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四逆汤

目录

1 拼音

tōng mài sì nì tāng

2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脉四逆汤

2.1 处方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半) 附子(一角.生用)

2.2 功能主治

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下利脉不出者。

2.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2.4 备注

面赤者加连须葱白三根;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钱;呕者加生姜二钱半;咽痛者加桔梗二钱;下利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钱半。

2.5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3 《重订严氏济生方》:通脉四逆汤

3.1 处方

吴茱萸(炒)60克 附子(炮,去皮、脐)30克 桂心(去皮,不见火)通草 细辛(洗,去叶、土)白芍药 甘草(炙)各15克 当归(去声)9克

3.2 制法

上药哎咀。

3.3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治霍乱,寒胜阳衰,肉冷脉绝。

3.4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水150毫升,酒75毫升,生姜7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5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4 《伤寒大白》卷三

4.1 方名

通脉四逆汤

4.2 组成

附子、干姜、广皮、甘草、葱白头。

4.3 主治

真阳欲脱,腹痛,下利厥冷,脉伏。

5 《济生》卷三

5.1 方名

通脉四逆汤

5.2 组成

吴茱萸(炒)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桂心半两(去皮,不见火),细辛半两(洗,去叶土),白芍药半两,甘草(炙)半两,当归(去芦)3钱。

5.3 主治

霍乱恶寒,腹痛身冷,自汗,脉沉微如欲绝。

5.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酒半盏,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5.5 附注

《普济方》引《医方集成》有通草(一作木通)半两。

6 《痎疟论疏》

6.1 方名

通脉四逆汤

6.2 组成

甘草(去头尾,酒润,炙黄色)7钱,干姜(取如法修事白干姜,切)1两,葱白5茎,细辛(真北地者,瓜水浸1宿,晒干,锉碎)7钱。

6.3 主治

肝疟。

6.4 用法用量

上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分温再服。

6.5 加减

其状若死,兼下利,脉绝者,加附子5钱(生用)。

7 《伤寒论》

7.1 方名

通脉四逆汤

7.2 组成

甘草2两(炙),附子(大者)1枚(生,去皮,破8片),干姜3两(强人可4两)。

7.3 功效

回阳通脉,散阴胜寒。

7.4 主治

少阴病,阴盛隔阳。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反不恶寒,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7.5 用法用量

上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7.6 加减

面色赤者,加葱9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2两;呕者,加生姜2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1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2两。

7.7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猪肉。

7.8 临床应用

霍乱:田某儿媳患霍乱寒多,渴不欲饮,饮亦喜热,舌苔白,吐泻多清水,不太臭,惟耽搁时间过久,救治较迟,肢厥筋挛,皮瘪目陷,六脉全无,病已造极,拟大剂温肾以启下焦生气、温脾以扶中宫颓阳,作最后挽救,拟通脉四逆汤加重其剂,方用:甘草2钱,干姜6钱,乌附8钱。隔3时复诊,吐泻未止,厥逆未回,嘱照原方再进1剂;隔2时又再复诊,吐泻虽缓,微逆仍未回,俨似正气与邪气同归于尽状,细审细察,探其手心,微有温意。曰:生机在此。盖正气过伤,迟迟其复,兆端已见,稍候即当厥回向愈,嘱其续将三煎药服完,另用前方,姜、附各减为3钱,并加党参4钱,夜间作2次缓服。翌晨复诊,厥回脉出,已能起坐,特精力匮乏,为拟理中加知母、栝楼根善后。

7.9 各家论述

1.《古今名医方论》:通脉四逆是于水中温土。里寒外热,浑是肾中阴寒逼阳于外,故君以干姜,树帜中宫;臣以国老,主持中外;更以附子,大壮元阳,共招外热返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存亡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何能疾呼外阳?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者,恐丧亡之余,姜、附之猛,不能安养夫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其加减法内,面色赤者加葱,后人遂以葱白为通脉四逆,不知阳亡于外,更用葱以助其散,则气从汗出,而阳无由内返也,岂不误耶?盖白通立名,因下利脉微,用葱白以通上下之阳;此里寒外热,用通脉以通内外之阳,故主方不用葱也。宜详辨之。
2.《古方选注》: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干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姜附烈性,留顿中宫,扶持太和元气,藉葱白入营通脉,庶可迎阳内返。推仲景之心,只取其脉通阳返,了无余义矣。
3.《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此方与四逆汤三药同,但加重干姜,方名通脉四逆汤,是其所以通,端在干姜,原无疑义。窃干姜守而不走,其何能通,而此能通者,盖谷入于胃,脉道乃行,中气鼓荡,是为行脉之本。若下焦脉绝,本为不治,但仅寒邪凝阻,而脉不通,则加干姜温暖中气,以鼓舞之,兴奋体工,由中以达四末,脉即可复,不通之通,乃妙于通,仲景用干姜之神化如此。脉资生于中焦谷气,此方已求到资生源头,是此方通脉,较强心以复脉,尤深一层。

7.10 附注

通脉加减四逆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一)、姜附汤(《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通脉四逆加减汤(《法律》卷二)。

8 《医统》卷十四

8.1 方名

通脉四逆汤

8.2 组成

四逆汤加甘草1倍。

8.3 主治

厥逆,下利,脉不至。

9 《伤寒全生集》卷三

9.1 方名

通脉四逆汤

9.2 组成

干姜、附子、人参、炙甘草。

9.3 主治

阴证发斑,身冷无脉,斑黑昏沉者。

9.4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入童便、猪胆汁;如烦躁,冷服。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