒壅盛

针眼·热毒壅盛证(stye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热毒壅盛,以眼睑局部红肿灼热,硬结渐大,疼痛拒按,或白睛红赤肿胀嵌于睑裂,或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6]

8.1.2.1 症状和体征

胞睑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有黄白色脓点,或见白睛壅肿、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数[6]

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

8.1.2.2 证候分析

心、肝、脾胃积热,上攻于胞睑,阻滞脉络,故现局部红肿掀痛,进而可腐熟酿脓[6]

白睛壅肿,系火乘其肺[6]

内蕴热毒,故见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等[6]

脾胃蕴热,积久热毒上攻胞睑,阻滞脉络,营卫失调,故疖肿红赤掀痛。内热重,故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症。

8.1.2.3 针灸治疗

[6]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曲池、内庭、行间、支沟、少冲

随证配穴:根据患病部位,其配穴参照本病“风热外袭”型。伴有发热者,加大椎。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冲点刺出血。

方义:取手阳明经合穴曲池,足阳明经荥穴内庭,足厥阴经荥穴行间,旨在泻热解毒。支沟通腑祛实以泻胃肠实热。刺少冲出血,以泻心火。

8.1.2.4 方药治疗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方中石膏、炒山栀清脾胃积热,黄连泻火解毒,防风助散伏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藿香理气,当归和血,二药调和营卫,升麻清热解毒,引药入阳明,共奏清热泻火解毒之功。若有便秘可加大黄、芒硝;口渴加天花粉清热生津,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8.1.3 脾虚湿热

针眼·脾虚湿热证(stye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heat)是指脾虚湿热,以针眼屡发,硬结难溃、难消,面色少华,偏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6]

8.1.3.1 症状和体征

麦粒肿反复发作,但症状不重,多见于儿童,面色少华,好偏食,腹胀便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6]

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

8.1.3.2 证候分析

宿患麦粒肿,余邪内伏,或脾虚生湿,湿浊化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故麦粒肿屡发[6]

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故面色少华。偏食积滞,则腹胀便结[6]

舌红、苔黄、脉细数,皆为脾虚湿热之象[6]

原患针眼,余邪未清,脾胃伏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气不固,时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复发作。由于正气虚,邪气不盛,故诸症不重。

8.1.3.3 针灸治疗
8.1.3.3.1 方一

[6]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选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阴陵泉、曲池、足三里、大横。

随证配穴:兼有腹胀、疳证者,加四缝。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法。足三里施以补法,余穴施以泻法。四缝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或血水。

方义:阴陵泉、足三里为足太阴、足阳明经合穴,健运脾胃而利湿。泻曲池清热解毒。大横调脾胃治疗大便秘结。

8.1.3.3.2 方二

治则:疏风,清热,利湿

处方:脾胃湿热——合谷 承泣 四白 阴陵泉。

方义:取睛明、攒竹、肝经荥穴行间和经外奇穴太阳以疏风清热,合谷、承泣、四白乃手足阳明经穴,有疏导患部郁热的作用;阴陵泉清脾胃湿热,诸穴共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随证配穴:恶寒发热—外关,头痛—风池。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太阳点刺出血。

8.1.3.4 方药治疗

治法:清解脾胃伏热,或扶正祛邪。

方药:属脾胃伏热者,宜选清脾散加减。方中以石膏、栀子、黄芩清脾胃积热,为主药;防风、薄荷、升麻助主药发散郁伏之火;赤芍凉血,散血分瘀热;枳壳、藿香、陈皮、甘草理气和中,振复脾胃气机。诸药合用,共收泻脾伏火,调理脾胃气机的作用。

属脾胃虚弱者,宜选四君子汤为基础,酌加当归、白芍、山楂、神曲、麦芽等,健脾益气,和血消滞,配伍解毒排脓之晶,使其标本兼顾,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8.1.4 正虚邪恋

针眼·正虚邪恋证(stye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是指正虚邪恋,以针眼屡发,或针眼红肿不甚,硬结难溃,经久难消,或伴见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小儿偏食,纳呆,便结,舌质淡,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6]

8.1.5 外治法

未酿脓者,局部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或用紫金锭磨汁,频涂患部皮肤,消肿止痛。

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眼睑皮肤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垂直,不可伤及睑缘,但宜稍大,以利脓液排流。

8.2 耳针疗法

8.2.1 方一

选穴:眼 肝 脾 肾上腺 耳尖

方法:耳尖点刺出血,余穴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min,反复运针25次,5次为一疗程,反复发作者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8.2.2 方二

用三棱针点刺患眼侧耳尖穴,挤出血液8~10滴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并刺风池[6]

8.2.3 方三

眼、肝、脾、耳尖。强刺激,留针20min,留针期间运针2次,每日1次。亦可耳尖、耳背小静脉刺络出血。屡发者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法。[6]

8.3 挑刺法

8.3.1 方一

选穴:肩胛间第1~5胸椎旁淡红色皮疹

方法:挑断疹下白色纤维组织,并捏挤点状出血,每次挑2~3根,每日1次。

8.3.2 方二

在肩胛区胸1~7两侧探寻淡红色疹点或敏感点。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或血水,用棉球拭去,可反复挤3~5次,亦可用消毒的缝衣针挑断疹点处的皮下纤维组织。[6]

8.3.3 方三

在肺俞或膏肓穴附近皮肤面,找出红点一个或数个,若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消毒后,用毫针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

8.4 拔罐疗法

取大椎,用三棱针散刺出血后拔罐[6]

8.5 西医外治法

可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点眼。如诺氟沙星眼液、金霉素眼膏等。

9 医案

例1.王××,女,16岁,学生。主诉:昨天开始右眼发痒微痛,今晨红肿疼痛加重。眼科诊断:外麦粒肿。治疗:用氯霉素眼药水点患眼2~3滴,用消毒棉签擦干。医者左手将眼睑外翻,暴露睑缘病变部位,右手拇、食指夹持1寸毫针,中指固定针身,针尖与睑板平行,轻拨睑板腺开口处及病变周围睑缘部,反复针拨10~30次,见患者有眼泪溢出即可停止,每日1次。针拨后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每日2~4次。结果:治疗1次后,患者自觉眼睑舒适,疼痛红肿明显减轻。第二日疼痛红肿完全消失。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本法适用于麦粒肿未化脓者。[中国针灸,1996,(3):48]

例2.刘××,男,32岁。患针眼时好时犯,近日又作,疼痛难忍。查其左目上眼睑靠近睛明穴处,生一麦粒小疖,尚未化脓,遂在背区发现了3个出血点,用针挑出血,2次治愈后,讯知3个月内未再发。(中医针法集锦)

10 注意事项

麦粒肿初起至酿脓之后,患处切忌挤压以免脓毒扩散,变生他症[6]

见脓头后及时切开排脓,以免自溃后疮口不齐,留下明显疤痕,但严重者,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平素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防止发病[6]。有屈光不正者应及时矫治。

11 预后

偷针眼一般预后良好。只要及时治疗,避免对患部用力挤压,并发症也较少。若能在酿脓后及时切开排脓,愈后可不留明显疤痕,但严重者,有少数可发展为眼丹。

12 文献摘要

《审视瑶函·土疳症》:“此症谓胞上生毒也,俗号为偷针。有一目生而传两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微邪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人,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所病不一,因其病而治之。”

1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6.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69.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8.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6.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4-22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