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里

目录

1 拼音

tōng lǐ

2 英文参考

Tōnglǐ HT5[中国针灸学词典]

tōnglǐ[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T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通里:1.经穴名;2.治法。

4 经穴名·通里

穴位通里
汉语拼音Tongli
罗马拼音Tungli
美国英译名Inner Communication
各国代号中国HT5
日本5
法国莫兰特氏C5
富耶氏C5
德国H5
英国H5
美国He5

通里为经穴名(Tōnglǐ HT5)[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备急千金要方》作通里[2]。属手少阴心经[2]。通里是手少阴心经的络穴[2][2]。通即通往,里指邻里,手少阴心经络脉由此穴别出与毗邻之手太阳经联络,故名通里[2]。主治暴喑,舌强不语,急性舌骨肌麻痹,咽喉肿痛,扁桃腺炎,咳嗽,哮喘,暴瘖,心悸,怔忡,腕臂痛,热病,头痛目眩,目痛,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狂证,精神分裂症,癔病,癔病性失语,悲恐畏人,臂,肘,腕痛,底臑肘臂内后侧痛,指挛,心痛,头晕,目眩,眩晕,腕关节痛,失眠,面赤,喉痹,倦言嗜卧,崩漏,遗尿,胃出血,子宫内膜炎等。

4.1 别名

通理(《千金翼方》)。

4.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

4.3 特异性

通里为手少阴心经的络穴。

4.4 穴名解

通即通往,里指邻里,手少阴心经络脉由此穴别出与毗邻之手太阳经联络,故名通里[2]

通,通达,通畅,贯通之义。里,邻里,又与理通。本穴为手少阴之别络,从此别走手太阳小肠经,经气由此通达表里二经,且兼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若井里然,故以为名。其所治症为目痛、汗闭、喉痹、心热、悸动、胀满、崩漏等。凡此诸症,其由涩滞抑郁所生者,本穴统能治之。综而观之,本穴以通为治,故名“通里”,即通而理之也。[3]

4.5 所属部位

前臂[4]

4.6 通里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通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5][6]

通里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仰掌取穴[6]

通里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处[6]

通里穴在手少阴心经中的位置

通里在上肢内侧部经穴中的位置

通里穴的位置

通里穴的位置(手少阴心经)

通里穴的位置(肌肉)

通里穴的位置(骨骼)

4.7 取法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当神门与少海连线上,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

通里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仰掌取穴[6]

仰掌,于尺侧腕屈肌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取穴[7]

快速取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尺侧肌腱内侧的凹陷,从腕横纹向上量1横指处即是通里穴[8]

4.8 穴位解剖

通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皮薄,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前臂深筋膜,在尺动、静脉和尺神经的桡侧穿尺侧腕屈肌(腱),进入指深屈肌,再经前臂屈肌后间隙达旋前方肌。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指深屈肌→旋前方肌[8]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之间→指深屈肌[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尺神经、尺动脉的分支分布,并有尺神经、尺动脉的本干经过[8]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并有尺动脉通过[8]

4.9 通里穴的功效与作用

通里有清心安神、通利喉舌作用[8]

通里有清热安神,通经活络的作用。

手少阴经“从心系却上肺”,“上挟咽”,手少阴经别“上走喉咙”,故通里穴可宣肺通闭,治疗暴喑[8]

心开窍于舌,手少阴络脉“系舌本”,通里是心经络穴,为临床治疗舌强不语的要穴[8]

通里治疗腕臂痛,属腧穴的近治作用[8]

通里穴有行气活血、宁心醒神之功[8]

4.10 主治病症

通里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急性舌骨肌麻痹,咽喉肿痛,扁桃腺炎,咳嗽,哮喘,暴瘖,心悸,怔忡,腕臂痛,热病,头痛目眩,目痛,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狂证,精神分裂症,癔病,癔病性失语,悲恐畏人,臂,肘,腕痛,底臑肘臂内后侧痛,指挛,心痛,头晕,目眩,眩晕,腕关节痛,失眠,面赤,喉痹,倦言嗜卧,崩漏,遗尿,胃出血,子宫内膜炎等。

通里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心悸怔忡、腕臂痛[8]

