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痛点
摘要:痛点亦称疼痛点。在皮肤上广泛地呈点状分布,特别是对痛觉敏感的部位。对其它的感觉也有同样的点状分布。在不被衣服所遮盖的裸露部位,分布得尤为稠密,在眼的角膜上也发现有痛点。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0/2/24 12:38:20 84字 ]
相关词条:
- 腰痛点
拼音:yāotòngdiǎn英文:EX-UE7;yāotòngdiǎn;EX-UE7概述:腰痛点为经外奇穴名(yāotòngdiǎnEX-UE7)。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针灸学简编》。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主治腰腿痛,扭伤,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热痛,小儿急、慢惊风,头痛,耳鸣等。拼音:yāotòngdiǎn代号:EX-UE7腰痛点的别...
- 软组织压痛点
,并详细记载在他2002年出版的宏篇巨著《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和2009年出版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最终版)专著之中的。临床中宣蛰人压痛点分为显性压痛点和潜性压痛点,又将压痛点引出的疼痛分为原发痛和传导痛及继发痛,这又与传统的“阿是穴”不相同。从解剖学的角度而言,人体的骨骼肌是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而附着于骨膜的是骨骼肌的肌腱部分,即软组织压痛点所在的部位,并非骨骼肌的肌腹部分,骨骼肌中的筋膜仅...
- 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
适应证: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适用于:1.头面痛、颈臂痛、腰腿痛及四肢关节疼痛。2.颈源性眩晕症。3.消化、泌尿、妇科脏器疾患引起的疼痛。禁忌证:1.脊柱椎管内病变、肿瘤引起的疼痛。2.骨性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3.出血倾向、皮肤感染。准备:操作者应掌握颈、肩、臂、背、腰、骶、臀、腿痛的检查方法与诊断技术,认识这种疾病的一系列具有规律的压痛点及由此而引出的传射症状或并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压痛点
sspoint;压痛点指按压体表时所发现的疼痛部位。压痛点是指通称按压或撮捏体表时所发现的敏感和疼痛处。针灸取穴都非常注重感应。针灸取穴,往往以压痛反应作为定穴的重要依据。《内经》所说的“按之应手而痛”就是这个意思。压痛反应点作为穴位使用称阿是穴。参见阿是穴:阿是穴指凡以压痛点或其它病理反应点作穴治病,这个穴位则称阿是穴。《备急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
- 压痛点选穴
拼音:yātòngdiǎnxuǎnxué英文:概述:压痛点选穴即以痛为输。以痛为输为取穴法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痛,病痛或压痛。指以痛处局部或病理反应点作为腧穴来治疗疾病。应用时又分穴位压痛选穴和非穴位压痛选穴。穴位压痛选穴:穴位压痛选穴指选取有压痛的经穴、奇穴来治疗疾病。常用的有募穴、背俞穴、四肢部的腧穴等。如阑尾炎选用阑尾穴来治疗。非穴位压痛选穴:非穴位压痛选穴指选取阿是穴来治疗...
- 八髎
髎在腰尻分间。”八髎的取法:快速取穴:俯卧,术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骶骨第1~4假棘突上,然后向外侧移行约1横指,有凹陷处取之。四指位置即为上醪、次髎、中髎、下髎。特效按摩:在八髎附近找到痛点按揉,或每天擦热八髎穴,可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上髎:上髎为经穴名(ShàngliáoBL31)。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上髎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
- 耳穴压痛点
现出最疼痛的部位。对压痛的程度,常根据病人的反应加以判断,皱眉(+),眨眼(++),躲闪(+++),疼痛难忍,拒按压(++++),压痛点的形成与消失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的关系。疾病发生后,痛点即可形成;疾病发展或加重时,压痛点反应灵敏;随着病情的好转,痛点随之减轻以至消失。临床以急性炎症、痛症的压痛最为明显,慢性病耳廓压痛多不明显。触诊时用力要均匀,按压时间要相等,探棒的探头直径以1.5...
- 手指平推扣拨法
拼音:shǒuzhǐpíngtuīkòubōfǎ英文:手指平推扣拨法为推拿方法之一。简称指拨法。全称手指平推扣拨法。见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施术时嘱病员指明在作某一动作时最痛点的位置,并保持这一体位不动,医者用拇指指腹按住最痛点;另一手握住病员肢体进行拔伸、旋转活动,或嘱其自作弯腰、抬腿、踏步等动作,使该最痛点转变为不痛或稍痛时,医者拇指向下、向外轻柔地平推数下。然后嘱病员重复前次活动,再找出最...
