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膈肌起搏术

目录

1 拼音

tǐ wài gé jī qǐ bó shù

2 英文参考

external diaphragm pacemaker,EDP

3 名称

体外膈肌起搏术

4 别名

EDP

5 概述

膈肌起搏(diaphragm pacing,DP)通过膈神经电刺激技术增强膈肌收缩力。膈肌起搏分为植入式膈肌起搏器和体外膈肌起搏器。前者主要用于治疗高位截瘫和各种病因所致的低通气综合征,由于体内植入电极易引起医源性合并症,包括植入时损伤膈神经、局部组织感染、瘢痕压迫神经等,且价格昂贵,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介绍体外膈肌起搏术(external diaphragm pacemaker,EDP)的临床应用。EDP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创伤性、价格便宜等优点,易为病人所接受。体外膈肌起搏术已成为我国COPD康复治疗呼吸肌锻炼的主要手段之一。

6 适应证

体外膈肌起搏术适用于:伴或不伴有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低氧血症及Ⅰ型呼吸衰竭;对部分支气管哮喘和顽固性呃逆亦可能有疗效。

7 禁忌证

对于存在严重肺气肿、膈肌低平的COPD患者(膈肌动度<3cm),膈肌活动度明显受限,体外膈肌起搏术疗效不显著。

8 准备

1.掌握治疗的适应证,掌握患者病情。

2.向患者说明治疗的方法  解释治疗的过程,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合作。

9 膈肌起搏的原理

膈肌在平静呼吸时起主导作用,且是完成呼吸泵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膈神经运动神经元体位于脊髓前角,由颈段C3~5组成,轴索下行至膈肌。在正常情况下C3~5段膈神经前触角细胞是由延髓呼吸中枢刺激核控制的,其他呼吸肌的兴奋也受其控制和调节。膈肌起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功能性电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后者主要是通过膈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来实现的。应用功能性膈神经刺激时,电流刺激运动神经可直接引起所支配的膈肌收缩。

电流兴奋运动神经纤维,产生神经冲动,向下传导神经末梢纤维,再经电-化学-电的传递,通过膈神经肌接头兴奋膈肌细胞(纤维),引起膈肌纤维收缩,这就是所谓的离心性功能性电刺激;周围神经多为混合性神经,在运动神经受刺激兴奋的同时,感觉神经纤维也会受刺激兴奋,形成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脊髓,经反射机制可间接地影响膈肌收缩,即向心性功能性电刺激。离心性和向心性功能性电刺激是膈肌起搏的电生理学基础。EDP的体表电极放置于两侧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处,以确保EDP发出的电脉冲经胸锁乳突肌下的神经纤维传至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

经长期电刺激,膈肌肌肉的白肌和红肌纤维数将发生变化,并且膈肌的血液和能量均可增加。因而膈肌起搏对膈肌抗疲劳康复提供了生理学基础。

10 方法

(1)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均可。

(2)将皮肤电极的阴极(治疗电极)分别放置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外缘下1/3处(相当于膈神经运动点)。阳极(参考电极)分别置于锁骨下胸大肌表面。在电极表面涂上导电糊,以减少皮肤阻抗。

(3)刺激频率固定在40Hz,脉冲宽度为0.2ms,刺激脉冲幅度为O~100V(应遵循从‘弱’档到‘强’档的原则以便病人逐渐适应),每次电刺激脉冲包络1.2s,呼吸频率为6~8次/min,起搏方式分为自动起搏、手控起搏和同步起搏(即与呼吸同步)。

3.起搏时间和疗程  根据病情而定。对于一般COPD患者,通常每日一次,每次持续30min,每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治疗2~3疗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每次可持续3h~5h或更长。

11 注意事项

1.少数COPD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出现PaO2下降的现象,可通过提高吸入氧流量预防。PaO2下降系膈肌收缩幅度增加引起氧耗量增多所致。

2.持续刺激膈神经可导致膈肌疲劳,具体表现为通气量减少,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采用氨茶碱常规剂量治疗,膈肌疲劳症状可得到改善。

3.体外膈肌起搏术的远期疗效目前尚不能肯定。部分患者停止治疗2~3月后,症状和肺功能各项指标大多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继续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术治疗,呼吸肌功能和肺功能的指标可望进一步改善。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