通里主要用于心神、口腔及前阴部疾患等:如热病、头痛目眩、心悸怔忡、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癔病、咽喉肿痛、暴瘖、舌强不语、臂、肘、腕痛等[8]

通里主治心痛,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暴瘖,舌强不语,腕关节痛等[8]

通里穴主治心悸,怔忡,悲恐畏人,狂证,失眠;面赤,头痛,目眩,目痛,暴喑,喉痹,舌强不语;底臑肘臂内后侧痛,指挛;倦言嗜卧,崩漏,遗尿[8]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癔病性失语,精神分裂症;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动过缓;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腺炎,咳嗽,哮喘;

其它:急性舌骨肌麻痹,胃出血,子宫内膜炎。

本穴出现压痛、结节等阳性反应,可作为心动过缓的定性诊断。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2~0.5寸[8]

一般直刺0.3~0.5寸[8][8][8]。局部有酸胀感,针感亦可循心经下行到环指或小指,或循心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个别可走向胸部[8]

4.11.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4.12 配伍

通里为心经络穴,手少阴络脉“系舌本”,故本穴多配伍廉泉、哑门等治疗舌强不语、暴喑等[8]

通里配金津、玉液治舌强不语[8]

通里配太冲、隐白、三阴交治月经过多[8]

通里配太阳、风池,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眼花。

通里配廉泉、涌泉,有清心启闭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癔病性失音。

通里配解溪,治头风、面目赤[8]

通里配行间、三阴交,治经血过多[8]

通里配腕骨,为原络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狂证,精神分裂症。

通里配腕骨,治颧颌耳肿[8]

通里配大钟,治倦言嗜卧[8]

通里配内关、心俞,有宁神志调心气的作用,治胸痹[8]、脉结代[8]、心绞痛[8]、心律不齐[8]心悸、怔忡、悲恐畏人。

通里配百会、内关、心俞、人迎,治心慌心悸[8]

4.13 特效按摩

按揉通里穴可治坐骨神经痛,一侧坐骨神经痛就揉另一侧通里穴[8]

4.14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备急千金要方》:主卒痛烦心,心中懊侬,数欠频伸,心下悸,悲恐。主遗溺。主不能言。主热病先不乐数日。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卒心中懊𢙐,数欠频伸,悲恐,目眩,头痛,面赤而热,心悸,肘臂孺痛,实则支肿,虚则不能言,苦呕,喉痹,少气,遗溺。

《医宗金鉴》:主心烦极甚,怔忡不宁。

《针灸大成》:主目眩头痛,热病先不乐,数日懊𢙐,数欠频呻悲,面热无汗,头风,暴喑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呕喉痹,少气遗尿,妇人经血过多,崩中。实则支满膈肿,泻之,虚则不能言,补之。

《玉龙歌》: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通里腕侧后,掌后一寸中,欲言言不出,懊𢙐在心中,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平声仍欠数,喉闭气难通。虚则不能食,咳嗽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4.15 研究进展

4.15.1 治疗下颌关节炎

取双侧通里穴,进针得气后,边捻转针,边让患者作张口动作数次。

4.15.2 治疗小儿遗尿

通里配大钟穴,出针后艾条灸3~5分钟。

4.15.3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有实验报道针刺正常人通里穴,能使绝大多数受试者心电图各波出现不同的改变,如无P波者出现P波,原有P波者P波升高或降低,QRS综合波也发生两相性改变,而以胸前导联为明显,也有报道针刺通里穴多引起心率加速[8][8]

4.15.4 对脑电图的影响

针刺通里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脑电图趋于规则化[8]

4.15.5 对大脑皮质有调整作用

有报道针刺通里对大脑皮质功能有调整作用,通过脑电可见原来α节律的波幅较低者,呈现α节律及波幅增强;反之,则α节律减弱。也有报道针刺通里,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的患者脑电图趋于规则化。[8]

5 治法·通里

通里为治法[8]。里,指表里之里[8]。通里又名泻下、攻下、下法、通下,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9]。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9]。分寒下、温下、润下等,除润下药较和缓外,其余多较峻烈,年老体弱慎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无实结者不要轻易采用[9]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0.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8.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6-67.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08-209.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