- 指拨法
指拨动针柄以增强针感的方法。其法用拇、食指捏持针柄,以中指轻轻拨动针体。推拿方法的一种·指拨法:指拨法为推拿方法的一种。全称手指平推扣拨法。见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施术时嘱病员指明在作某一动作时最痛点的位置,并保持这一体位不动,医者用拇指指腹按住最痛点;另一手握住病员肢体进行拨伸、旋转活动,或嘱其自作弯腰、抬腿、踏步等动作,使该最痛点转变为不痛或稍痛时,医者拇指向下、向外轻柔地平推数下。然后嘱病...
- 疼痛点
痛点亦称疼痛点。在皮肤上广泛地呈点状分布,特别是对痛觉敏感的部位。对其它的感觉也有同样的点状分布。在不被衣服所遮盖的裸露部位,分布得尤为稠密,在眼的角膜上也发现有痛点。...
- 痛点
拼音:tòngdiǎn英文:painspot痛点亦称疼痛点。在皮肤上广泛地呈点状分布,特别是对痛觉敏感的部位。对其它的感觉也有同样的点状分布。在不被衣服所遮盖的裸露部位,分布得尤为稠密,在眼的角膜上也发现有痛点。...
- 穴位注射法
射。操作程序:备5~50ml注射器各l副,针头5?号、6号、7号各2个,穿刺针头7号2个,敷料2块,消毒后留用。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比较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常规消毒,用无痛进针法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注射时应注意速度,一般以中速为宜,如是慢性病体弱者,应该轻刺激缓慢注入;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快速注...
- 腧穴压痛点
拼音:shùxuéyātòngdiǎn腧穴压痛点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可与相应的体表输穴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按诊或针灸这些压痛点,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如肝、胆痛压肝俞、胆俞,牙痛压颊车等。此即《灵枢·经筋》所谓“以痛为输”的道理。...
- 火针痛点刺法
拼音:huǒzhēntòngdiǎncìfǎ英文:火针痛点刺法为火针操作方法之一。指在病灶局部或有关穴位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痛点上施以火针治疗。...
- 肩痛点
拼音:jiāntòngdiǎn英文:肩痛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肩胛部,肩胛骨腋窝缘之中点处。左右计2穴。主治肩痛、上肢瘫痪等。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
- 牙痛点2
拼音:yátòngdiǎn2英文:牙痛点2为耳穴名。见《针法灸法学》。位于耳垂四区的中央。主治牙痛、牙周炎,并可用于拔牙麻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牙痛点1
拼音:yátòngdiǎn1英文:牙痛点1为耳穴名。见《针法灸法学》。位于耳垂一区的后下角。主治牙痛、牙周炎、并可用于拔牙麻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阳光
病人带来喜悦的心情,故名。阳光穴主治腰痛。出处:《万一针:老中医万方琴五十年针灸心得》阳光穴的定位:阳光穴在在手背侧,位于第3、4掌骨衔接的凹陷处。阳光穴的发现:在手背靠近腕部有两个治疗腰痛的穴(腰痛点),万方琴想如果能够用一针一穴治病,肯定优于两针两穴,于是试着在两穴之间取穴,没想到效果非常好,而且治病非常方便,伸手就能治病。此穴能给病人带来喜悦的心情,所以给它起名叫“阳光穴”。阳光穴取穴方法:...
- 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
、提肩胛肌及胸锁乳突肌或颈部筋膜和韧带组织等。在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肌腹部分纤维被撕裂,受伤组织肿胀出血,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局部疼痛,引起颈肌痉挛,后者又通过脊神经传导引起头部、背部甚至同侧上肢的放射痛。少数严重患者亦可以有神经根的刺激症状。临床表现:颈部扭伤大多为单侧性、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疼痛如刀割或撕裂样。疼痛以颈部为主,但可以模糊地放射至头、背以及上肢。任何...
- 胸穴指压法
拼音:xiōngxuézhǐyāfǎ胸穴指压法推拿方法名。指用手指按压胸部穴位进行治病的一种手法。所用胸穴大多是分布于胸部前面或侧面的敏感压痛点。适用于头痛、胸痛、腰痛、胃痛及软组织扭伤等疾病。...
- 肛裂·阴虚津亏证
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luidinsufficiency)是指阴虚津亏,以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肛裂证候。症状:肛裂·阴虚津亏证患者大便干结,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分析: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肠失濡润,以致大便秘结;便时努挣擦破...
