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目录

1 拼音

tóu bù nóng zhǒng xìng chuān jué xìng máo náng zhōu wéi yán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多发生于成年男性。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所致,接触传染。

4 疾病描述

本症又称为头部毛囊周围炎或头皮部分割性蜂窝织炎,是一种少见的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

5 症状体征

初起头发部,尤其头后部,发生数个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后渐渐增大变深而形成半球状或细长的结节,病损处毛发脱落,呈现淡红色表面光滑紧张的隆起。后结节软化而形成脓肿,破溃后成为多数瘘孔,有脓汁流出。瘘孔与瘘孔之间,由于皮下组织侵蚀破坏,互相沟通,因此压迫结节可在相接近或距离较远的瘘孔中排出脓汁。慢性经过,常一处病损痊愈留有瘢痕,但它处又发生新的病损,如此绵延数年到数十年之久。

6 疾病病因

在病损中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有时也可发现链球菌及双球菌。本症常与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同时并发,且此三种疾病发病机理和组织病理变化均相类似,故有人将此三种病概括称为毛囊性闭锁性三联征。此病是否为原发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尚有怀疑,因内服皮质类固醇有效,推想此病可能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而造成的组织破坏。

7 病理生理

早期损害为一种毛囊周围炎,有广泛性中性粒细胞、淋巴样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形成脓肿时,皮损周围遭到破坏,则有肉芽组织侵入,除有淋巴样细胞及浆细胞外,靠近毛囊残余的区域尚有异物巨细胞。当脓肿扩展深入皮下组织时,则形成被有表皮的引流窦道,在愈合区域内可见广泛的纤维化。

8 治疗方案

可选用抗生素,有时可与皮质类固醇合并使用。对有波动的脓肿切开排脓。脓肿间窦道也要切开,且需用石炭酸烧灼窦道的内壁组织,局部也可涂布抗生素软膏。此外,亦可使用浅层X线照射,自家疫苗注射等。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