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或头穴疗法。是针刺头部某些特定的刺激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据古代医籍记载,头部腧穴主要治疗颅脑疾患,如中风、癫狂、眩晕、头痛等。近年,由于耳针疗法的广泛应用,有人注意探讨头皮与全身的关系,并根据头皮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空间对应关系,提出在头皮上划出若干刺激区,如运动区和感觉区等;也有人根据头部经络与全身的联系,扩大了头部腧穴的应用范围。头皮针疗法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推广使用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头针穴位的定取,各家主张不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种是山西焦顺发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提出;一种是中国针灸学会根据经络学说提出,后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承认。针刺时一般取坐位或卧位。当选定施术部位后,行常规消毒,用26~28号1至2寸长的毫针进行针刺。针刺方向有直刺与横刺之分。横刺一针透2~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必要时还可采用埋针法,用胶布固定针柄,埋1~3日再起针。在操作过程中,应消毒严格并防止出血。婴儿由于颅骨骨缝合部的骨化不全,不宜采用头皮针。[2]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头穴疗法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歌]又歌曰
心如痛针中渚。头强项硬刺后溪,欲知秘诀谁堪侣?此法传从窦太师,后人行知踏规矩。《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九]孔穴主对法
在外踝上五寸灸五壮主身体寒少热甚恶心惕然此与绝骨穴疗病同功主淋沥胫热病汗不出狂病虚则痿坐不能起实则厥...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身度]经筋
》根据穴疗筋病者,此乃根据脉引筋气也。)名曰仲春痹。(圣人南面而立,上覆于天,下载于地,总法于道,...
- 更多古籍中的头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