- 膝关节注射
.反复治疗2或3次无效的患者。5.体弱或全身情况欠佳、肝肾功能不全者。准备:备皮;常规消毒皮肤。方法:1.膝前痛点注射(1)患者取仰卧屈膝,膝下垫枕使关节屈曲(髌尖注射时取膝关节伸直位)。(2)进针点:根据不同病变选取,如侧副韧带起止点附着部、交叉韧带(髌韧带正中)、半月板(内、外膝眼)、髌上滑囊(髌骨上)、脂肪垫(髌韧带两侧)、内外关节间隙等。(3)经进针点快速进针达病变处,向肌腱、韧带的起止...
- 尺肤诊法
患者食指为准)诊候上半身,再以食指尖的宽度为准,从腕横纹开始,以两食指尖的宽候头颈,依次各以食指尖宽度候心、肺、肝、胃、大腹各部,而尺肤中央处之一食指尖宽处,候少腹部(少腹部位于人体上下径之中央处),余下到肘横纹是下肢部。令患者仰掌平放,按上述次序将尺肤压向桡骨,何处出现压痛,即表明该处所对应的脏腑或部位有病。压痛点在双手是对称出现的,痛点较明显的一侧,病情亦较重。临床应用尺肤诊断时应与四诊合参。...
- 反馈疗法
应施治区域,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人体一定部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此法在美国较为流行。人体各部分在面部都有投影区;当机体的功能失调影响到某种功能或某些脏器时,除局部症状外,在面部相应区域也会有一至数个压痛点。其压痛或麻木程度及压痛点数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区域刺激,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一般用指尖、金属、玻璃、木棍进行按压,或梅花针叩刺,或电针、激光、穴位注射等法。也可用特制面针...
- 推扳疗法
指按住肌肉边缘向前推移;扳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肌肉边缘向后扳动。两种方法亦可同时应用,即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对握住肌肉,拇指向前推,食指、中指、无名指向后扳。推扳时应保持一定的按压深度,以平稳、柔和、持续的劲力缓缓移动,中途不可松劲,使肌肉得以有效的牵拉。本疗法常用于治疗因劳累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如劳损、痉挛、软组织粘连等。而对关节腔粘连、强直或其他骨关节炎症等器质性病变则不宜应用。...
- 耳垂
耳垂为耳的部位。即耳坠。耳坠(earlobule)为人体部位名,又称“耳垂”、耳垂珠。是指耳轮之垂部。位于对耳屏的下方。耳垂部分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是临床常用采血的部位。耳垂部分分布有眼、牙痛点、扁桃体等耳穴。耳垂经外奇穴名·耳垂:耳垂为经外奇穴名。出《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刺疔捷法》。出《刺疔捷法》。位置:位于耳垂前面中点。功能主治:主治锁口疔等。刺灸法:直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一般直刺...
- 粘毛黄花菍
拼音:zhānmáohuánghuāniè别名:磨盘公来源:锦葵科粘毛黄花菍SidamysorensisWightetAr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散瘀消肿。支气管炎:鲜全草1两,水煎服。乳腺炎、痈疮肿毒:鲜叶捣烂,隔纱布一层外敷。阑尾炎:鲜叶捣烂,纱布包好,外敷腹部痛点。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分筋
拼音:fènjīn英文:relaxtheadheredsofttissues;分筋为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用拇指指端深压于筋结或压痛点的边缘部,稳缓地进行按揉拨动。有助于筋结的解除或软组织粘连的分离。...
- 耳垂珠
拼音:ěrchuízhū英文:耳垂珠即耳坠。形容耳垂之垂下如珠状,故名。耳坠(earlobule)为人体部位名,又称“耳垂”、耳垂珠。是指耳轮之垂部。耳垂部分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是临床常用采血的部位。耳垂部分分布有眼、牙痛点、扁桃体等耳穴。耳郭...
- 耳坠
拼音:ěrzhuì英文:aneardrop;eardrop;eardrop;earlobule;耳坠(earlobule)为人体部位名,又称“耳垂”、耳垂珠。是指耳轮之垂部。耳垂部分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是临床常用采血的部位。耳垂部分分布有眼、牙痛点、扁桃体等耳穴。耳坠...
- 声嘶失音按摩法
拼音:shēngsīshīyīnànmófǎ英文:trachyphoniaandaphoniamassage;声嘶失音按摩法(trachyphoniaandaphoniamassage)为中医治法名。是指按摩人迎穴、水突穴、局部敏感压痛点及咽喉部三条侧线,以治疗声嘶失音的方法。...
- 石龙芮
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L.的全草。分布全国各地。性味:苦、辛,寒,有毒。功能主治:拔毒,散结,截疟。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捣汁涂;瘰疬,下肢溃疡,熬膏涂敷;风湿性关节炎,捣烂敷痛点或穴位,待有烧灼或奇痒感时除去,局部见水泡,用无菌敷料覆盖;疟疾,于疟发前6小时捣敷大椎穴。使用注意:本品误服,可致口腔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化学成...
- 平田氏十二反应带
标记以便互相区别。躯干部与上肢的号码是由上向下排列;下肢、颈部以及颜面部的号码则是由下向上排列;而头部的号码则是由后向前方向排列。认为号码相同的部位具有相互关联性。间中喜雄在观察四肢上各种疾病的压痛点时,发现平田氏反应带上有很多压痛点,于是便应用中谷义雄的良导络测定法观察各种疾病时皮肤电阻现象的改变。结果发现,子宫病、阑尾炎、胃溃疡以及肝胆疾病患者,均在下肢相当于平田氏十二反应带的部位,出现“良...
- 耳穴埋针法
入耳穴可以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能够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从而使疾病或某些症状得到缓解或痊愈。此法对于一般慢性疾病,体质虚弱患者,或无法长期坚持针刺治疗者较为适宜。使用前首先在耳廓上找准病变的压痛点或用耳穴探测仪测得低电阻点,找准后用探棒稍加按压,留下一个充血压痕标记。局部皮肤消毒后,用镊子夹住皮内针针柄,轻轻刺入所选的穴位皮内,一般刺入针体的2/3,用胶布固定。若用揿针,可直接将揿针、皮内针...
- 孔穴
有空隙的意思。腧穴泛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文献上还有“气穴”、“孔穴”、“骨空”“穴位”“穴道”等不同名称。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它能反应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通过针灸、按摩等刺激,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防治疾病的目的。有的还可以用作辅助诊断。腧穴分经穴和经外穴两大类。此外,还有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定取的称为阿是穴。...
- 地下明珠
拼音:dìxiàmíngzhū处方:地下明珠(又名茅膏菜)球根1~4粒。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均获一定效果。用法用量:压碎捻成丸(或用茅膏菜全草晒干研末,用水调和,做成黄豆大小的丸子),贴敷患处(痛点),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即揭去,皮肤所出现的水泡,用针挑破,外敷纱布,或加敷消炎软膏,至结口为止。摘录:《外治方》...
- 精灵
拼音:jīnglíng英文:概述:精灵为推拿部位名,即精宁。《中国针灸全书》列为腰痛点别名。精宁为推拿穴位名,又名精灵。《小儿按摩经·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精宁:精宁位于腕背横纹的桡侧端。有祛风、化痰、镇惊等作用。《小儿按摩经·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精宁:精宁位于手背第4~5掌骨间,距掌指关节半寸处,约与外劳宫相平。《小...
- 小水杨梅
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L.的全草。分布全国各地。性味:苦、辛,寒,有毒。功能主治:拔毒,散结,截疟。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捣汁涂;瘰疬,下肢溃疡,熬膏涂敷;风湿性关节炎,捣烂敷痛点或穴位,待有烧灼或奇痒感时除去,局部见水泡,用无菌敷料覆盖;疟疾,于疟发前6小时捣敷大椎穴。使用注意:本品误服,可致口腔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化学成...
- 近部取穴
拼音:jìnbùqǔxué英文:neighboringpointion近部取穴(neighboringpointselection)为取穴法之一。指在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腧穴。即近道取穴。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近部取穴多用于治疗病位较局限和体表部位反应较为明显的病症。如鼻塞选迎香;面瘫选颊车、地仓等。此外,多数压痛点选穴,也属于近部取穴。...
- 水毛茛
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L.的全草。分布全国各地。性味:苦、辛,寒,有毒。功能主治:拔毒,散结,截疟。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捣汁涂;瘰疬,下肢溃疡,熬膏涂敷;风湿性关节炎,捣烂敷痛点或穴位,待有烧灼或奇痒感时除去,局部见水泡,用无菌敷料覆盖;疟疾,于疟发前6小时捣敷大椎穴。使用注意:本品误服,可致口腔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化学成...
- 水堇
芮RanunculussceleratusL.的全草。分布全国各地。性味:苦、辛,寒,有毒。功能主治:拔毒,散结,截疟。主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捣汁涂;瘰疬,下肢溃疡,熬膏涂敷;风湿性关节炎,捣烂敷痛点或穴位,待有烧灼或奇痒感时除去,局部见水泡,用无菌敷料覆盖;疟疾,于疟发前6小时捣敷大椎穴。使用注意:本品误服,可致口腔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化学成...
- 精宁
拼音:jīngníng英文:概述:精宁为推拿穴位名,又名精灵。《中国针灸全书》列为腰痛点别名。《小儿按摩经·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精宁:精宁位于腕背横纹的桡侧端。有祛风、化痰、镇惊等作用。《小儿按摩经·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精宁:精宁位于手背第4~5掌骨间,距掌指关节半寸处,约与外劳宫相平。《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
- 医护记录中的中医内容
泌物。闻诊:闻声息,包括语音、呼吸、咳喘、呕恶、太息、呻吟、腹鸣等。嗅气味包括排泄物及口中气味等。切诊:肌肤:包括湿度、温度及弹性等。各部位切诊:包括头面、胸腹、四肢。俞穴按压:包括有关俞穴及其压痛点、敏感点。脉象:主要记录寸、关、尺脉象,必要时切人迎、趺阳。四诊摘要:把四诊所得的资料(尤其是与辨证有密切相关者),进行系统、全面、扼要的归纳,为辨证提供依据。辨证分析:要求从四诊摘要、病因病机、辨...
- 横位
着宫缩增强胎肩下降,胎体折叠弯曲,颈拉长,上肢脱出阴道外口,胎头及臀仍被阻于骨盆入口的上方,形成嵌顿性横位或忽略性横位。导致子宫下段形成病理性收缩环,下段延长,肌肉过度牵拉、断裂、出血,出现固定压痛点、血尿等;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发生子宫破裂。(3)产程过长,子宫收缩乏力或停止收缩,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或胎死宫内,甚至并发宫内感染危及母婴生命。诊断检查:诊断1.腹部检查子宫呈横椭圆形,子宫底宽,腹部一...
- 指拨推拿
人的肢体作拔伸、旋转等活动,或嘱病人作弯腰、抬腿、踏步等动作。直至痛处由疼痛转变为按压不痛或稍党疼痛时,将按住原痛点的手指指腹作向下、向外轻柔地平行推动或拨伸。然后再让病人稍微活动一下,以找出新的疼痛点,再按前法继续施术。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疼痛或活动障碍消失或显著减轻时为止。痛点转移现象是指拨推拿疗法的重要观察指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转移的痛点,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方可获得良效。指拨推拿的...
- 穴
或病理变化,通过针灸、按摩等刺激,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防治疾病的目的。有的还可以用作辅助诊断。腧穴分经穴和经外穴两大类。此外,还有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定取的称为阿是穴。古人居住的穴室·穴:穴为古人居住的穴室。《黄帝内经灵枢·贼风》:“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空穴之中。”量词·穴:穴为量词。指穴位数目。《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脏俞五十穴...
- 改良Baumgard手术
起始部、切除存在的滑液囊和滑膜的边缘等。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17.2.1.2-1,3.17.2.1.2-2)。麻醉和体位:采用手术部位局部麻醉。取仰卧位,肘屈曲90°,反复检查肘外侧,确定压痛点,并作以标记。手术步骤:1.切口:在肱骨外上髁前面做长2~2.5cm的切口。2.显露并松解伸肌总腱:通过切口纵行切开深筋膜,向两侧略加分离,用解剖刀在髁上将伸肌总腱的起点切下,并围绕髁上远端部分松解...
- 阻力针法
nfǎ英文:Obstructionneedlingmethod阻力针法是在患者做相应的活动中进行针剂的方法。针刺手法之一。主要是对各种扭、闪、挫等外伤造成的身体某部剧烈疼痛、运动受限所采取的手法。令患者做疼痛的动作,在维持最疼痛的姿势中,寻找最痛点;于痛点处下针。针达皮下后,用高频震颤手法,频率达每分钟200次以上。在行手法的同时,让患者重复做上述最疼痛的动作,待疼痛减轻或活动较自如时,停刺出针。...
- 咳逆
:实证取天突、巨阙、膈俞、丰隆、行间(均泻);虚证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胃寒者加梁门;胃热者加陷谷、合谷;食积者加建里、里内庭;肝气横逆者加太冲。耳针:以膈、胃、下脚端、肝、脾等穴为主,在穴区找压痛点,强刺激。顽固性呃逆,可埋皮内针。方药治疗:《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又:“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肘后备急方》卷三...
- 足反射区带诊疗法
阴骄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临泣穴通于带脉、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使足部与整个人体上下、内外、五脏六腑,肌肤毛骨脉筋相沟通。人体某部位或脏器的疾患可反应到足部相应区域,表现为压痛点或其他生物学特性变化,使足成为诊治疾病的重要窗口。足底按摩疗法在唐代之后传至海外,在欧洲演变为“足底反射区带疗法”。该法创始人美国医生菲特兹格拉德(1872~1942)沿袭中医关于人体与足相关的思想...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